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搜索        項目查詢   專家查詢   網站地圖   重大項目要覽   管理規章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設為首頁 設為首頁   

期刊內容

緊扣現實的企業史研究

——評《論家族制度與家族企業的互動關系》

陳爭平  2012年05月03日09:59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


  在嚴謹意義上,即使在現代社會,全世界家族企業仍佔企業總數的65%—80%。但在理論界,對家族企業的廣泛歧視也是不爭的事實。對於這種現實存在與理論歧視之間的反差,理論界更多地採取了回避態度。更令人困惑的是,家族企業在現代市場經濟環境下,績效卻普遍好於非家族企業。如果理論界能正視家族企業,其未來應可期待。面對上述現實困惑與理論缺失,楊在軍博士的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成果《論家族制度與家族企業的互動關系》(以下簡稱“楊著”)作出了重要的理論開拓,不僅客觀評價了家族制度與家族企業的歷史地位,而且回答了家族制度及家族企業理論與現實存在的諸多困惑。

  研究突顯家族性

  楊著重新思索家族制度的歷史尤其是現代地位,創新性地從家族制度五個維度,即婚姻與家族結構、組織原則、繼承制度、家族功能、個人與家族關系的長期演化出發,發現家族演化不但符合恩格斯的人與物生產均衡的規律,而且和企業演化類似,是一個不斷開放、不斷融合外部人力資本、金融資本、社會資本的過程。此外,作者還對現代家族制度演化規律進行了重新解讀。就中國這樣一個家族文化底蘊深厚的國家而言,楊著對家族制度的客觀評價,尤具理論與實踐價值。

  家族企業與非家族企業的本質區別是其家族性。楊著不但將家族企業的家族性與企業性兼而顧之,還試圖讓家族制度與家族企業“互動”起來,從理論維度闡釋了家族企業的緣起與發展,用中外家族企業長期發展的事實闡釋了家族企業的歷史狀態和現實狀況,証明了市場機制下家族企業必然長期存在。可以說,楊著之所以能在諸多方面取得突破,其基礎就是抓住了家族企業的“家族性”這一靈魂。

  以家族企業研究反思現代企業理論

  楊著認為,自企業濫觴以來,家族企業一直在西方企業世界居於主流。在市場機制下,現代企業與家族企業不是相克而是相容,家族企業是現代企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從而破解了傳統理論否定家族企業更多停留於經驗判斷,導致理論與實踐脫節的問題。當然,家族企業是動態的,家族企業長期演化過程形成了多種適應家族控制的所有權、經營權與控制權結構,家族企業的內涵非常復雜,家族性是其基本內核。

  楊著在剖析家族企業起源和發展過程中,對現有企業起源理論進行了反思,指出主流的企業起源交易成本說與協作論均有悖於歷史事實,且有“以果代因”之嫌,認為企業起源應是韋伯所說家戶經濟體,但企業起源后家戶經濟體並未終結,而是繼續以新的形態存在。在現代市場經濟體系下,企業與家族通過人與物的直接或間接交換,保証了人類社會人與物的生產均衡,這注定了更多企業具有家族元素。楊著還重新審視了對現代企業理論與實踐影響深遠的伯利、米恩斯之《現代公司與私有財產》、錢德勒的《看得見的手——美國企業的管理革命》等經典,指出這些強調企業社會化的著作均未從根本上否定家族性,而是部分承認大企業盛行時代美國頂級企業的家族性。按楊著的研究結論,不但要研究家族企業,即使現代企業理論也亟須反思,其潛在學術價值與實踐意義不可估量。

  比較視野下的家族企業

  楊著通過理論分析和歷史與現實的梳理,証明家族富不過三代與家族企業短命、子承父業的普遍化,並非中國家族文化劣根性所致,而是家族企業的共性,但這並不否定現實世界家族企業傳承方式的多樣化。作者從家族、組織、產業等角度系統剖析了家族企業普遍短命的原因,並對比了中外有限的長壽家族企業特點,發現做大、做強、做久在中外企業史上均不具有普遍性。無論從理論還是實踐考察,中外家族企業更傾向於子承父業,只是時間越往前追溯,這種方式越簡單,而當代則呈現復雜化、開放化與多元化態勢。

  整體而言,楊著可謂是一部立意新穎、緊扣現實的企業史著作。當然,作為一本開拓性的著作,仍有需要深入研究之處。比如,中西家族企業所有權傳承方式的事實梳理相對簡單,家族制度與家族企業的理論邏輯分析亟待深化,家族制度五個維度的演化等方面若能加強量化分析也將增色不少。此外,成果更傾向於理論解析,若能進一步加強史料應更為豐滿。

  (作者為清華大學教授)

(責編:秦華、陳葉軍)


點擊返回首頁

點擊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