許征帆教授是我國從事馬克思主義研究的著名專家,曾先后擔任過《教學與研究》總編、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研究所所長、馬克思主義理論教師進修學院院長、兩次擔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政治學學科評議組召集人。現為中國人民大學榮譽教授、博士生導師,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首席專家,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特邀研究員,清華大學高校德育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科學社會主義學會顧問。在近56年的教學和科研活動中,許征帆教授在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綜合研究,尤其是科學社會主義、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和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研究方面,提出了許多學術創見,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學術風格。
許征帆教授一生可謂坎坷而富有傳奇色彩。許先生原名許乃妙,1927年10月生於福建省金門縣,在家鄉被日寇佔領后,1937年隻身到馬來亞,后來到新加坡南洋華僑師范學校讀初中。日本攻佔馬來亞和新加坡后,逃難到印尼蘇門答臘的一個小島。日本投降后,回到馬來亞,並於1946年以筆為劍參加革命工作,擔任馬來亞共產黨機關報《民聲報》和海外革命報刊《南僑日報》(胡愈之主編)的特約記者。因其革命活動於1948年被英國殖民當局勒令“自由”離境,在地下黨的安排下,到香港達德學院新聞專修班學習,並化名為許征帆,由此人生張開風帆,一路遠航。在這個由中國共產黨領導、愛國民主人士出面創辦的新型正規高等學院裡,許先生得到了喬冠華、胡繩、茅盾、郭沫若、夏衍、許滌新和翦伯贊等著名學者的親傳。1949年3月離港北上,進入華北大學馬列主義基礎研究生班學習,師從我國著名學者艾思奇,並於1949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50年到中國人民大學馬列主義基礎教研室任教,開始了半個多世紀的馬克思列寧主義理論教育與研究生涯。文革中,因中國人民大學被解散,曾在北京大學擔任教研室主任,任教3年,直至中國人民大學復校。
作為中國人民大學科學社會主義與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專業、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專業的博士生導師,他已為我國培育出31名博士,現在還帶有7名博士研究生。作為一名馬克思主義理論家,許先生從五六十年代開始,先后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學習》、《紅旗》等報刊上發表數篇有影響的文章,著有榮獲“國家圖書獎榮譽獎”的《馬克思主義學說史》三卷本,榮獲“國家圖書獎”的《社會主義發展道路論》等專著,這些成果體現出一個馬克思主義者斗士的無畏風格。基於半個多世紀以來,許征帆教授在教書育人、科學研究方面的突出成績,中國人民大學授予他“優秀博士生導師”稱號,享受副校級待遇,2005年,作為建校以來做出突出貢獻的33位專家之一,許先生被授予“中國人民大學榮譽教授”稱號。今天,許先生信仰彌堅,老當益壯,仍然活躍在馬克思主義理論教學與研究領域,仍然戰斗在馬克思主義陣地的第一線上。
來源: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研究院網站
(責編:張湘憶(實習)、秦華)
紀念清華簡入藏暨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成立十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舉行【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