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搜索        項目查詢   專家查詢   網站地圖   重大項目要覽   管理規章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設為首頁 設為首頁   

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文章選登

馬克思開辟的哲學道路

孫正聿  2011年11月08日08:30  來源:光明日報

馬克思開辟的哲學道路

  



  “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而問題在於改變世界。”鐫刻在馬克思墓碑上的這句名言,最為集中地體現了馬克思的哲學觀。 資料圖片



  深切理解馬克思的哲學觀

  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哲學,首先必須深切地理解馬克思的哲學觀及其開辟的哲學道路。

  哲學觀不是某種哲學學說中的“一個觀念”,而是構成該種哲學學說的核心觀念、根本觀念、靈魂觀念。哲學觀構成該種哲學學說與其他哲學學說的原則區別,並決定該種哲學學說的生命力。因此,深切地理解和堅守一種哲學學說的哲學觀,才能真正理解它的全部問題,並沿著它所開辟的哲學道路前行。

  “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而問題在於改變世界。”鐫刻在馬克思墓碑上的這句名言,最為集中地體現了馬克思的哲學觀,最為深刻地揭示了馬克思哲學與他所批評的“哲學家們”的原則區別,最為明確地表達了。具體言之,以“改變世界”為根本理念的馬克思的哲學觀主要包括五個方面:

  其一,馬克思提出,“問題是時代的格言,是表現時代自己內心狀態的最實際的呼聲”,因此,“真正的哲學”必須捕捉到“一個時代的迫切問題”,必須把自己時代的“迫切問題”作為哲學思考的聚焦點,而“當人們把哲學同幻想混為一談的時候,哲學必須嚴肅地提出抗議”。正因如此,馬克思認為“任何真正的哲學都是自己時代的精神上的精華”。

  其二,馬克思提出,作為“自己時代的精神上的精華”,“真正的哲學”都是“自己時代、自己的人民的產物”,都是把“人民的最美好、最珍貴、最隱蔽的精髓”匯集在哲學思想裡。這深切地體現了馬克思哲學強烈的“人民”意識。

  其三,馬克思提出,他的哲學的“出發點”是“從事實際活動的人”,“立足點”是“人類社會或社會化的人類”,“歸宿點”則是以“每個人的自由發展”為條件的“一切人的自由發展”。馬克思哲學的“出發點”、“立足點”和“歸宿點”顯示了馬克思解放全人類的理論旨趣和價值訴求,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靈魂”和“普照光”。

  其四,馬克思認為,“對實踐的唯物主義者即共產主義者來說,全部問題都在於使現存世界革命化,實際地反對並改變現存的事物”,而全部舊哲學——包括“從前的一切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哲學——的根本問題,就在於不理解“革命的”、“實踐批判的”活動的意義。馬克思由此提出,“人的思維是否具有客觀的真理性,這不是一個理論的問題,而是一個實踐的問題。人應該在實踐中証明自己思維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維的現實性和力量,自己思維的此岸性。關於思維——離開實踐的思維——的現實性或非現實性的爭論,是一個純粹經院哲學的問題”。馬克思為“哲學”指出的道路則是:“全部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凡是把理論引向神秘主義的神秘東西,都能在人的實踐中以及對這個實踐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決。”這就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實踐轉向”。

  其五,馬克思認為,“人類始終隻提出自己能夠解決的任務,因為隻要仔細考察就可以發現,任務本身,隻有在解決它的物質條件已經存在或者至少是在生成過程中的時候,才會產生。”關於“現代哲學”的歷史任務,馬克思提出,“真理的彼岸世界消逝以后,歷史的任務就是確立此岸世界的真理。人的自我異化的神聖形象被揭穿以后,揭露具有非神聖形象中的自我異化,就成了為歷史服務的哲學的迫切任務。於是,對天國的批判變成對塵世的批判,對宗教的批判變成對法的批判,對神學的批判變成對政治的批判”。因此,馬克思給自己的哲學提出的歷史任務是,鍛造一種世界觀武器,使之成為一種革命的、批判的思維方式即辯証法的思維方式,“對現存的一切進行無情的批判”,而這種“無情的批判”所要達到的目的,則是實現人類自身的解放。

  堅持和發展馬克思開辟的哲學道路

  馬克思把“任何真正的哲學”比喻為“時代精神的精華”和“文明的活的靈魂”,為我們理解馬克思的哲學觀及其開辟的哲學道路,提示了一個極為重要的思想,即馬克思主義哲學並不僅僅是“反映”和“表達”時代精神,而且是以“文明的活的靈魂”去“塑造”和“引導”時代精神。這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當代性”的根本內涵,也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生命力”的根本體現。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生命力在於,不僅深刻地揭示了“個人現在受抽象統治”的現實的“物質關系”,即人的獨立性和個性被異化為“資本”的獨立性和個性,而且提出了“超時代”的新的歷史任務,即把人從“物”的普遍統治中解放出來,把“資本”的獨立性和個性變為人的獨立性和個性的歷史任務。這就是馬克思所開辟的既源於自己生活的時代,又超越於自己生活的時代的哲學道路,也就是解放全人類和實現“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哲學道路。堅定馬克思主義的理想和信念,以哲學的方式塑造和引導新的時代精神,開拓人類邁向遠方的思想道路,才是沿著馬克思開辟的哲學道路前進。

  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理想和信念,就要把馬克思主義“轉化為人民的自覺追求”。馬克思主義哲學是“自己的時代、自己的人民的產物”,把人民所關切的時代性問題升華為“時代精神上的精華”,對重大的現實問題進行哲學反思,有說服力地對人民所關切的“以人為本”和“執政為民”問題、公平和正義問題、社會和諧與可持續發展問題、精神文明和文化建設問題作出深刻的哲學分析和論証,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在當代的現實任務。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現實力量就在於,它賦予人的生活以理想、信念和動力,賦予人的思想和行為以理論力量的支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當代中國的價值理想、價值規范和價值導向,是以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去引導人民的價值追求、價值認同和價值取向。深刻地闡發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及其當代內涵,既是把馬克思主義“轉化為人民的自覺追求”的重要內容,也是在當代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賦予馬克思主義以鮮活的時代內涵的歷史使命。  (作者單位:吉林大學哲學系)

(責編:高巍)


點擊返回首頁

點擊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