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搜索        項目查詢   專家查詢   網站地圖   重大項目要覽   管理規章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設為首頁 設為首頁   

優秀成果選介

新時期我國體育學學科體系的重構研究

——“新時期我國體育學學科體系的重構研究”成果簡介

  2012年05月24日14:20  來源: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

  曲阜師范大學韓春利副教授主持完成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新時期我國體育學學科體系的重構研究”(項目批准號為06CTY001),最終成果為同名專著。2012年3月經同行專家鑒定,以優秀等級結項。課題組成員有:李思民、王玉珠、魏春玲、孫月霞、曾凡鑫、孔喜良。
  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的不斷發展,推動了我國體育事業的進步,加速了我國體育學學科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綜合的發展進程。大量體育學新興學科、交叉學科隨著學科間相互滲透、移植的不斷加強而涌現,成熟的體育學學科也在不斷分化,產生新的分支學科。這些都在不斷地沖擊和改變著體育學學科的體系結構,並使體育學學科群變得日益龐雜。因此,有必要從理論上重構我國體育學學科體系。
  在我國,體育實踐發展迅速,成就頗豐,然而體育學學科理論建設卻沒能及時跟進,原有的體育學學科體系在解釋與規范日益專門化、擴大化、復雜化的體育現象面前顯得捉襟見肘。另外,1997年形成的體育學學科體系也因體育實踐領域的拓展、大量新興與交叉學科的出現、學科分類不盡合理等原因面臨改革、更新、整合與突破。這成為新時期重構我國體育學學科體系的外在需求。
  面對理論和實踐的雙重需求,重新審視我國原有的體育學學科體系,找准問題並提出解決方案,重新構建適應新時期我國體育實踐發展和體育學科理論研究需要的體育學學科體系,不僅必要而且意義重大。
  這項成果的研究共分九個方面。
  (一)體育學學科體系發展的歷史回顧與研究現狀
  成果認為,“體育學”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從廣義上看,“體育學”要研究體育學科群的結構、層次及其演變,應設置的學科,各學科之間及相關學科之間的互相滲透與綜合發展的關系。從狹義上看,“體育學”要從宏觀上探討“什麼是體育、怎樣實施體育、如何發展體育”等重大課題,從而在整體上認識體育全過程的一般發展規律,揭示體育的本質,以便使體育這種社會實踐活動更好地為人類服務。
  體育學學科體系可從學科群視角和體育基本理論視角去考察。其中,學科群視角探討的是體育學各子學科的類別劃分以及相互之間的關系﹔體育基本理論視角探討的是體育學的概念體系、體育學的研究對象、體育學的學科性質、體育學的研究內容等。
  自新中國成立以來,學科群視角下的體育學學科體系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學科體系的初創階段、學科體系的快速發展階段和學科體系框架基本形成階段﹔體育基本理論視角下的體育學學科體系經歷了發端、興起與緩慢發展三個階段。
  我國體育學學科體系研究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有:理論研究與學科建設實踐脫節﹔對體育學學科性質、研究對象、研究范疇等問題的認識尚未達成共識﹔對體育學內容體系的概括、提煉和總結還有待於進一步加強﹔體育學學科體系類別劃分的科學性不夠。
  (二)體育學的概念體系
  該部分以“體育”這一概念作為研究體育學概念體系的邏輯起點,將體育學的概念體系分為“體育存在范疇層面的概念”、“體育本質范疇層面的概念”和“體育觀念范疇層面的概念”,並且對體育學概念體系中的“體育”、“競技體育”(含相似概念“競技運動”)、“休閑娛樂體育”、“健身體育”、“健美體育”、“冒險體育”、“康復體育”、“體育教學”、“運動訓練”、“運動競賽”、“體育鍛煉”按照形式邏輯下定義的方法進行了重新梳理與認識。
  (三)體育學的學科對象
  成果認為,“學科對象”與“學科的研究對象”具有相同的內涵。體育學學科對象由體育活動的主體、體育活動的客體、體育活動的中介三部分組成。體育學學科對象有自己特殊的性質,特殊的實踐過程以及特殊的發展規律。從對象上看,體育學的學科對象是人的自身,人的“自身的自然”(即人的機體),自我的身心﹔從目的上看,體育學的學科對象主要是改善人的身心,開發人的身心潛能﹔從手段上看,體育學學科對象的基本手段是身體運動(有意識地運用自己的身體運動來實現改造自我身心)。
  (四)體育學的學科性質
  成果認為,由於處於主導地位、發揮主導作用的學科對象的本質屬性決定了學科的性質,確定體育學的學科性質,就必須要探求體育學研究對象的性質,特別是分析出體育學研究對象的多種屬性中具有主導地位、發揮主導作用的本質屬性。
  體育學的研究對象具有健身性、教育性、娛樂性、文化性、技能性、社會性、競賽性、身體活動性(身體在場性)、游戲性等多種屬性,但它們均不是體育活動的本質屬性。而以自身身體為改造對象的身體練習性,才是體育活動區別於其他實踐活動的特有本質屬性。
  體育學具有綜合性學科的學科性質。具體表現為:它是具有人文社會科學屬性的自然科學和技術科學,是綜合性的交叉學科,是具有綜合科學性質的人體科學的技術科學。
  (五)國外發達國家學科與體育學學科的劃分研究
  該部分分析了美國、英國、德國、俄羅斯等國家學科劃分現狀與特征,並在此基礎上總結出國外發達國家學科劃分的發展趨勢。成果認為,保持學科體系的開放性,為交叉學科、新興學科預留空間﹔根據社會需求確定學科專業的口徑﹔學科專業設置趨向綜合化﹔重視發展與社會關系緊密地應用性和技術性的學科專業﹔注重研究生學科專業與本科生學科專業設置的有機統一等,是國外發達國家在學科專業發展上表現出來的一些相似趨勢。
  體育教育、健身休閑娛樂、健康科學、運動科學是國外發達國家關注的重點領域,並且隨著社會的發展,將呈現出越來越多的國家將這些領域作為他們關注的重點領域的態勢。以體育運動中的“人”的因素及其形成的“人體知識”為核心或主線進行學科的劃分,以從抽象到具體、從理論到實踐為思路進行學科劃分,注重從學科與專業的區別與聯系入手進行學科與專業體系的劃分等,是國外發達國家在體育學學科劃分上表現出來的一些相似趨勢。
  (六)新時期我國體育學學科體系的方法論研究
  成果認為,學科體系的方法論是指關於學科體系研究的方法、方式的一般理論或學說。當前,我國體育學學科體系研究的方法論表現出邏輯演繹研究簡單化、單一劃分方法研究多,綜合方法和多層次方法研究少、研究的技術方法論科學性和嚴謹性不足、學術研究角度研究的多,專業教育角度研究的少、比較研究偏少等特征。
  新時期我國體育學學科體系研究的方法論應遵循從具體到抽象再到具體的辯証邏輯思維法則、邏輯思維進程與歷史進程相統一的法則。遵循歸納與演繹相結合、分析與綜合相結合的學科體系構建思路。科學劃分學科類別是學科體系構建的關鍵。要注重從學科和專業的區別與聯系中構建學科體系。
  (七)新時期我國體育學學科類別的劃分及其科學性研究
  成果認為,研究體育學學科類別劃分可為促進體育學學科間的協調發展奠定認識學基礎,對構建與優化體育學學科體系意義重大。研究對象是體育學學科分類中最重要的標准。體育學學科類別劃分的標准應是多方面的。可考慮從一種學科類別劃分標准出發,同時兼顧其他學科類別劃分標准。並且,其劃分應堅持各子項外延之和與母項外延相等、每次劃分標准統一、子項互斥、擴延性、科學性、理論與實踐統一等原則。
  當前,我國體育學學科類別劃分中存在著學科類別劃分標准不統一、類別層次不一致、交叉重疊、類別劃分不全、劃分標准可操作性不強、缺乏科學的指導思想等問題。
  新時期我國體育學學科類別的劃分應遵循科學規范、動態開放、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運用綜合化學科劃分標准,從科學研究和專業教育兩個角度進行類別劃分的思路。其劃分可以研究對象的層次、學科性質及體育實踐形式為標准,可以研究對象為主線、兼顧研究方法為標准,可以學科研究對象的類別為標准,可以學科發展演進為根基的標准,也可以我國體育實踐的主要形式、兼顧經濟社會發展對體育人才的需求等為標准進行劃分。
  (八)新時期我國體育學學科體系的結構研究
  成果分別從科學研究的角度和專業教育的角度對新時期我國體育學學科體系的結構進行了研究。依據不同的分類標准,形成了4類不同科學研究角度的我國體育學學科體系的結構。
  第一類:以研究對象的層次、學科性質及體育實踐形式為依據。首先,以研究對象的層次為一級分類指標,將體育學學科分為以體育活動的整體為研究對象的學科和以體育活動的分支(部分)為研究對象的學科。其次,以學科性質為二級分類指標,將以體育活動的整體為研究對象的學科分為人文社會科學視角的體育學學科、自然科學視角的體育學學科、綜合視角的體育學學科。以人的體育實踐形式為二級分類指標,將以體育活動的分支(部分)為研究對象的學科分為體育教育類學科、競技運動類學科、健身休閑娛樂類學科、民族傳統體育類學科、其他體育活動的學科。
  第二類:以研究對象為主線,兼顧研究方法。首先以體育學研究對象--體育活動作為一級分類指標,將體育活動分為體育科學活動和體育實踐活動兩類二級指標。其次,將二級指標體育科學活動分為以體育科學活動的總體為研究對象和以體育科學活動中的形而上問題為研究對象兩類﹔將二級指標體育實踐活動分為宏觀、中觀、微觀的體育實踐活動。以體育科學活動的總體為研究對象的學科可分為元體育學、體育科學學、體育研究方法論等﹔以體育科學活動中形而上問題作為研究對象的學科可分為體育哲學、體育邏輯學、體育倫理學、體育美學等。以宏觀體育實踐活動為研究對象的學科可分為4類,即從時空序列去研究總體體育實踐活動的學科、運用技術理論去研究總體體育實踐活動的學科、運用某一門相關學科的理論與方法去研究宏觀體育實踐活動的學科、綜合運用各門學科的理論與方法去研究宏觀體育實踐活動的學科﹔以中觀體育實踐活動為研究對象的學科可按區域、人群、對象、目的等進行分類﹔以微觀體育實踐活動為研究對象的學科可分為體育行為學、體育心理學、體育生理學、體育社會心理學等。
  第三類:以學科研究對象的類別為依據。主要分為以體育運動領域中的各種人文社會現象為研究對象的學科、以體育運動領域中的各種自然現象為研究對象的學科、以體育運動領域中的各種人文社會現象與自然現象的綜合與交叉研究為研究對象的學科、以運用技術理論去研究體育現象為研究對象的學科和以體育學自身元研究為研究對象的學科。
  第四類:以學科發展演進為根基。將體育學學科分為准學科、前學科、基干學科、分支學科、交叉學科、超學科和元研究學科7類。
  (九)新時期我國體育學學科體系的內容研究
  該部分從總論與分論兩個方面對新時期我國體育學學科體系的內容進行了研究。
  總論包括體育認識論、體育實施與發展論兩個部分。其中,體育認識論分為體育的源起、體育與社會的關系、體育與人的關系、體育的屬性、體育的本質、中外“體育”指向等內容。體育實施與發展論分為實施與發展體育的目的、體育的發展戰略、體育的發展體制、體育與社會主要要素的互動、協調發展等內容。
  分論包括體育教育論、競技運動論、健身休閑娛樂論、體育經濟與管理論四個部分。其中,體育教育論分為“身體教育”的理解,體育與人的社會化、現代化,體育與素質教育,學校體育教育的基礎理論,體育教師的入職教育、培養與培訓、優化配置、績效管理,體育專業學生的培養等內容。競技運動論分為運動選材的理論與實踐,運動訓練的理論與實踐,運動參賽的理論,奧林匹克運動的可持續發展,我國競技體育發展面臨的環境、發展的目標、發展的路徑以及職業化發展,我國運動員培養體制的改革等內容。健身休閑娛樂論分為體育健身的基礎理論、休閑娛樂體育的基礎理論、全民健身服務體系、群眾體育管理體制與運行機制等內容。體育經濟與管理論分為體育產業的基本理論,體育市場的基本理論,體育產業在我國國民經濟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我國體育產業發展的狀況、發展中的問題、結構與布局調整,我國競技體育產業和體育健身娛樂業的發展與完善,我國體育市場化發展的狀況以及我國體育市場的培育與管理等內容。

(責編:秦華)


點擊返回首頁

點擊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