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自由問題在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馬克思、恩格斯認為,“各個人過去和現在始終是從自己出發的。”考察個人自由,個人需要是不能回避也不能否定的。自由就是一種需要,而且是非常重要的需要。個人自由的實現不能不體現為個人需要的滿足。如果個人需要得不到滿足,那麼個人自由隻能是一句空話。
馬克思、恩格斯認為要肯定個人的自由,首先必須肯定個人在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在馬克思看來,個人是社會存在的基礎,同時也是歷史發展的前提,“任何人類歷史的第一個前提無疑是有生命的個人的存在”。人類歷史也是由個人歷史組成的,“人們的社會歷史始終只是他們的個體發展的歷史,而不管他們是否意識到這一點”。要實現個人自由,首先要實現個人真正的獨立性。馬克思、恩格斯認為任何個人都不可能離開共同體而獨立存在,共同體是個人生存和發展的前提條件,同時也是個人自由實現的基礎和前提。
馬克思、恩格斯認為,個人自由的發展水平是衡量社會是否進步的尺度,社會發展的進步水平是以個人自由水平為標志的,“要不是每一個人都得到解放,社會本身也不能得到解放”。個人自由不僅是衡量社會發展的基本尺度,同時也是促進社會發展的基本動力。
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條件下,個人是構成集體和國家的基本元素。對於集體和國家而言,否認或者忽視個人自由,其后果無疑是人為地與個人對立起來。避免個人與集體和國家的對立和矛盾,就必須充分肯定個人自由的地位,並保証個人自由的充分實現。
在社會主義價值關系中,集體和國家與個人具有根本的一致性。也就是說,集體和國家要盡最大的努力關心個人利益和個人幸福,保証個人正當的自由權利能夠得到很好的實現。
馬克思、恩格斯認為,生產力因素是個人自由實現的最終決定因素,個人自由的全面實現還必須建立在生產力高度發展的水平之上,實現個人自由的關鍵在於發達的社會生產力。
我們的目的是要建立社會主義制度,這種制度將給所有的人提供健康而有益的工作,給所有的人提供充裕的物質生活和閑暇時間,給所有的人提供真正的充分的自由。 (2010年第2期《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鄒佰峰)
(責編:高巍)
紀念清華簡入藏暨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成立十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舉行【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