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搜索        項目查詢   專家查詢   網站地圖   重大項目要覽   管理規章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設為首頁 設為首頁   

優秀成果選介

調整個人收入差距與促進社會公平研究

——《調整個人收入差距與促進社會公平研究》成果簡介

  2011年09月08日10:50  來源: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

  中共遼寧省委黨校沈偉教授主持完成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調整個人收入差距與促進社會公平研究》(項目批准號為05BJY027),最終成果為同名專著,2011年8月經同行專家鑒定,以優秀等級結項。課題組主要成員:沈揚揚、盧鬆、胡亞蓮。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繁榮,居民收入水平不斷提高。但是,隨著市場機制在收入分配中作用的不斷增強,目前我國居民個人收入差距擴大已經到了非常嚴重的地步。據測算,我國城鄉居民綜合基尼系數從1994年首次超過0.4臨界點后 (當年為0.434)逐年上升,到2008年已達到0.496(中國社會科學院2009年社會藍皮書),而且,從居民收入差距的變動曲線看這一系數仍將呈繼續擴大的趨勢。

  目前,我國人均GDP已達到4000美元。按國際發展經驗,在這一時期,若不能有效調整個人收入差距,極易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全面建設小康和現代化目標也很難順利實現。展開“調整個人收入差距與促進社會公平”研究,把個人收入差距與社會公平聯系起來,有助於從理性的高度深化對收入差距的認識,拓寬新時期我國實現共同富裕的新途徑,為促進我國收入差距由擴大變為縮小提供新的理論和政策依據。

  這項成果以調整收入差距、促進社會公平為研究對象,從我國當前收入現狀、影響及原因分析入手,把我國居民劃分為“高收入、中等收入、低收入”三大群體,重點研究有效調節過高收入,逐步擴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著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的意義和途徑,最后,上升到社會公平理性高度,深化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公平與效率關系的認識。

  這項成果分為:上、中、下三篇,一個附錄,共10章內容, 21萬字。

  (一)上篇——收入差距。包括三章,內容主要為收入差距現狀及影響、收入差距的雙重原因分析、收入差距的形成歷史及對策思路。

  嚴重的收入差距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作者認為造成我國收入差距不斷擴大的原因有合理因素和不合理因素兩種類型,其中不合理因素是導致我國收入差距擴大的主要原因。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過程中,我國逐步形成了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收入分配制度,一方面,充分調動了企業和生產者、勞動者的積極性,極大地促進了經濟社會發展﹔另一方面,也擴大了收入差距,客觀上形成了“高、中、低”三大收入群體,呈現“金字塔”或“倒丁字”型收入分配結構,對經濟社會持續穩定發展產生了巨大影響。十七屆五中全會提出,“在當代中國,堅持發展是硬道理的本質要求,就是堅持科學發展,更加注重以人為本,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縮小收入差距,必須深化收入分配改革,理順收入分配關系:一要堅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讓最廣大的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二要兼顧效率與公平,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處理好效率與公平的關系,再分配更要注重公平。通過“提低、擴中、調高、打非”,逐步形成“橄欖形”的收入分配結構。

  (二)中篇——調整對策。包括四、五、六、七四章內容,主要講述逐步擴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著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有效調節高收入和嚴厲打擊非法非正常收入。

  1.中等收入群體構成、現狀及擴大途徑。這項成果把“擴中”放在“提低”和“調高”前面進行分析。主要是因為,中低收入群體是社會結構的中層,社會穩定的中堅力量,也是收入分配改革要重點發展和擴大的階層,把中等收入階層的界定搞清楚了,低收入和高收入的界定也就清楚了。在研究中,作者重點分析了擴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意義,中等收入者的界定、現狀,並且著重從合理調整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城市化率,提高勞動者素質,鼓勵自主創業,創造條件讓更多群眾擁有財產性收入等幾方面,探索擴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途徑。

  2.低收入群體構成、現狀及提高途徑。低收入者是我國收入差距擴大中的弱勢群體。著力提高低收入者群體的收入水平,是擴大中等收入者隊伍,維持社會穩定,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促進社會公平的客觀要求。在研究中,作者著重從提高在業勞動者勞動報酬水平,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促進充分就業,建設新農村促進農民增收、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和繼續做好扶貧開發工作等幾個方面,提出了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改善低收入群體現狀的對策。

  3.高收入群體的構成、現狀及調整途徑。有效調節高收入群體收入是縮小收入差距的重要前提,但高收入意味著高效率,因此弄清楚高收入群體的構成及現狀是很有必要的事情。這項成果通過對高收入群體構成和現狀的考察,深入研究了如何完善收入調節機制,深化壟斷行業改革,加大稅收調節作用,積極發展社會慈善事業等,以提高對高收入群體過高收入調節的針對性。

  4.不合理收入與非法收入的現狀及調整。不合理收入和非法收入的存在是我國分配秩序混亂、個人收入差距擴大的重要原因,這項成果著重探討了如何採取有力措施,加強對不合理收入的監管和加大對非法收入的打擊力度。

  (三)下篇——促進公平。這一篇,作者把調整收入差距上升到促進社會公平的理性高度。主要內容包括第八章“社會公平的內涵與地位”和第九章“更加注重和促進社會公平”。

  正確認識社會公平的內涵與地位,從理性的高度展開對調整個人收入差距的研究,是我國新時期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客觀要求。在這一部分,這項成果首先系統分析了社會公平的內涵、特征、測度、保障體系及基本理論,並在此基礎上,重點探討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公平與效率的關系,為在調整收入差距中促進社會公平,在促進社會公平中提高經濟效率,提供基本的理論和政策依據。

  (四)附錄——階段成果。研究過程中,課題組還取得了一些重要的階段性研究成果。其中,最主要的是階段性成果“提高城鎮低收入群體收入水平的若干政策建議”,發表在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成果要報》2006年41期,從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全面重視社會公平,增加就業,完善工資形成機制,強化再分配功能等六個方面,就如何提高城鎮低收入群體收入水平問題提出了一系列咨政建議。此外,還有10余篇成果在《理論動態》、《紅旗文稿》、《學術交流》、《咨詢研究擇要》、《黨政干部學刊》等發表。

  這項成果產生了一定的社會影響和效益,並顯示了一定的應用價值和學術價值。其附錄中的成果“鄧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與科學發展觀”,獲得了2006年遼寧省哲學社會科學成果三等獎﹔“提高城鎮低收入困難群體收入水平的若干政策建議” 受到了勞動和社會保障部主要領導的高度重視,並且給予重要批示。

(責編:秦華)


點擊返回首頁

點擊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