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搜索        項目查詢   專家查詢   網站地圖   重大項目要覽   管理規章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設為首頁 設為首頁   

優秀成果選介

中國區域協調發展研究

——“科學發展觀視角下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研究”成果簡介

  2012年06月12日11:12  來源: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

  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魏后凱研究員主持完成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科學發展觀視角下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研究”(項目批准號為07AJL010),最終成果為專著《中國區域協調發展研究》。2012年4月經同行專家鑒定,以優秀等級結項。課題組成員:王業強、吳利學、鄔曉霞、蔣媛媛、王建武、蔡翼飛、時慧娜、袁冬梅、王蕾、成艾華、高春亮、傅曉霞、張燕、郭葉波等。

  科學發展觀是一種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舉措。十七大報告明確指出:要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統籌城鄉發展、區域發展”﹔“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優化國土開發格局”﹔“發揮利用外資在推動自主創新、產業升級、區域協調發展等方面的積極作用”。因此,以科學發展觀為統攬,全面深入研究新階段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總體思路、實現機制和政策措施,既有重要的理論意義,更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主要內容

  這項成果從科學發展觀的視角,對區域協調發展的基本理論問題、中國區域協調發展和差距的變遷以及新階段如何促進區域協調發展進行了系統深入研究。其著眼點是科學發展觀視角下的新型區域協調發展理念,其核心是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和不同要素對區域協調發展和差距變遷進行解釋和實証檢驗以把握其規律,而落腳點則是提出促進中國區域協調發展的戰略思路、新型機制和政策體系。

  這項成果分總體研究和專題研究。總體研究著重從總體上對當前中國區域協調發展的新態勢、面臨的新形勢以及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分析,並在此基礎上提出科學發展觀視角下區域協調發展的內涵和標准,以及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新型機制和政策措施﹔專題研究著重為總體研究提供重要支撐。

  1.總體研究報告

  總體研究報告《新時期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戰略思路》共包括五個部分。(1)中國區域協調發展的新態勢。重點分析了區域經濟活動由沿海向內陸擴散、區域經濟由不平衡增長向相對均衡增長轉變、區域經濟差距由擴大趨向縮小、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程度提高、地區專業化分工不斷深化等五個趨勢。(2)中國區域協調發展存在的問題。包括城鄉區域差距仍然較大、投資驅動型增長模式難以持續、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不同步、資源和生態環境約束加大、地區產業競爭力較弱、空間無序開發現象突出等。(3)當前區域協調發展面臨的新形勢。(4)新時期區域協調發展的內涵和標准。在科學發展觀視角下,區域協調發展具有三方面的含義,即全面的協調發展、可持續的協調發展和新型的協調機制,區域協調發展的評判標准也由單一指標向綜合指標轉變。(4)構建區域協調發展的新型機制。包括市場機制、補償機制、扶持機制、合作機制、參與機制、共享機制。(5)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政策體系。重點是建立四個體系,即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財政轉移支付體系、促進產業轉移的支持政策體系、差別化的國家區域援助政策體系和以都市圈為中心的國土開發政策體系。

  2.專題研究報告

  專題一:中國區域協調發展評價分析。該專題重點考察了中國區域發展差距變動的基本態勢以及近年來區域差距從擴大到縮小的原因,從四大區域角度分析了中國區域協調發展的度量與判別標准,提出了區域協調發展綜合指數、測度模型和評判方法,並採用系統數據對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區域協調發展的U型轉變及其穩定性進行了深入探討。

  專題二:中國農村居民收入地區差異變遷及其解釋。該專題在對相關理論方法和實証結果進行系統評述的基礎上,從四大區域、省級、地級、縣級等不同地域層面,深入探討了中國農村居民收入地區差異的變動趨勢、來源和地區構成分解,估計了農村居民收入分布函數的核密度,並對影響農村居民收入地區差異的長期趨勢的主要因素進行了相關性分析。

  專題三:對外開放、集聚經濟與中國地區差異。該專題總結了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對外開放與地區收入差距發展演變的趨勢與特征,基於新經濟地理理論、內生增長理論等分析了各地區對外開放便利性與對外開放程度的差異對各地區產業集聚、人均收入差距的影響,並運用省級面板數據進行了實証檢驗。結果表明,出口、內部市場潛力等反映市場規模的因素對產業集聚和收入增長產生了顯著的正影響,海外市場接近度、技術外溢等變量對產業集聚也產生了積極影響,外資流入是促進各地區收入增長的重要因素。

  專題四:制度變遷、制度擴散與地區差異。該專題採用不同指標描述了中國地區差異的演進和制度變遷對地區增長收斂的影響,並採用“機械性”制度創新和擴散模型來刻畫改革以來中國各地區增長收斂態勢的內在機制。該模型的數值模擬表明,改革初期的地區差異擴大是漸進式制度變遷的必然結果,此后的地區收斂依賴於制度擴散和制度效率外溢兩個關鍵機制,隻有同時具備這兩個條件,落后地區才能通過制度模仿實現經濟趕超,但中央政府可以通過各種政策變量來調整制度變遷和擴散進程,從而改變經濟增長和地區差異的變化趨勢。

  專題五:地區專業化與經濟增長:對中國的實証檢驗。該專題著重探究解釋地區專業化與經濟增長的更一般性理論,嘗試在一個綜合的框架下解決這一理論問題,剖析地區專業化促進經濟增長的實現機制。具體包括:考察中國地區部門專業化與經濟發展水平之間的演變規律﹔設計地區加權區位商指數,分析各省區市專業化部門綜合實力的演化趨勢﹔測度中國各地區專業化部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對四大區域專業化部門促進工業經濟增長的結構效應和生產率效應進行測算和分析﹔提出促進地區專業化的相關政策建議。

  專題六:人口流動、產業集聚與中國地區差距。當前,中國人口分布與產業布局之間存在不協調,這是導致城鄉區域發展差距較大的重要原因。該專題通過建立理論分析框架和計量模型,考察人口流動和產業集聚協同性對中國地區差距變動的影響,探討人口與產業分布不匹配性的度量、類型、形成機制以及國際經驗,最后提出基本實現人口分布與經濟布局相協調的戰略思路和具體政策措施。

  專題七:社會資本與中國區域經濟增長。區域社會資本作為一種無形資本和區域內的公共物品,其對區域經濟增長的貢獻逐步引起學術界的關注。該專題在對社會資本的概念進行梳理界定的基礎上,探討了社會資本對地區經濟增長的影響機理,並採用海外華僑、院士、中央委員等指標,分析了中國社會資本的區域差異以及社會資本對中國區域增長的影響效應。

  專題八:區域城市化的人力資本積累效應。差異化的城市化進程影響其對人力資本的激勵、吸納及積累能力,進而成為造成區域差異的重要因素之一。該專題首先從人力資本形成角度,集中探討了城市化對人力資本積累的作用機理﹔其次梳理了中國城市化進程與人力資本水平的演變軌跡,分析兩者的區域差異性,並根據作用機制設定計量模型,利用1990年以來30個省市區面板數據,測定了中國城市化進程的人力資本積累效應﹔第三,提出充分發揮區域城市化進程的人力資本積累效應,協調區域發展的政策建議。

  專題九:中國能源效率的區域差異與節能潛力。中國各地區能源效率存在很大差異。如果落后地區能夠趕超發達地區的能源效率,將極大地提高中國總體能源效率,從而緩解節能減排壓力。但目前中國節能指標的制定,卻沒能很好地考慮到這種地區差異性。該專題深入探討了中國地區能源效率的階段性特征及其影響因素,同時在考慮階段性特征的前提下,研究探討了中國地區能源效率差異和節能潛力,為未來國家制定節能指標提供了理論支撐。

  專題十:中國區域碳排放效應及減排機制設計。該專題按地區產業轉移和工業化水平進行區域劃分,針對不同區域碳排放與經濟增長特征,從碳排放系數、碳排放強度、經濟結構和經濟規模四個方面對不同區域碳排放因素進行分解,明確其差異特征,在此基礎上有針對性地提出了不同區域的碳減排目標以及適合不同區域的碳減排機制設計。

  專題十一: 基本公共服務供給:地區差異與均等化。逐步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是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縮小區域差距的關鍵所在。該專題在對基本公共服務及其均等化進行科學界定的基礎上,探討了中國基本公共服務效率的地區差異、影響因素和效率分解,考察了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趨勢,進而提出了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政策建議。

  專題十二:關鍵問題區域的差別化國家援助政策。對問題區域實行差別化的國家援助政策是中央政府協調區域發展的重要舉措。該專題在對關鍵問題區域的內涵、類型和識別標准進行深入分析的基礎上,探討了國家援助關鍵問題區域的理論基礎,並針對發展落后的貧困地區、處於衰退中的老工業基地、包袱沉重的糧食主產區、結構單一的資源型城市、矛盾交融的邊境地區等關鍵問題區域,提出了推進完善差別化國家援助政策的總體思路和具體措施。

  二、重要觀點和創新

  1.提出了區域協調發展的綜合判別標准。這項成果突破傳統的單純從生產角度(如人均GDP)評判的思路,從區域科學發展的角度提出了一個綜合性的評判標准。主要包括各地區優勢能夠得到充分有效的發揮,並形成分工合理、各具特色的產業結構﹔各地區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局面﹔各地區人均居民收入差距逐步縮小,並保持在合理的范圍內﹔各地區居民均能夠享受到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務和等值化的生活質量﹔保持地區間人口、經濟、資源、環境的協調發展。

  2.從理論上闡述了新的區域協調發展觀。這種新型區域協調發展,是包括經濟和社會文化的全面的協調發展﹔是具有可持續性的協調發展﹔並具有新型的協調機制。研究還提出這種新型區域協調發展機制,包括市場機制、補償機制、扶持機制、合作機制、參與機制、共享機制等六個方面。

  3.提出了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政策體系。即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財政轉移支付體系、促進產業轉移的支持政策體系、差別化的國家區域援助政策體系和以都市圈為中心的國土開發政策體系。其中,在差別化的國家區域援助政策體系方面,針對不同的關鍵問題區域,如相對衰退的老工業基地、包袱沉重的糧食主產區、結構單一的資源型城市、經濟落后的貧困地區、各種矛盾交融的邊境地區等,設計了差別化的國家區域援助政策體系。

  4.構建了中國區域協調發展綜合指數。從經濟發展、生活水平、社會進步、環境友好等四個方面,構建了區域協調發展的綜合指數和測度模型,並採用系統數據進行了實証分析和檢驗,發現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區域協調發展出現了“U型”轉變趨勢,進而分析了其穩定性。

  5.揭示了對外開放影響地區差異的機理。從市場規模擴大、運輸成本與貿易成本下降、外資集聚與技術外部性、集聚優勢與區域經濟增長差異等方面,深入探討了對外開放影響產業集聚與地區經濟增長的機理,並構建統計模型進行了實証檢驗。

  6.揭示了制度變遷對地區增長收斂的影響。採用數值模擬方法,構建了一個漸進的制度擴散過程,深入分析了其對地區差異的影響以及政府政策的作用,明確刻畫了中國體制轉軌過程中制度變遷的增長效應、創新成本遞增的收斂效應和制度擴散帶來的趕超效應。

  7.揭示了人口與產業分布不匹配的形成機理。根據新經濟地理和內生增長理論的思想,構建了一個理想狀態下人口與產業分布不匹配的演化過程,分析了人口與產業分布不匹配的形成機理,並從人口遷移的制度壁壘、資本邊際產出區際相對變動差異、國家偏向性的區域政策等方面,提出了人口與產業分布高度不匹配成因的三個假說。

  8.考察了區域城市化的人力資本積累效應。從理論上系統分析了城市化的人力資本積累效應形成機制,並利用城市化水平跨度較大的省級面板數據進行實証檢驗。結果發現城市化進程對人力資本積累的影響呈三次曲線形式,城市化的人力資本積累邊際效應呈U型曲線形式。

  9.提出了差別化的區域減排機制設計思路。採用系統數據和模型方法,在對中國區域碳排放效應進行深入分析的基礎上,提出了針對三類不同地區實行差別化的區域減排機制,即根據區域碳排放特征,建立新的區域碳減排指標分配框架,對淨轉出地區和淨轉入地區實行強制減排,對其他中西部地區實行發展減排。

  鑒定專家點評:

  上海社會科學院陳家海研究員:這項成果嘗試在區域協調發展的判別標准上實現一種創新,即提出了“綜合判別標准”。它突破了單純從生產角度評判的思路,引入了區際分工的合理程度、各地區人與自然的和諧性、基本公共服務的區級均等化等因素,擴展了對區際協調問題的分析視野。注重統計描述和計量分析是成果的一個顯著特色。

  寧波大學許繼琴教授:總報告在對當前中國區域協調發展的新態勢、面臨的新形勢及存在的主要問題分析的基礎上,提出了科學發展觀視角下的區域協調發展的內涵和標准,以及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新型機制和政策措施,在理論上有創新,在實踐上對制定推進我國區域協調發展的政策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12個專題研究報告從反映中國區域差異和揭示區域差異形成機理及影響因素的視角,進行了多維度剖析。研究程序、方法規范、科學﹔理論前提科學,概念明確,邏輯嚴密﹔引証規范,所有引用資料、觀點來源清楚。對中國區域差異的實証分析准確到位,對中國區域差異的機理和影響因素分析比較透徹,不少的研究結論具有新意且為制定相應的政策提供了切實可靠的依據。

(責編:秦華、高巍)


點擊返回首頁

點擊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