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搜索        項目查詢   專家查詢   網站地圖   重大項目要覽   管理規章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設為首頁 設為首頁   

優秀成果選介

印度宗教文學

——《印度宗教文學》成果簡介

  2011年11月10日13:14  來源: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

  北京大學姜景奎教授主持完成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印度宗教文學》(項目批准號為02CWW004),最終成果為同名專著。2011年9月經同行專家鑒定,以優秀等級結項。課題組主要成員:Rakesh Vats、周驊、王靖。

  一、研究意義和目的

  印度宗教繁多,素有宗教博物館之美譽,世界上絕大多數宗教都能在印度找到其信徒。幾千年來,宗教一直影響著印度社會的方方面面,對印度的文學、藝術、歷史、文化、哲學等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印度古代文獻龐雜,汗牛充棟,但大體分來,不外乎兩種,即文學性的宗教經典和宗教性的文學作品。因此,印度文學和宗教的關系近乎血與肉、靈與魂的關系,宗教文學甚至是印度文學的主體內容。但我國學界在這方面鮮有研究,迄今為止,專門研究“印度宗教文學”的成果甚為罕見。所以,該項目的研究具有重要的開拓意義和學術價值,不僅是對我國印度學研究的豐富和發展,還具有填補這方面研究空白的實際意義。

  印度宗教文學是一個宏大的課題,簡單而繁雜。羅列宗教,簡論文學,是為簡單﹔研究宗教,探究文學,是為繁雜。這項成果兩者兼具,做到了羅列研究兼顧,簡論探究並重,點面結合,全面地呈現了印度宗教文學的總體面貌。

  二、主要內容和重要觀點

  這項成果包括緒論、上篇5章、中篇2章和下篇4章。

  緒論部分,簡單介紹了印度文化的特點以及印度文學概況,重點探討了印度宗教的分期和淵源問題,提出了印度宗教“初期”、“古代”、“中世紀”、“近現代”和“當代”的五階段分期法,首次提出了“古印度教”和“早期婆羅門教”等概念,進而認為在初期階段古印度教、吠陀教和早期婆羅門教並存並立,而非階梯遞進。這種分期方式和觀點都是全新的,是對印度宗教研究領域的新拓展。

  上篇的5章分別探討印度教、印度佛教、耆那教、印度伊斯蘭教、錫克教等宗教在印度的產生、發展、傳播及其文學形式和文學內容,印度佛教的本生文學、耆那教的往世詩文學、印度伊斯蘭教的蘇非文學以及錫克教的祖師文學等都是重點考察對象。

  在第二章“印度佛教與佛教文學”中,對印度佛教在新佛教時期的復興歷程及之后印度佛教的發展現狀做了較為詳盡的介紹與分析。就佛教文學而言,成果從三個方面簡論並探究了佛教文學的概貌。首先介紹早期巴利語佛教文學,主要探究對象是早期巴利語佛教三藏中的律藏、經藏,重點介紹了經藏中的民間寓言故事集《佛本生故事》,同時總結歸納了早期巴利語佛教文學在文體、語言、主題內容、思想各方面的特點。其次,成果介紹了古典梵語文學中的佛教文學,包括對佛教經典中的傳記類、譬喻類、贊頌類文學,以及對著名戲劇家、詩人馬鳴作品的探究與分析。最后,成果還介紹了地方語言興起前后的印度俗語佛教文學,這一介紹主要圍繞悉陀文學與那特文學展開,重點賞析了悉陀文學與那特文學的詩歌,對其詩歌的思想、語言、藝術手法等進行了比較深入的評析。

  第三章“耆那教與耆那教文學”探討了耆那教發展及其文學的成就。耆那教是印度傳統宗教之一,興起於公元前600年前后。耆那教文獻具有豐富性和相對完整性等特點。公元五六世紀,耆那教文獻的寫本產生,耆那教各支派分別保護本派的文獻,對后世貢獻很大。其后的文獻一般都被寫成文字,以固定的文本被保存在耆那教寺廟或者圖書庫裡。這一章從四個方面對耆那教文學進行了探究:其一,耆那教早期經典。其二,“往世詩”(Pauranika Kavya),又叫本行詩(Caritakavya)。其三,單篇詩(Muktaka)。其四,一些語法類著作中的文學內容。

  第四章研究的是“印度伊斯蘭教與印度伊斯蘭教文學”。伊斯蘭教不是印度次大陸的本土宗教,但從8世紀傳入次大陸以來,與印度本土宗教和文化進行了充分的碰撞和融合,形成了獨特的印度伊斯蘭教。印度伊斯蘭教文學從誕生之初起,就從語言和表達主題上和西亞、中亞的伊斯蘭教文學呈現出不同的特征。首先,伊斯蘭教傳入印度之際,正是印度古典梵語文學結束的階段。以波斯語言文學為主的外來語言文學傳入印度,加速了梵語文學的衰落,但也促進了印度北方一些方言文學的形成和發展,其中最引人矚目的是烏爾都語文學、印地語文學和孟加拉語文學。因此,多語種文學的共同發展是印度伊斯蘭教文學突出的特點之一。其次,傳入次大陸的伊斯蘭教在表現主旨上有了新的突破,在文學作品中較為集中地表現了個人意識的覺醒及個人獨立性的增強。印度伊斯蘭教蘇非文學與印度教帕克蒂運動一道,共同推動了印度文化由中世紀向近現代的轉型。再次,在次大陸,文學作品成為傳播伊斯蘭教、解讀《古蘭經》和聖訓、宣傳蘇非神秘主義教義的工具,這導致了在很長的歷史時期內,詩歌成為印度伊斯蘭教作家表達思想和情感最重要的文學體裁。印度伊斯蘭教文學的重要作家如胡吉偉利、胡斯魯、侯賽因、巴胡、瓦利·穆罕默德等是這一章重點評介的對象。

  第五章是“錫克教與錫克教文學”。錫克教是僅次於印度教和伊斯蘭教的第三大印度宗教。錫克教產生於旁遮普地區,其形成以其第一任祖師那納克接受“神啟”的時間為標志﹔祖師那納克之后,前四任祖師的相繼領導,使錫克教得到了充分的發展,其第五任祖師阿爾瓊在位時期,錫克教最終形成。《阿迪·格蘭特》和《十祖聖典》不僅是錫克教的經典,也是優秀的錫克教文學作品。《阿迪·格蘭特》是一部聖詩集,集合了錫克教六任祖師的詩篇及其同時代的一些聖人們創作的詩篇。《十祖聖典》收錄了錫克教第十任祖師戈賓德·辛格的聖詩和其他一些作品,是《阿迪·格蘭特》之外最重要的錫克教文學作品集。

  “吠陀教文學”和“史詩往世書文學”是這項成果中篇的內容。第六章“吠陀文學”的研究對象雖然也是“四吠陀”、“梵書”、“森林書”和“奧義書”,但成果分別從神話詩歌文學、巫術咒語文學和祭祀散文三個較新的視角,對“三吠陀”、《阿達婆吠陀》和“吠陀文獻”進行了深入研究。這項成果認為,《梨俱吠陀》、《娑摩吠陀》和《夜柔吠陀》三吠陀歸屬信仰吠陀教的印度雅利安人﹔《阿達婆吠陀》歸屬信仰古印度教的印度土著人,即現居南印度的達羅毗荼人的祖先﹔“梵書”、“森林書”和“奧義書”則歸入古印度教和吠陀教初步融合而成的早期婆羅門教的信仰者。此三教在公元前600年前后並存並立,構成了包括印度佛教和耆那教在內的印度所有宗教的共同遺產和“祖先”。這與第一章的印度教專題研究相呼應。

  在第七章“史詩文學”中,這項成果以宗教的百科全書為前提論述《摩訶婆羅多》,以倫理化的宗教經典為基礎探討了《羅摩衍那》。成果從《摩訶婆羅多》中提煉出“黑天信仰”,從《羅摩衍那》中提煉出“羅摩信仰”,進而視前者為北印度“統一”的重要標志,后者為次大陸“統一”的重要標志。同時,這項成果認為,黑天信仰和羅摩信仰不同,黑天信仰具有某種程度的靈活性,信徒視之為朋友、為情人﹔羅摩信仰則純粹惟一,具威嚴性,信徒視之如父、如君。由此,羅摩之治和羅摩盛世成為印度教信眾心目中的理想,該理想甚至被甘地用於20世紀前半葉印度的民族獨立運動之中。在史詩時期,印度教處於婆羅門教時期,其種姓制度等有很大改變,書中也有論述,呼應第一章的印度教專題。“往世書文學”與“史詩文學”不在同一個時期,但為方便研究起見,成果將其與“史詩文學”並列。這是一組世俗化色彩非常濃重的神話傳說集,大小36部,18部大“往世書”是研究的重點,其中又以《薄伽梵往世書》為核心研究內容。名義上,18部大“往世書”分屬梵天、毗濕奴、濕婆三大神,但其中反映的內容龐雜凌亂,印度教三大教派毗濕奴派、濕婆派、性力派成為其重要內容之一,屬於法經、法論范疇的四行期、祭祀儀式、四個時代、摩奴創世、種姓規范等乃至屬於科學范疇的法律、天文、數學、藝術等內容也是“往世書”所涉及的內容。與《摩訶婆羅多》相比,其百科全書特征毫不遜色。

  下篇4章為印度地方語言宗教文學,其第八章“印地語宗教文學”是本篇的重點,也是這項成果的重點之一。印地語是印度獨立后的國語和兩種官方語言之一,是其最為重要的語種。印地語宗教文學主體體現在中世紀,其虔誠文學是印度中世紀文學的主體內容,對印度社會和印度文學影響巨大。杜勒西達斯的《羅摩功行之湖》和蘇爾達斯的《蘇爾詩海》等是印度教毗濕奴教派羅摩支派和黑天支派的重要經典,其文學性和倫理意義都值得重點探究。此外,格比爾達斯、萊達斯、米拉巴伊等也是重要的印地語宗教文學家,格比爾達斯的追隨者中有印度教徒也有穆斯林,他的《真言集》具有久遠的影響。一般說來,印地語宗教文學是關於印度教的,但毛拉·達烏德和加耶西等作家則另辟蹊徑,他們的文學屬於伊斯蘭教文學范疇。毛拉·達烏德的《月女傳奇》是最早的印地語伊斯蘭教蘇非傳奇詩,加耶西的《蓮花公主傳奇》是最重要的印地語伊斯蘭教蘇非長詩。印地語宗教文學中的這種雙重性在中世紀之后鮮有發展。

  第九章是“南部語言宗教文學”。這一章分別考察了泰米爾語、卡納爾語、泰盧固語和馬拉雅拉姆語的宗教文學,這四種語言屬於達羅毗荼語系,以泰米爾語為最古老,文學成就也最高。泰米爾語是惟一可以與梵語媲美的印度地方語言,早在公元前5世紀,其文學就已經發展到成熟階段。從某種意義上說,印度中世紀的印度教虔誠運動發端於公元6世紀前后泰米爾語的虔誠詩歌。毗濕奴派虔誠詩和濕婆派虔誠詩構成泰米爾語宗教文學的主體,其《甘班羅摩衍那》和《大往世書》分別是毗濕奴派虔誠詩和濕婆派虔誠詩的代表。泰米爾語和其它三種語言所屬地區是達羅毗荼人聚居區,其文化與北印度的印度雅利安文化具有顯著差別,但經過數千年的融合和發展,雙方的宗教信仰已經融為一體,其宗教文學具有某種一致性。

  第十章和第十一章分別考察的是印度東部和西部的地方語言宗教文學。印度東部主要包括孟加拉邦、奧裡薩邦和阿薩姆邦等,當地的主要用語則分別為孟加拉語、奧裡薩語和阿薩姆語。印度西部主要包括克什米爾信德、、旁遮普、古吉拉特及馬哈拉施特拉等地區,當地的主要用語分別為克什米爾語、信德語、旁遮普語、古吉拉特語和馬拉提語。這些語言都相應形成了各自的宗教文學傳統。這項成果在簡要敘述各地語言文學傳統的基礎上,著重介紹了各地語言宗教文學的具體發展狀況,進而評析了各地語言宗教文學的代表性作家,並輔以對其代表性作家作品的具體評介和分析。

  整體而言,這項成果做到了點面結合,重點突出,涵括了印度目前重要的宗教、語種以及作家作品,對印度宗教文學進行了系統深入的研究。

  三、研究特點和價值

  這項成果是國內目前第一本以印度宗教文學為研究對象的書稿,其特點有五:其一,這項成果以印度宗教文學作為專門研究對象,特色鮮明。其二,這項成果囊括了印度幾乎所有的重要語言,古代的如梵語、俗語,現代的如印地語、泰米爾語、孟加拉語、烏爾都語等等,是對印度近乎所有地區的宗教文學的研究。其三,這項成果的研究對象含印度教、印度佛教、耆那教、印度伊斯蘭教和錫克教等,這些宗教的信徒佔印度人口的97%左右。因此,這項成果也是對印度絕大多數宗教信徒的研究。其四,這項成果是對印度宗教文學的研究,也是對印度宗教的探討,研究結論新穎。其五,這項成果不是純粹的宗教研究,也不是純粹的文學研究,具有人文社科的雙重特點。

  可以說,這項成果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和應用價值,為國人了解印度及印度宗教文學提供了新的視角。

(責編:秦華)


點擊返回首頁

點擊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