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央黨校校委委員、哲學部主任 賈高建
思維方式是否正確、合理,直接影響人們認識和實踐活動的結果。在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進程中,必須重視解決思維方式問題,努力培養正確的思維方式。
思維方式問題是一個帶有根本性的問題,它體現著人們進行思維活動、認識和處理各種問題時所運用的基本方法。思維方式是否正確、合理,直接影響人們認識和實踐活動的結果。因此,在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進程中,必須重視解決思維方式問題,努力培養正確的思維方式。培養正確思維方式的一個基本途徑,就是加強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學習,掌握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立場、觀點和方法,並用以指導認識和實踐。
馬克思主義哲學具有根本的方法論指導意義。馬克思主義哲學作為哲學史上最重要的成果,在以往哲學發展的基礎上實現了一個根本變革,就是使哲學第一次真正具有了科學的性質,成為一種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馬克思和恩格斯把自己的哲學稱作“新唯物主義”,亦即辯証的、歷史的和實踐的唯物主義。它對人們在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根本問題作出了科學解答,對我們的認識和實踐具有根本的指導意義。實踐証明,遵循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方法論,就能夠對所遇到的各種問題作出正確的分析和有效的解決,從而推動事業的發展。所以,培養正確的思維方式,首先應當自覺地學習、掌握和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方法論。
馬克思主義哲學以徹底的唯物主義立場解決了思維與存在的關系問題,明確了我們認識和實踐的根本前提。它強調存在第一性、思維第二性,要求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怎樣才能認識客觀存在、做到從實際出發呢?馬克思主義哲學進一步研究了世界的聯系和發展,揭示了聯系和發展的一般規律。它要求我們在認識和實踐的過程中必須聯系和發展地看問題,不能孤立和靜止地看問題﹔通過對聯系和發展規律的研究和把握,培養辯証的思維方式,使自己的思維多一點深刻、少一點膚淺,多一點全面、少一點片面,多一點遠見、少一點短視。馬克思主義哲學還注重研究社會歷史領域的問題,深刻揭示了這一領域的一般規律,對於我們的認識和實踐具有更為直接的指導作用。所以,培養正確的思維方式,應當重視對辯証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學習。
馬克思主義哲學承認客觀規律,強調按照客觀規律辦事,但並不否定人的主體性。馬克思主義哲學在實踐基礎上科學地解決了人與外部世界之間的關系問題,認為人作為主體可以通過實踐能動地認識和改變世界。隻有認識了客觀規律並依照這種認識進行實踐,才能使主體的能動作用更好地發揮出來。進一步說,馬克思主義哲學將人的發展和解放作為最高價值目標,認為一切活動最終都是為了人。但人不是抽象的人,而是現實的人。隻有遵循客觀規律進行社會實踐、推動社會發展進步,才能為人的發展創造現實條件。這樣,馬克思主義哲學將對人的關懷建立在科學方法的基礎之上,從而使人文精神與科學精神有機地統一起來。所以,培養正確的思維方式,應當深刻理解和把握這兩個精神的統一,並將其體現在具體的認識和實踐過程中。
注重從哲學層面解決思維方式問題,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毛澤東同志指出:“馬克思主義有幾門學問……但基礎的東西是馬克思主義哲學。這個東西沒有學通,我們就沒有共同的語言,沒有共同的方法,扯了許多皮,還扯不清楚。有了辯証唯物論的思想,就省得許多事,也少犯許多錯誤。”在長期的革命、建設和改革實踐中,我們黨廣泛開展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學習、研究和宣傳教育工作,取得了許多積極成果。在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階段,我們要在以往實踐探索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這方面的工作。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指出,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要牢固樹立辯証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切實提高戰略思維、創新思維、辯証思維能力。加強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學習,培養正確的思維方式,正是貫徹落實這一要求的具體體現。
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的反思與推進 經黨的十七大作部分修改而通過的中國共產黨章程明確指出,馬克思主義“揭示了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的規律,它的基本原理是正確的,具有強大的生命力”。黨把馬克思主義“作為自己的行動指南”,亦即必須堅持的“指導思想”。黨章又肯定了“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系實際,實事求是,在實踐中檢驗真理和發展真理”這一思想路線,據此提出了發展馬克思主義的任務:“在實踐中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亦即從中國的實際出發去致力於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創新。一要堅持,二要創新,對於馬克思主義理論黨章就是如此明示的。堅持和創新是緊密聯系的:堅持是創新的基礎,創新則解決了在新歷史條件下的堅持問題,這是馬克思理論發展中的辯証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