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國公共文化服務的一個突出問題是公共文化服務剛性供給與民眾文化需求彈性發展的矛盾。為此,我們應堅持以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大力推進公共文化服務體制機制改革創新。
一要健全民眾文化需求表達的參與機制。尊重民眾消費公共文化的能動特性,賦予民眾更多的文化知情權、選擇權和監督權,逐步建立面向群眾公共文化需求的服務提供機制。二要建立公共文化服務彈性供給機制。逐步建立以政府引導社會和市場提供相結合的公共文化服務項目供給體制,形成“引導重心在中央、規劃重心在省、服務重心在鄉村、消費重心在社區”的公共文化服務體制架構。三要建立政府、市場、社會合作機制。充分發揮政府、企業和社會等各方特長,不斷推出小投入、小制作產品,創作普通群眾喜聞樂見的“小品”,滿足人民群眾不同層次的文化需求。四要建立公共文化服務農村、基層、欠發達地區優先供給機制。進一步完善國家向農村、中西部欠發達地區、困難群體的財政投入政策,建設縱向到底、橫向到邊,覆蓋全社會的公共文化服務網絡,保障廣大人民群眾的基本文化權益。
(作者為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加快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研究”首席專家、華中師范大學教授)
(責編:秦華)
紀念清華簡入藏暨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成立十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舉行【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