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搜索        項目查詢   專家查詢   網站地圖   重大項目要覽   管理規章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設為首頁 設為首頁   

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文章選登

房寧:劃清兩種民主的界限是中國民主政治建設的前提

房寧  2011年05月13日14:04  來源:光明日報

房寧:劃清兩種民主的界限是中國民主政治建設的前提

  如何正確認識民主,是關系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民族復興的大事情。新中國成立60多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取得了歷史性的偉大進步。現在世界上越來越多的人為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發出由衷的贊嘆,也有一些人開始關注、探尋“中國奇跡”背后政治制度的原因。中國政治建設的核心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是在當代中國建設和發展的新型民主政治。這種民主是社會主義的,是符合中國國情、符合中國優秀文化傳統、符合中國社會發展進步要求的政治制度。同時,這種民主也是對人類有益政治文明成果的借鑒和發展。從這個意義上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是一種偉大的制度創新。制度創新,既要善於借鑒又要勇於發展。借鑒不是盲目的照抄照搬,而是對可資借鑒的制度與理念的理性揚棄,去粗取精、去偽存真,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中國的民主政治建設就是要進行這樣的揚棄,尤其是對西方資本主義民主進行揚棄。透徹認識是理性揚棄的關鍵,因此,推進中國民主政治建設的前提就是要分清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同西方資本主義民主之間的界限。

  中宣部理論局編寫的《劃清“四個重大界限”學習讀本》,對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同西方資本主義民主的界限作出深刻而准確的闡述,抓住了兩種民主最根本的區別,觀點鮮明、分析深入、說理透徹,是目前關於這一問題最具理論深度的權威論述。《讀本》僅僅用了不足萬言的篇幅,便對這一重大理論問題作出了清晰的梳理,簡約而不失深刻,通俗而富有啟發。

  《讀本》針對一些人宣揚西方資產階級民主具有普適性和永恆性的錯誤看法,從西方民主自身發展的歷程,說明無論是在內容上還是形式上,民主都是具體的、歷史的、相對的,是性質不同的政治制度。世界上從來沒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民主制度,也沒有一成不變的民主發展道路和民主模式。

  《讀本》系統總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的鮮明特征和獨特優勢。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取得的一系列輝煌成就,從根本上証明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獨特優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有利於發揮人民群眾建設和管理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有利於國家政權機構協調高效運轉,形成“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有利於保障國家的統一穩定,促進社會的團結和諧。

  《讀本》明確指出了中國未來政治體制改革和民主政治建設的方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歷來與政治體制改革緊密相連。《讀本》引用胡錦濤總書記的論述:“核心的問題不是政治體制要不要改、而是朝著什麼方向改”,進一步明確指出,中國政治體制改革要堅持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要切實保証國家的一切權力屬於人民,擴大人民群眾享有的各項民主權利,健全民主制度,豐富民主形式,拓寬民主渠道;全面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不斷完善法律體系,推進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讀本》強調,要通過方向正確的政治體制改革,不斷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優越性得到進一步發揮。

  《讀本》不僅正面闡述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特色與優勢,講清了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的必要性。同時也旗幟鮮明地指出,中國絕不搞西方“三權分立”的政治體制、多黨競爭輪流執政的政黨制度。這樣就進一步明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與西方資本主義民主的界限,有利於讀者從正反兩方面加深對這種界限的認識和理解。

  正確認識和劃清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與西方資本主義民主的界限是十分重要的。馬克思曾經說過:“全部問題在於確定民主的真正意義。如果這一點我們做到了,我們就能對付民主,否則我們就會倒霉。”我們要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道路,這是一條光明的道路,是一條能為中國人民帶來權利、尊嚴和幸福的道路,也是一條需要不斷探索的道路。沿著這條道路不斷開拓前行,必須澄清模糊認識,排除錯誤干擾,自覺劃清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同西方資本主義民主的界限。而《劃清“四個重大界限”學習讀本》,可以在這方面發揮很好的作用。

(責編:高巍)


點擊返回首頁

點擊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