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4-6日,“變革與走向:重新定義大學圖書館的未來”國際會議及環太平洋數字圖書館聯盟(PRDLA)2012年年會在北大圖書館舉辦。來自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荷蘭、波蘭、印度、新加坡、新西蘭、沙特阿拉伯、巴基斯坦等國家以及香港、澳門、台灣、大陸地區的高校圖書館和圖書館學系代表240多人參加了會議。
會議現場
會議共分6個主題,包括:戰略規劃、管理創新與知識產權保護﹔數據管理與數據服務﹔社會媒體與共享空間﹔聯盟、合作與共享﹔知識發現與學科服務﹔用戶研究與服務推廣。
在開幕式上,哈佛大學副校長瑪麗·肯尼迪和北京大學圖書館館長朱強首先作主題發言,瑪麗·肯尼迪在其“哈佛大學圖書館2012——未來”的主題報告中回顧了哈佛大學圖書館的歷史和現狀,著重介紹了哈佛大學圖書館2010-2012年的變革舉措。他指出,哈佛大學圖書館改革的目標是為了讓圖書館能夠為推進世界一流的研究和教學提供無可比擬的服務。朱強在其“北京大學圖書館的歷史、現在和展望”的主題報告中介紹了北京大學圖書館輝煌的歷史,銳意進取、全力為教學科研服務的現狀以及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圖書館的目標和方向。兩個主題報告深切揭示了國際會議的主旨——“變革與走向”。哈佛大學圖書館的改革對於國內圖書館、包括北京大學圖書館的發展具有巨大的借鑒意義﹔而北京大學圖書館的發展歷程和未來趨勢則也在當今世界圖書館中具有普遍的代表性和引領價值。
來自美國、澳大利亞、荷蘭、波蘭、印度、新加坡、新西蘭、沙特阿拉伯、巴基斯坦等國家以及香港、台灣、大陸地區的圖書館和圖書館學系的34位代表作了分會場報告,其中康奈爾大學圖書館館長安妮 R 肯尼的《趨勢、挑戰與機遇》、南加州大學圖書館凱瑟琳 昆蘭的《南加州大學的變革與挑戰——構建數字保存、圖書館教育和職業領導的未來》、香港科技大學圖書館陳麗霞的《未來大學圖書館的一些思考》、亞利桑那大學圖書館司徒萍的《利用變革和挑戰組織振興美國大學圖書館》、普林斯頓大學唐納德 E 斯托克斯圖書館南希 普雷斯曼 利維的《迎接挑戰——為服務研究人員和簡化工作流程而做的重組》、華盛頓大學圖書館辛西婭 富蓋特的《專注聯系——數字時代圖書館服務和空間的重塑》、昆士蘭大學圖書館西瑟 托德的《對研究周期的合作支持》、奧克蘭大學圖書館布賴恩 弗萊厄的《誠實、盲目與証明》、新加坡國立大學圖書館Sylvia Yap的《用戶介入》等報告都獲得了與會代表的熱烈關注和討論。北京大學圖書館肖瓏副館長和聶華副館長分別作的《面向校園社區的圖書館第三空間設計》和《鳳凰涅磐:CHAIR項目》的報告,再次吸引了各界對北京大學圖書館發展的關注。
“變化”、“變革”、“轉變”是在此次會議中運用詞頻最高、代表們討論最多的話題,國內外各個圖書館都有各自不同的發展需求,也都有必須應對的變化和挑戰。與會代表通過討論,對未來大學圖書館的定位、方向、發展策略的制定、解決新形勢下的新問題等有了更新和更深刻的認識。
在大會閉幕式上,以北京大學圖書館館員為主的演員們還表演了精彩的節目——昆曲《牡丹亭》選段、小提琴協奏《梁祝》、《匈牙利舞曲》、《夜來香》、傣族舞蹈《竹樓情歌》等,博得來賓們陣陣掌聲。館員們不僅表現了北大圖書館人對事業的熱愛和自身的精湛才藝,更展現了北京大學圖書館厚重的人文底蘊。
此次國際會議於2011年底面向全球發出了征文通知,截至2012年8月底共收到來自大陸地區和海外的作者投稿69篇。大陸作者中既有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蘭州大學等大學圖書館的館員,也有來自武漢大學、南開大學、南京大學等高校的在讀博士生。海外作者主要來自美國,以及香港、台灣、德國、波蘭、澳大利亞、印度、沙特阿拉伯等國家和地區。
本次會議期間還舉辦了三個主題展覽,分別是“書城春秋——北京大學圖書館110年紀事”、“1996-2012北京大學圖書館新藏金石拓本菁華展”和“國內外數據庫聯展”,與會代表、北大師生和其他前來圖書館的讀者都認真觀看了展覽。
來源:北大新聞網
(責編:秦華)
紀念清華簡入藏暨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成立十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舉行【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