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產階級政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是由其政黨的性質和宗旨所決定的,並必然地要體現在它的思想、政治、組織和作風等各個方面。列寧在《共產主義運動中的“左派”幼稚病》一文中深刻地闡明了加強和維持無產階級政黨先進性的必要條件,強調“第一,是靠無產階級先鋒隊的覺悟和它對革命的忠誠,是靠它的堅韌不拔、自我犧牲和英雄氣概。第二,是靠它善於同最廣大的勞動群眾,首先是同無產階級勞動群眾,但同樣也同非無產階級勞動群眾聯系、接近,甚至可以說在某種程度上同他們打成一片。第三,是靠這個先鋒隊所實行的政治領導正確,靠它的政治戰略和策略正確,而最廣大的群眾根據切身經驗也確信其正確”。
列寧把保持黨的先進性同先鋒隊的高度政治覺悟、與群眾的密切聯系、同黨的政治戰略和策略的正確性以及最廣大群眾切身經驗的認同直接聯系起來的邏輯論証,深刻地揭示了黨的政治信仰、核心價值觀和政治戰略與保持先進性之間的內在機制,對於我們研究探索保持黨在思想上純潔性的政黨文化機制具有重要的方法論意義。我們黨的先進性與純潔性在本質上是完全一致的,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的內在機制也具有內在一致性。
信仰純潔是共產黨人最根本的純潔
保持黨在思想上的純潔性必須體現為對黨的政治信仰的忠誠以及具有堅定意志和犧牲精神。毛澤東在黨的七大閉幕式上用“愚公移山”的故事形象地表達的那種為了實現黨的奮斗目標而應該具有的“下定決心,不怕犧牲,排除萬難,去爭取勝利”的精神品格,列寧提到的那種“堅韌不拔、自我犧牲和英雄氣概”,從政黨文化機制建設角度看,就是強調對於信仰的忠誠、堅守與純潔,必須要實現從觀念形態向政治態度、情感意志、精神狀態的轉化。陳雲同志也曾明確說過,我們所說的純潔,“是指在復雜動蕩的環境中忠心為共產主義堅持奮斗的純潔”,這裡的純潔,就是對共產主義的信仰和理想的忠誠,就是信仰的純潔,而信仰純潔正是共產黨人最根本的純潔。可見,政黨的政治信仰和價值理想需要轉化為先鋒隊的覺悟和堅定的政治態度,轉化為堅韌不拔的意志品格和自我犧牲精神,轉化為勇於進取的英雄氣概和精神狀態。這是堅定信仰、實現理想、保持黨的思想純潔性不可忽視的政黨文化機制。
重視黨的思想建設,強調共產黨員不僅要在組織上入黨,而且要從思想上入黨的理念和經驗,是我們黨保持思想上純潔性的優良傳統和政治優勢。胡錦濤同志在中紀委十七屆七次全會上的重要講話中強調指出,“加強思想建設,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堅定理想信念,堅守共產黨人精神家園”以及必須“不斷增強黨的意識、政治意識、危機意識、責任意識”的要求,是在思想觀念形態層面上對新的歷史條件下黨的信仰純潔的再一次強調。所以如何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實現黨的政治信仰向政治態度、情感意志、精神狀態的轉化,是當前我們進行信仰教育、純潔性教育中的重點和難點,需要我們從黨的歷史傳統中吸取智慧,更需要在新的歷史環境中加強進行理論創新和實踐探索。
群眾路線是黨的價值純潔的集中體現
保持黨在思想上的純潔性必須堅持黨的核心價值的純潔性。“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是我們黨的根本宗旨,也是我們黨的最高價值原則,除此之外,我們黨沒有自己的特殊利益,這就是黨在價值觀上的純潔性。群眾路線是黨的價值純潔的集中體現。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的偉大創造就在於把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同群眾路線統一起來,把領導與群眾相結合的方法和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工作路線看做我們黨的根本工作路線和領導方法。
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們黨更加重視在政策導向和制度建設中貫徹以人為本的核心價值觀。在價值目標上,明確把維護社會公平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逐步建立以權利公平、機會公平、規則公平、分配公平為主要內容的社會公平保障體系,使全體人民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同時應把突出法律和政策制度公平以及營造公平的社會文化環境作為重要的價值定位。因為法律制度和社會文化環境更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和長期性,要逐步做到保証社會成員都能夠依靠法律和制度來維護自己的正當權益。在工作重點上,強調必須重點體現和落實在保護群眾的基本合法權益上,重點解決好土地征用、城鎮拆遷、企業重組改制和破產過程中損害群眾利益等問題。這進一步彰顯了我們黨著力解決城市化、現代化和社會轉型期維護群眾合法權益的政治決心和根本方針。在工作作風上,強調要深入基層、深入實際、深入群眾,努力做到“人對人、面對面、手拉手、心連心做群眾工作”。所以,堅持將黨的群眾路線貫徹到底,就能從機制和效果上體現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體現黨的思想上的價值純潔。
黨的思想純潔性需要外化為政黨形象
保持黨的思想純潔性必須強化政治戰略和策略的正確性以及有效貫徹執行,並使其實際效果為廣大群眾的切身經驗所証實和認同。黨的思想純潔性,不能依靠思想自身來証明,需要由黨的正確的戰略和策略及其執行效果來體現,需要由人民群眾獲得的實際利益和切身感受來檢驗証明,即需要外化為政黨形象,由公眾來實行評價。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廣大農民群眾正是通過我們黨的土地革命政策,從獲得的實際利益中,切身感受到共產黨全心全意為人民的價值純潔性,從而確信共產黨人的信仰和政治戰略是正確的。
改革開放的歷史巨變,使國家的綜合實力和國際地位得到極大提升,人民的生活得到顯著改善。鄧小平指出,“人民,是看實踐。人民一看,還是社會主義好,還是改革開放好,我們的事業就會萬古長青!”但我們必須清醒認識到,“理想信念不堅定、作風不正、原則性不強、為政不廉等不符合黨的純潔性要求的問題,在一些黨員和黨的干部中不同程度地存在”,這必然會影響人民群眾對黨的思想純潔性的認同和確信。因此,為了使我們黨的思想純潔性始終能贏得人民的信賴,全黨必須傾注極大的努力使黨的正確的戰略和策略有效貫徹執行並切實取得實效,用以証明黨的政治領導的正確性,尤其能讓“最廣大的群眾根據切身經驗也確信其正確”。歷史和實踐已經証明,隻有這樣,我們才算真正做到保持了黨的思想純潔性,才能真正把胡錦濤同志提出的“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檢驗純潔性的試金石”的要求落到實處,在人民群眾心中鐫刻下中國共產黨的良好政黨形象。
(作者為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黨的先進性建設問題研究”首席專家、中國浦東干部學院教授)
(責編:秦華)
紀念清華簡入藏暨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成立十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舉行【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