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搜索        項目查詢   專家查詢   網站地圖   重大項目要覽   管理規章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設為首頁 設為首頁   

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文章選登

一部學習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的極好教材

中央文獻研究室副主任  李捷  2011年07月29日10:46  來源:光明日報

  在新世紀新階段組織廣大黨員特別是領導干部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以推進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建設和學習型黨組織建設,進一步推動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全黨、教育人民,這是黨中央在思想建設上作出的重大決策。為貫徹落實這一決策,由中央組織部、中央宣傳部、中央編譯局編選(編寫)出版了《馬列主義經典著作選編(黨員干部讀本)》(以下簡稱《選編》)和《馬列主義經典著作選編學習導讀》(以下簡稱《學習導讀》)。這兩部書,繼承和發揚了我們黨自延安時期起直至改革開放新時期精選精讀馬克思主義經典原著的好傳統,又根據理論發展的新情況、黨員思想的新特點與時俱進,大膽創新。讀了這兩部書,我感覺有以下三個突出特點。

  第一,貫穿並體現了精讀原著的原則

  從延安時期到改革開放新時期,我們黨多次規定全黨學習馬列主義經典著作,並組織編寫輔導讀物。貫穿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則,便是要以我們正在做的事情為中心,精選精編精讀,也就是鄧小平同志總結提出的“學馬列要精,要管用的”。《選編》和《學習導讀》很好地貫穿並體現了這一精神。

  這兩部書,收入了馬克思、恩格斯、列寧關於哲學、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黨的綱領和黨的建設學說的最為經典、最具代表性的著作。哲學方面有馬克思《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識形態》、恩格斯《反杜林論》、《自然辯証法》、《路德維希·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列寧《唯物主義和經驗批判主義》、《談談辯証法問題》等。政治經濟學方面有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批判〉導言》、《〈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工資、價格和利潤》、《資本論》。科學社會主義方面有恩格斯《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列寧《國家與革命》等。黨的綱領和黨的建設學說方面有馬克思恩格斯《共產黨宣言》、馬克思《國際工人協會共同章程》、《法國工人黨綱領導言(草案)》、列寧《怎麼辦?》、《共產主義運動中的“左派”幼稚病》等。通過這樣一個分類不難看出,選編者從宏大的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體系當中,從浩如煙海的馬克思列寧主義原著當中,精選精編出最具典型意義的基本著作,這本身就是對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進行理論聯系實際的梳理的重要成果,是對馬克思主義理論建設的重要貢獻。

  不僅如此,編選者還從當前改革開放進入新世紀新階段的現實理論需求出發,著重編選了列寧關於新經濟政策的經典著作,如《論糧食稅(新政策的意義及其條件)》、《論我國革命(評尼·蘇漢諾夫的札記)》等。還輯錄了《馬克思恩格斯列寧重要論述摘編》,其中包括有關馬克思主義是發展著的理論、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資本主義民主和社會主義民主、意識形態與文化建設、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進步、黨的建設和黨員修養等方面的專題語錄247條。

  馬列主義經典著作,是人類思想發展史上一座高峰。它以辯証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為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凝聚著人類一切優秀的思想成果,值得我們下最大的決心,以最大的毅力來反復誦讀,領會其精神實質。《選編》和《學習導讀》的編選者和編寫者們,通過艱辛的努力,為我們站在時代與實踐的現實高度上,反復精讀、反復領會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本質特征,掌握和運用其立場、觀點、方法,提供了一個范本。我以為,這稱得起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學習史上的又一個裡程碑。

  第二,貫穿並體現了吃透基本原理的原則

  精編精選馬克思列寧主義經典著作的目的,是為了精讀。吃透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是精讀的首要目的。馬克思列寧主義是真理,掌握真理並不是要我們死記硬背那些具體詞句,而是要我們真正弄通基本原理。什麼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這個問題隻能從發展著的實踐中來反復認識、反復驗証。正如胡錦濤同志在“七一”講話中指出的那樣:“中國共產黨人堅信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是顛扑不破的科學真理,堅信馬克思主義必須隨實踐發展而不斷豐富和發展,從來不把馬克思主義看成是空洞、僵硬、刻板的教條。馬克思主義,理論源泉是實踐,發展依據是實踐,檢驗標准也是實踐。”

  《選編》、《學習導讀》這兩部書的編選者和編寫者們,始終把著力點放在引導黨員干部掌握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上,在哪些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如何正確理解基本原理上下了很大工夫。《學習導讀》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有“內容介紹”這一部分,這部分內容最多、最詳細、最突出。就以大家最熟悉的《共產黨宣言》為例。編寫者們從《共產黨宣言》當中概括提煉出六個基本原理,包括:關於唯物史觀的基本原理、關於階級斗爭理論的基本觀點、關於資產階級和資本主義歷史地位的基本觀點、關於無產階級革命和無產階級專政的基本觀點、關於共產主義新社會建設的基本觀點、關於無產階級政黨建設的基本觀點。在介紹《共產黨宣言》貫穿的階級斗爭理論時,闡明社會發展的內部矛盾最終都表現為人與人之間的矛盾,最集中的就是代表新生產力的階級和代表舊經濟政治制度的統治階級之間的矛盾。矛盾激化到一定程度,必然表現為激烈的階級斗爭,結果是整個社會達到革命改造,新的社會形態代替舊的社會形態,新的階級矛盾代替舊的階級矛盾。階級社會就是在這樣的矛盾運動中前進的。隻有到了共產主義社會,階級矛盾和階級斗爭才不復存在。這樣一段論述,既說明了階級矛盾和階級斗爭產生的根源及其必將消亡的歷史必然性,又同“以階級斗爭為綱”的錯誤理論劃清了思想界限。在論述《共產黨宣言》中關於共產主義新社會建設的基本觀點時,強調無產階級革命成功的標志是無產階級取得政權,此后就進入新社會建設過程,但新社會建設的每一步也都是革命的繼續。無產階級取得政權以后,必須要改造舊的資產階級生產關系、建立新的共產主義生產關系。這些措施在不同國家會有不同。代替那存在著階級和階級對立的舊社會的嶄新社會即共產主義社會,將是這樣一個聯合體,“在那裡,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這些闡述,既符合原著的基本精神,又富有時代的氣息,讀了啟人深思。

  任何一個思想、一個論述,都是從特定的歷史條件和社會環境中發生的,又是針對某些特定的場合、對象做出的。為了便於理解經典著作闡述的基本原理,編寫者還逐篇對其寫作背景做了精准而又扼要的介紹。這些背景介紹,對於理解原著和基本原理來說,既很貼切,又很必要,沒有喧賓奪主之感,在分寸把握上恰到好處。

  第三,貫穿並體現了著眼於運用和發展的原則

  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經典著作,一定要以當前正在做的事情為中心,著眼於運用,著眼於發展,這是毛澤東同志為我們黨確立的一個優良傳統。這一傳統,在改革開放以后得到很好的弘揚。《選編》和《學習導讀》這兩部書,同樣貫徹了這一精神。

  入選《選編》的經典著作篇目,以及入選的經典著作當中節選的內容,包括《馬克思恩格斯列寧重要論述摘編》的編選,體現著編選者對於當前正在做的事情的把握與思考,體現著學好經典原著同深入理解掌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內在聯系。

  不僅如此,在《學習導讀》的每一篇文章中,還專門辟有“理論價值與現實意義”的內容,對如何在新世紀新階段運用和發展馬克思列寧主義經典著作中的基本原理,作了集中的闡發。其中許多論述,都經過反復推敲、反復修改,可謂精辟之論。例如,在論述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識形態》的思想價值時,編寫者特別強調貫穿其中的關於社會基本矛盾運動的原理,並指出:我國發展面臨的一些深層次矛盾和問題,仍然與體制機制有關,必須進一步通過深化改革來逐步完善。學習《德意志意識形態》,就要深刻領會馬克思主義關於社會基本矛盾運動的原理,始終把改革開放作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不斷提高改革決策的科學性,增強改革措施的協調性,著力構建充滿活力、富有效率、更加開放、有利於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為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強大動力。又如,談到恩格斯《自然辯証法》這部著作的當代價值時,編寫者強調:這部著作比較集中地反映了恩格斯的科學自然觀,也就是關於人與自然統一的思想以及生態保護思想。聯系當代世界和中國經濟發展的現實,特別是能源、資源、氣候變化等問題日益突出,我們能夠更加深刻地體會到恩格斯這些思想的重要性。學習《自然辯証法》,就要全面把握人與自然的辯証關系,深刻領會和把握中央關於建設生態文明、走文明發展道路戰略思想的重要意義,努力促進人的發展、社會發展與自然環境相協調,努力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

  解決當代問題,要靠當代人的智慧與實踐。但是,科學理論指導與歷史經驗借鑒,對於正確解決矛盾和問題來說至關重要。黨的十五大報告指出:一定要以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實際問題、以我們正在做的事情為中心,著眼於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運用,著眼於對實際問題的理論思考,著眼於新的實踐和新的發展。胡錦濤同志在“七一”講話中指出:“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堅持馬克思主義,關鍵是要及時回答實踐提出的新課題,為實踐提供科學指導。”

  我們要按照黨中央的部署和要求,真正在讀懂馬克思列寧主義經典著作上下工夫,真正在弄通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上下工夫,真正在運用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推動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全黨教育人民上下工夫。這正是《選編》和《學習導讀》這兩部書給我們的深刻啟示。

(責編:秦華)


點擊返回首頁

點擊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