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搜索        項目查詢   專家查詢   網站地圖   重大項目要覽   管理規章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設為首頁 設為首頁   

優秀成果選介>>文章選登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基本規律與當代走向》簡介

  2012年03月05日16:10  來源: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基本規律與當代走向》是山東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包心鑒教授主持完成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年度項目最終研究成果,66萬字,於2011年11月1日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全書運用歷史與現實相交匯、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研究方法,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經驗、基本規律和當代走向進行了深入探討和系統提煉。

  上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從歷史與現實相交匯的角度,深入研究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兩次歷史性飛躍的條件、主題、成果和意義。中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基本規律”,從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角度,系統提煉了八大基本規律:“繼承堅持”與“發展創新”互為條件,“基本原理”與“文化傳統”交互作用,“時代潮流”與“中國國情”融為一體,“本質統一性”與“形式多樣性”有機統一,“客觀需求”與“主觀創造”相互促進,“思想解放”與“思想統一”有機結合,反對“教條主義”與反對“經驗主義”同時並舉,“黨的領導”與“黨的建設”相互支撐。下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當代走向”,從時代新變化、國情新發展、執政新要求的角度,深入探討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當代走向。

  全書既著眼於歷史經驗的總結,又著力於現實問題的關照:既具有厚重的歷史積澱,又具有強烈的時代氣息。在當前眾多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成果中,《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基本規律與當代走向》具有較為鮮明的特色與新意。

  (后附《人民日報》2月27日李慎明書評文章)

  在探索規律的基點上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推向前進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基本規律與當代走向》評介

  李慎明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偉大創造。這一既凝聚著歷史又指引著未來的理論與實踐創造過程,是一種既符合事物發展規律而又能動地運用事物發展規律的過程。正是在符合和運用規律的基礎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歷經90年而不衰,並且仍在生機勃勃地前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基本規律究竟是什麼?應當從哪些角度和層面總結和提煉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基本規律?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近些年來,我國理論界對此問題進行了比較深入的研究,取得了比較豐碩的成果。包心鑒教授新近推出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基本規律與當代走向》一書(以下簡稱《規律》。人民出版社2011年11月出版),則在這一研究領域展示了獨特的研究視角,達到了一個新的研究高度。

  第一,從歷史事實和主要經驗出發,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基本規律進行提煉和概括,是《規律》一書表現出的一大鮮明特點。

  規律是對事物本質的認識與抽象﹔規律往往深蘊在豐富的歷史事實和實踐經驗之中。因此,探索與認識規律,不能從抽象的概念出發而隻能從既有的史實及其實踐經驗出發--這是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則。《規律》一書正是堅持了這一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則,因而在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基本規律的研究與提煉方面,取得了比較新穎而又符合科學的成果。比如,作者運用史論結合以論為主、事理結合以理為主的研究方法,通過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兩次歷史性飛躍的條件、主題、成果、意義的梳理與研究,總結了我們黨領導與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主要歷史經驗,再從這些歷史經驗中提煉基本規律。作者提出,在長達近90年的歷史進程中,我們黨領導與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實踐經驗非常豐富,而具有普遍性即規律性的歷史經驗主要是三條:其一,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基本原則﹔實現這一基本原則,關鍵在於從時代要求和社會實際出發,把實踐作為“結合”的邏輯起點。其二,堅持以與時俱進的科學態度探索和運用客觀規律,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活力源泉﹔永葆這一活力源泉,關鍵在於全面把握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改革與發展的基本規律。其三,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根本保証﹔強固這一根本保証,關鍵在於把人民群眾的利益需求與創造精神緊密結合起來。作者認為,正是這些具有創新性的歷史經驗,昭示著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基本規律,指引著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在豐厚歷史經驗的基點上符合規律地不斷開拓前進。

  第二,從理論創新所須堅持的基本原則和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出發,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基本規律進行提煉和概括,是《規律》一書表現出的又一鮮明特點。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符合人類社會發展乃至自然界發展規律的科學真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歷史進程,既是我們黨的指導思想的與時俱進,又是科學理論的不斷創新,兩者有機地融為一體。正是在既符合馬克思主義的本質特征又符合科學理論發展規律的基點上,深蘊著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基本規律。《規律》一書作者正是從這樣一種邏輯思維出發,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基本規律進行了全方位、立體型的總結與提煉。《規律》一書依據理論的邏輯和豐富的史料,系統提煉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8條基本規律,即:“繼承堅持”與“發展創新”互為條件的規律﹔“基本原理”與“文化傳統”交互作用的規律﹔“時代潮流”與“中國國情”融為一體的規律﹔“本質統一性”與“形式多樣性”有機統一的規律﹔“客觀需求”與“主觀創造”相互促進的規律﹔“思想解放”與“思想統一”有機結合的規律﹔反對“教條主義”與反對“經驗主義”同時並舉的規律﹔“黨的領導”與“黨的建設”相互支撐的規律。對這8條基本規律,本書既逐章分別進行了論述,比較深入地探討了各條規律的基本內涵和形成的主客觀條件,又從總體上進行了闡發,比較深入地揭示了各條規律相互之間的關聯。與當前關於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基本規律的其他研究論著相比較,本書所提煉的8條基本規律,具有較強的科學性、嚴謹性和創新性,可以說是國內目前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規律認識和總結中最完整也是最切合歷史進程的一種表述。

  第三,從現實需求和當代走向出發,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基本規律進行提煉與概括,是《規律》一書表現出的再一鮮明特點。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既是一種歷史的過程,更是一種現實的選擇。研究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既是對歷史的回顧與總結,更是對現實的探索與指導。歷史為現實服務,著眼現實,著眼未來,既是我們黨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全部著力點,更是我們研究與總結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基本規律的全部價值指向。《規律》一書作者很好地堅持和體現了這樣一種社會科學研究價值。本書取名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基本規律與當代走向》,就鮮明地展示了作者的研究出發點與價值追求:從基本規律與當代走向相結合的角度系統探索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與實踐,讓“基本規律”為“當代走向”服務,從歷史實踐與基本規律中探索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現實精神與當代走向。正是遵循了這樣一種理論聯系實際、歷史服務現實的研究思路與方法,《規律》一書給予我們許多鮮活的啟示。比如作者從“時代新變化”、“國情新發展”、“執政新要求”三個層面,系統探索了當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需要致力於回答和解決的主要問題,系統總結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新起點、新成果與新體現,這些研究思路及其成果,給人以強烈的現實感和求實求新精神。

  《規律》一書是包心鑒教授主持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的最終研究成果。經過幾年努力,終於以優秀成果結項並形成了這部66萬字的學術專著,可喜可賀,也值得向廣大讀者鄭重推薦。

  (作者為中國社會科學院黨組副書記、副院長)

(責編:秦華)


點擊返回首頁

點擊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