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搜索        項目查詢   專家查詢   網站地圖   重大項目要覽   管理規章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設為首頁 設為首頁   

優秀成果選介

文協與抗戰時期的文藝運動

——《文協與抗戰時期的文藝運動》成果簡介

  2011年11月10日12:01  來源: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

  四川師范大學段從學副教授主持完成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文協與抗戰時期的文藝運動》(項目批准號為08CZW033),最終成果為同名專著。2011年9月經同行專家鑒定,以優秀等級結項。

  文協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一個重要而特殊的文學組織。《新華日報》曾在題為《祝“文協”成立六周年》的社論中,肯定了它曾經“在極端困難極端復雜的情況下,堅定地領導了全國文藝作家”的歷史事實,高度評價了它對中國現代文學發展的積極作用。由於全國文藝作家的積極認同和有關黨政部門的大力支持,文協發起和組織的不少文學活動,都很快演變成了一種全國性的潮流,具有文學運動的性質,對抗戰時期大后方文學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它的組織形態和集團觀念,也對1950年代以降的新文學組織,發生了直接的推動。

  一、主要內容及重要觀點

  這項成果在深入清理和考辨文協自身基本史實的基礎上,全面論述了文協對抗戰時期中國新文學發展所起的重大歷史作用。前者澄清和還原了文協的歷史面目,后者則對大后方文學文壇上的不少重大歷史事件,提出了新的認識。

  除《導論》外,這項成果一共10章,分為上、下兩編。上編第一章到第四章,考辨文協基本史實。下編第五章到第十章,論析文協組織和參與的重大文藝運動,探討文協對抗戰時期中國文學發展的具體影響。從邏輯上說,文協和文協的活動,本來是不可分割的整體。只是由於學界長期以來對文協的研究較為薄弱,關於文協的基本史實大多出自歷史當事人的回憶,錯亂較多,所以這項成果以考辨和澄清史實作為研究起點,在考辨與澄清工作中,以探討文協對抗戰時期中國新文學發展的具體影響和歷史作用為后設目標。 因此,兩大內容實際上是一個相互關聯的有機整體:考辨史實是分析歷史作用的前提和基礎,而分析歷史作用則是前者得以成為“歷史事實”的闡釋學視域。

  這項成果上編共4章。第一章《文協的歷史特征》,在中國新文學的制度化訴求和個人化訴求這個特殊的現代性情境中,從深入分析和觀察組織形式、《抗戰文藝》的編輯出版和理論批評活動等三個方面,深入分析了文協之不同於以往新文學社團的歷史特征。成果明確指出:文協不同於以往新文學社團的根本特征,就在於它是一個明確而自覺的發動和領導全國作家從事抗戰文藝運動的全國性文學組織。隻有緊扣這個根本的歷史特征,才能對文協與抗戰時期新文學發展的歷史關系等重大問題,做出貼切深入的解釋。

  第二章《文協的建立》,分非正式籌備、正式籌備和成立三個階段,以大量的報刊史料為基礎,具體探討和分析了作為實體組織的文協建立的歷史過程。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分析了文協迅速得到全國文藝作家認同和支持的歷史原因,探討了作為文化形象的文協建立的歷史過程。以往的研究,僅僅注意到了作為實體的文協成立和組織起來的歷史過程,實際上等於把文協當作行政權力機構,自然也就無法對沒有發號施令之權的文協何以能夠領導全國文藝作家從事抗戰文藝運動的問題做出令人信服的解釋。這一章引入作家認同的心態要素,不僅拓展了文協存在的歷史空間,而且激活了想象的心態真實等“文學性”要素,打開了研究文學社團和文學組織的新思路。

  第三章《文協歷屆常務理事考論》,以考証和分析文協理解常務理事會成員的方式,論述了文協在抗戰時期的形象變化。這種考辨,一方面進一步奠定和澄清了文協的重要史實,另一方面突破了以文協成立之初的形象來僵化地看待其歷史形象和作用的立場。第四章《老舍在文協中的領導地位問題》,針對從開端來確定老舍在文協中的領導地位的流行思路和結論,深入細致地分析了承擔事務性工作的總務部主任老舍,如何在復雜的歷史情境中,妥善應對各方面的壓力,通過自己的苦干和努力,獲得文協同人的認同,最終成了文協實際領導者的歷史過程。這一章一方面澄清流行的誤解和結論,另一方面深入論析了老舍在文協中的領導地位的實體性和符號性之間的錯位,照應了上一章對文協歷史形象變遷的分析。

  第一、二兩章,是對文協基本特征的橫向剖析。第三、四兩章,是對文協歷史形象和特征的縱向勾勒。這一橫一縱,錨定了文協自身的基本史實和特征,為下編具體分析文協對抗戰時期新文學發展的歷史作用,奠定了事實基礎。

  下編共6章。第五章《批判“與抗戰無關論”》,從文協領導全國文藝運動這個角度出發,重新分析了“與抗戰無關論”之爭的起因和論爭雙方的分歧之根源,指出了這場論爭的實質不在於梁實秋的錯誤,而在於文協同人試圖通過集體批判梁實秋的方式,公開確立自身在文壇上的領導地位。這一章既是對現代文學史上一個眾說紛紜的老問題的重新闡釋,也是對文協領導和組織全國文藝作家從事抗戰文藝運動這個根本特征的回應。第六章《通俗文藝運動與“民族形式之爭》,對文協組織和發動“文章入伍,文章下鄉”的通俗文藝運動以及由此引發的“民族形式”之爭,做了全面深入的探討。也就是說,這一章包含兩個相關內容。其一是對文協發動和組織的通俗文藝運動的基本歷史情形做了具體的描述,指出了老向、何容、胡紹軒等長期被忽略的通俗文藝創作活動。其二,是從文協同人關於通俗文藝之本質和歷史功能的分歧這個角度,對“民族形式”之爭的起源和話語形態,重新做了富有說服力的分析和闡釋。這項成果認為,這場論爭起源於通俗讀物編刊社和文協同人圍繞著如何評價抗戰通俗文藝而形成的分歧,與延安的“中國化”理論沒有直接的起源關系。這一觀點,揭示了通俗讀物編刊社這個長期不為人所知的特殊文學社團的獨特存在,糾正了流行結論的簡單和片面之處。第七章《戰地文藝的拓展與推動》,以戰地文藝通訊、戰地文藝工作理論和作家戰地訪問團等具體實踐活動為依托,探討了文協在推進抗戰時期的戰地文藝工作,為新文學發展開辟新的社會文化空間方面的積極貢獻。

  從時間上看,第五、第六和第七三章,主要論述的是文協1940年之前的活動。從性質上看,上述三個方面的活動,均圍繞著“抗戰”二字展開,集中體現了文協為抗戰宣傳所做的歷史貢獻。如以時間為根據,可以說是文協前期的主要活動﹔以內容為根據,則是文協為“抗戰”而進行的“文藝活動”。

  第八章《檢討與轉向中的“抗戰文藝”》,以文協同人1940年對“抗戰文藝運動”的基本特征和歷史缺陷的反思為中心,探討了“抗戰文藝”的歷史形態特征。這種反思行為本身,說明“抗戰文藝運動”已經成為過去時的歷史對象,不再是當下的行為過程。因此,這種反思,在呈現和勾勒“抗戰文藝運動”基本歷史形態特征的同時,也宣布了“抗戰文藝”的歷史終結。從大后方文學觀念演變的歷史脈絡來看,這也是文學觀念從戰時特征向常態特征回歸的開始,從注重“抗戰”,轉向了更為重視“文藝”本身。這一章的內容,因而具有承上啟下,溝通文協前期和后期活動的結構性功能。第九章《保障作家生活運動的發端及其演化》,全面勾勒和梳理文協發起的保障作家生活運動,從提高稿費到爭取民主權力的演化過程,揭示了傳統市民文化空間極其稿費制度在大后方走向崩潰,政黨政治文化開始支配新文學生產和發展的負責歷史機制。稿費制度是現代文學“獨立性”的核心標志,以提高稿費為開端的保障作家生活運動,演化為爭取民主權力的過程,實際上也就是新文學自身的“獨立性”日漸喪失,政黨政治文化進入新文學生產領域的過程。第十章《新文學傳統秩序與文藝方向》,以抗戰初期的魯迅紀念活動、1941年的“壽郭”、1944年的“壽茅”為案例,透視中共南方局如何利用文協等合法民眾組織,把延安的文藝政策轉化成國統區文藝運動方向的內在歷史過程。這種內在化的過程,實際上也就是政黨政治文化“文學化”,成為新文學發展的內在有機力量的過程。在上述活動中,文協也逐漸從抗戰文藝的組織者和領導者,變成了新型文藝政策的闡釋者和執行者。

  第八、第九、第十三章,不僅從時間上說是文協后期的活動,更重要的是,這些活動中,文協自身的獨立作用實際上日益降低,慢慢蛻變成了政黨政治文化指令的執行者和參與者。在這個意義上,這三章分析的,實際上也是文協日漸喪失自身獨立領導和組織能力的歷史過程,與上編對文協歷史形象的考察構成了內在呼應。而從另一個角度看,文協自身獨立性日漸喪失的過程,也就是政黨政治文化日漸壯大,中國現代文學向當代文學轉型的歷史過程。

  二、學術價值及社會意義

  第一,在現代文學研究的文學性特征越來越突出,歷史的科學性越來越薄,甚至走向一般文學的經典化研究的趨勢下,這項成果以回到歷史現場的鮮明特征,堅持了現代文學研究的歷史化取向。但這並不是簡單地回到僵化的實體史學立場的二元對抗,而是一種新文化史研究的歷史化,以想象的心態真實因素,包容和超越了文學研究對想象力的要求。這一思路和方法,有助於整合歷史和文學,擺脫實體史學的束縛,避免經典化對現代化的遮蔽,重新回到真正的文學史研究,為研究中國現代文學社團組織提供方法性啟示。

  第二,根據中國現代文學與政治的特殊關系而使用的“政黨政治文化”這個概念,提出了政黨政治文化不是一種外在的壓迫性力量,而是中國現代文學自身發展中的一個內在有機要素的積極觀點。“政黨政治文化”這個概念,以及關於它與中國現代文學的內在關系的發明,將有助於我們擺脫西方浪漫主義審美現代性話語關於文學與政治簡單化的二元對立,根據中國新文學自身的特點,深入認識文學與政治的復雜關系。

  第三,從文協組織和參與的角度,對戰地文藝傳統、保障作家生活運動和政黨政治文化一系列重大文學史現象的闡釋,有助於深化我們對抗戰時期中國新文學的總體歷史趨勢的認識,改變或改寫目前的流行結論。現代文學三個十年中,第三個十年的研究最為薄弱的現狀,也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改觀。

  第四,關於文學觀念的個人化訴求與文學生產方式的制度化訴求兩者之間的緊張關系的發現,觸及了中國現代文學既不同於古代文學,又有別於西方現代文學的區別性特征的生成機制。這一發現,不僅幫助該研究解決了文協與抗戰時期文學發展的內在結構性關聯,而且有助於研究者從更為貼切的宏觀視野來審視中國新文學的現代性特征及其生產機制。

(責編:秦華)


點擊返回首頁

點擊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