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紀念中國社會科學院建院三十周年學術論文集·馬克思主義研究院卷》
中央編譯局 姚穎
中國社科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自建院以來,致力於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研究和創新,以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指導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服務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研究成果。《紀念中國社會科學院建院三十周年學術論文集·馬克思主義研究院卷》(方志出版社2007 年4 月出版)收錄的30 篇論文,從“中國主流經濟學的現代轉型”、“意識形態的變革與話語權”、“馬克思主義人權論”等角度論述馬克思主義理論在當今時代的重要價值,生動地詮釋了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時代精神及其對當今中國社會發展的重要意義,為當今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者提供了新的啟示。
該論文集既立足於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整體視野,又突出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局部特色﹔既注重馬克思主義理論本身的與時俱進,又堅持馬克恩主義理論審視社會發展實際的理論特質﹔既重視研究馬克思主義理論對中國社會發展的指導意義,又力圖展現國外共產主義運動的歷史經驗。該論文集從多方面對馬克思主義理論、國外哲學社會科學理論及中國傳統文化加以比較研究,深刻地彰顯了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生命力,堪稱一部較為厚重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成果。概言之,該論文集具有三大特色:
——深入淺出地展現了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綜合景觀,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整體特征。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時代精神不僅表現在馬克思主義哲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與科學社會主義諸層面,而且表現在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內在實質、價值訴求及其研究方法,從馬克思主義理論創建一個半多世紀以來,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生命力突出地表現在其審視資本運行邏輯的悖謬,訴求人類解放、人的自由與全面發展的價值向度,其觀察世界與研究問題的方法始終是實踐的。該論文集從“馬學為體,西學為用”、“馬克思的交往學說及其實踐意義”、“馬克思主義在當代的話語權”等角度力圖呈現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綜合景觀,發掘馬克思主義人性話語的魅力,弘揚馬克思主義的學術風格,開辟出一派馬克思主義話語的朗朗晴空,確立有益於社會發展的共同理想,促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
——深化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在哲學社會科學理論前沿彰顯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時代精神。該文集深化了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研究,對馬克思主義理論及其中國化研究具有相當的理論深度,“偉大導師的真理之音仿佛穿越時空”,在當代馬克思主義理論學者的文字中得到回應。對問題的論述具有全局性、戰略性和前瞻性,把握當今世界發展趨勢,深入研究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新成果,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者求真務實的科研態度和改革創新的實踐精神,反映了我院深厚的人文底蘊。
——將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成果引入當今社會發展視域,以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解答時代課題。該文集結合當今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的特點,對中國改革開放的道路做出歷史性詮釋,注重從經驗與教訓兩方面說明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實踐精神以及在人類解放的“現實的運動”中如何秉持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時代精神。參與該論文集撰著的專家注重對各種社會主義流派的合理因素和理論探索加以批判借鑒,其觀點對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堅持科學發展觀、構建以人為本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都具有重要的啟示。
該文集是中國社科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的 30 位學者弘揚中國社科院建院30 周年的光榮傳統,多角度地論述馬克思主義理論及其當代意義的力作。該文集體現了一個有相當規模的馬克思主義專門研究隊伍的理論水平,從當今世界的變化與當今中國的發展角度著眼,創造性地開掘馬克思主義理論的豐厚寶藏,其審慎地研究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科學方法、審慎地觀察社會主義與當代世界的理論眼界以及審慎地推進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的實踐立場值得贊賞,同時引入深思。可以說,該論文集不僅為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者提供了與時俱進的理論啟示,對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者改進研究路徑也具有重要的方法論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