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類歷史上,隻有7個國家(地區)曾持續以7%以上的年均經濟增長率發展超過30年。中國是其中最大的經濟體,且年均增長率有30多年超過9%。據經濟學家們普遍預測,這種高增長還將持續30年。如何破解“中國之謎”?西方經濟學家比較普遍的回答是中國推行了市場化取向的改革。這個答案顯然遵循的是西方主流經濟學的傳統邏輯,即經濟增長根本取決於資源在經濟運行體制機制層面的最優配置。這對於解釋中國現象顯然有些簡單。以更廣闊、更深度的視角觀察,中國奇跡的發生以及持續的根本原因在於:第一,中國的發展真正堅持了以人為本,最大限度地發揮了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而勞動者是生產力中最活躍、最革命的因素﹔第二,中國實現了社會有機體的整體合力最大化,最大可能地減少了發展成本,避免了單靠市場機制調節帶來的弊端﹔第三,中國以馬克思主義的實踐論為基礎,“摸著石頭過河”,走出了改革、發展、穩定相互協調的制度成長道路。這三點是正在成長的中國道路源於政治、文化、社會等方面的國情而具有的獨特價值,是超越西方的根本優勢,也將成為中國道路最終發展為當代最優發展模式的基石。
(作者為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中國經濟發展道路的內生性與支撐點研究”負責人、北京市社會科學院研究員)
(責編:秦華)
紀念清華簡入藏暨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成立十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舉行【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