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搜索        項目查詢   專家查詢   網站地圖   重大項目要覽   管理規章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設為首頁 設為首頁   

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文章選登

周為民:當前馬克思主義大眾化需解決四個問題

  2011年11月28日08:46  來源:北京日報

  馬克思主義大眾化是近年來理論研究中的一個熱點。筆者認為,當前要推進和實現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必須認真思考和解決以下幾個問題。

  一是要解決正本清源的問題,“回到馬克思”,准確地了解馬克思本來的思想和理論

  正本清源,“回到馬克思”,就是說,要把“原版”、“足本”的馬克思主義與經過蘇聯人取舍、解釋和發揮的,由斯大林概括並命名的“馬克思列寧主義”區別開來。過去長時期中,我們中國人接受的馬克思主義主要是從蘇聯傳來的,很大程度上是斯大林的理論,它與馬克思主義有重大差別,與列寧的很多思想也有重大差別。脫離唯物主義歷史觀的階級斗爭理論,權力高度集中的經濟、政治、文化與社會體制,個人迷信盛行的現象等等,都與之有直接的關系。這些都是與馬克思主義不相符合的,但長期被視為馬克思主義。長時期中存在的“對馬克思主義的教條化”問題,實際上真正的要害是對第三國際的、蘇式的即斯大林的理論的教條化問題。

  改革開放以來,理論上的清理工作做了不少,特別是從鄧小平理論開始,重新回答什麼是馬克思主義、什麼是社會主義,起到了撥亂反正的作用,但在理論上徹底清除在馬克思主義的名義下的錯誤的或不合時宜的東西,仍然是一項需要繼續推進的工作。這是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首要的、具有基礎性的工作。

  二是要透徹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與馬克思主義在邏輯和方法上的統一性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一命題及其理論內容是對蘇聯模式的否定,具有深刻的、革命性的歷史進步意義,但它並不是對馬克思主義的否定,而恰恰是回到馬克思主義的理論邏輯和方法上的返本開新。現在的問題是,由於把蘇聯模式的意識形態混同於馬克思主義所造成的影響迄今未完全消除,所以很多人仍以蘇聯式教條來看待馬克思主義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以致在一系列重要問題上得出錯誤的結論。現實中,無論是“左”的思潮還是右的觀點,在這一點上是一樣的,甚至試圖超越“左”右而提出的一些主張,如“回到新民主主義”等,雖然意圖是好的,但在理論基礎上,也仍是以蘇聯式教條來理解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等問題的。這就更加說明,隻有真正清除蘇聯式教條的影響,真正理解本來的馬克思主義,才能真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從而深刻認識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既在邏輯和方法上與馬克思主義完全統一和貫通,又在新的時代高度上繼承並發揚了孫中山的三民主義和毛澤東的新民主主義的精義而達到了更高的思想高度,是解決近代以來中國基本問題(即中國社會的整體的現代化轉型問題)的最好最完全的方案。充分地說明這一點,澄清種種不當看法,以堅持改革開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中國發展的正確方向和道路不動搖,是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工作中的主要任務。

  三是痛下決心糾正長期以來簡單粗陋的宣傳教育方式和學風文風,改革與之相聯系的管理方式和體制

  學風文風、宣傳教育方式、管理方式等方面存在的嚴重問題長期未能糾正、未能改革,已嚴重損害了黨的文化形象和政治形象,嚴重損害了馬克思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聲譽和黨的思想、文化、宣傳工作的感召力和影響力,是執政黨在某種程度上脫離群眾、脫離知識分子和青年的嚴重警訊。解決這些問題,是推進馬克思主義大眾化過程中的十分緊要和緊迫的事情。

  四是要仔細研究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對象和相應的任務

  大眾化的對象無疑包括社會各階層成員,包括工人農民,但首先應是各級官員、知識分子和青年。他們既是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對象,又是主體。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工作的重點是為他們學習、研究、掌握馬克思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有效的支持和幫助,並通過他們對黨的基本理論在知行合一意義上的真正了解和掌握而影響社會與人心。

  (作者為中央黨校馬克思主義理論部主任、教授)

(責編:高巍)


點擊返回首頁

點擊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