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文章選登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本質區別
2011年05月13日14:35 來源:陝西日報

劃清“四個重大界限” 自覺筑牢思想防線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本質區別
陝西省社會科學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
自覺劃清“四個界限”,從根本上講就是要科學認識和正確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劃清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界限。這對於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有機統一體。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從中國國情出發的社會主義,它符合歷史發展的潮流,是對資本主義的揚棄和超越,與資本主義有著本質的區別。這種區別主要表現在經濟基礎,以及為維護經濟基礎的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三大方面。
第一,經濟基礎不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堅持生產資料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堅持和完善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制度,堅持各種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更加注重社會公平﹔堅持和完善國家對經濟的宏觀調控等等,這就從根本上消除了資本主義制度下資本私人佔有與生產社會化之間的根本矛盾,為生產力的解放和發展提供了有利的制度條件,從而有力地促進了國民經濟高效、快速、健康有序地運行,也為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實現共同富裕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而資本主義實行的是生產資料私有制。一方面,私有制是與社會化大生產根本對立的,並與社會發展趨勢相悖的,是嚴重阻礙生產力解放與發展的一種經濟制度﹔另一方面,由於資本的本性是追逐利潤,資本主義生產的目的隻能是追求利潤的最大化,所以不可能把人民的福利作為目的來追求,自然也不可能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也不可能達到共同富裕。雖然當前資本主義在生產資料佔有方式上的確出現了國有經濟、合作制經濟、職工股份所有制經濟等新經濟形式,但這些經濟形式並沒有構成當代資本主義經濟的主體,也沒有成為當代資本主義經濟的基礎,自然也不可能改變資本主義國家作為資產階級統治工具的實質。說到底也只是為維護資產階級政治統治和經濟特權而採取的應對措施,此次金融危機就是資本主義本質的大暴露。
第二,政治制度不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堅持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堅持人民當家作主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堅持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加強基層民主政治建設,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尊重和保障人權,這就使民主的國體與民主的政體達到了高度統一,保証了把國家中的最大多數人納入到人民的范疇,成為民主的主體,從而能夠極大地調動廣大人民群眾建設社會主義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使社會機體充滿生機活力。而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往往隻講政體而否認國體,把資產階級民主說成是超階級、超金錢、超意識形態的和普適的,掩飾甚至否認其資產階級專政的階級本質。事實上,民主屬於上層建筑范疇。世界上從來就沒有什麼抽象的超階級的民主,也沒有什麼絕對的民主。民主的發展總是同一定的階級利益、經濟基礎和社會歷史條件相聯系的。盡管資本主義國家的多黨制和三權分立制度表面上看似乎是很民主的,但由於私人佔有制度依然是當代資本主義社會的基礎,那麼,不論哪一個黨派執政、不論三權如何分立,維護資本家少數人根本利益依然是當代資本主義的本質屬性。因此,在西方資本主義民主中,勞動人民永遠不可能真正當家作主,不可能真正享有和行使國家的一切權力。
第三,思想文化不同。思想文化是社會精神形態的上層建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努力建設包括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社會主義榮辱觀等內容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倡導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想,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加強思想道德建設,不斷提高全體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所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符合人類社會發展方向,促進人類社會不斷進步,代表絕大多數社會成員根本利益,促進人的全面而自由發展。而資本主義思想文化則是反映資產階級的本質和屬性的文化,是同資本主義的生產關系和政治制度聯系在一起的。資本主義雖然倡導指導思想多元化,但以私人佔有制為基礎的資本主義文化,必然是以私有觀念為特征,以個人主義為核心內容的。這種世界觀和價值觀主導下的思想文化必然導致個人主義、利己主義、享樂主義、拜金主義的盛行,以及各種社會問題的產生。這種思想文化是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相異質的腐朽沒落的思想文化,不僅在理論上反對馬克思主義,而且在實踐中反對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
(責編:高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