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搜索        項目查詢   專家查詢   網站地圖   重大項目要覽   管理規章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設為首頁 設為首頁   

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教材

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點教材實現了“三個充分反映”

張宇  2012年05月25日14:06  來源:光明日報

  充分反映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充分反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經驗、充分反映各學科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建設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體系和教材體系,是黨中央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點教材編寫的重要要求。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工程已經出版的重點教材在“三個充分反映”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我作為工程課題組成員,有幸參加了重點教材的編寫工作,對此感受深刻。從已經完成編寫的教材看,最突出的特點就是,既在各學科領域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時又賦予其鮮明的實踐特色、民族特色、時代特色。以《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概論》(以下簡稱《概論》)為例,教材十分注重把教材編寫的過程轉化為推進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中國化的過程,這個過程所取得的重要進展集中體現在教材所實現的三個“充分反映”上。

  一是充分反映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教材編寫工作一啟動,課題組就按照這一要求,進行深入調研和討論,學習研究文獻資料和中央領導同志講話,努力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學深學透,並結合中國實際和學科特點,貫徹到教材中去。經過課題組、工程辦和方方面面的努力,工程重點教材在充分反映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方面,較之以往教材推進了一大步。比如,《概論》在全面闡述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基本原理的基礎上,系統闡述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理論的基本觀點,包括:關於社會主義的本質和根本任務、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收入分配、經濟體制改革、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科學發展與社會和諧、積極參與經濟全球化與對外開放、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國家經濟職能、新型工業化道路、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等理論。這些內容涵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的生產、分配和交換等主要環節,以及基本制度、經濟體制、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等主要方面。《概論》注重概念准確、理論規范、邏輯嚴密,初步構成了一個比較完整的理論體系,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理論在系統化、科學化、學理化方面達到一個新的高度。

  二是充分反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工程教材編寫非常注重從不同的學科角度概括和提煉人民群眾在實踐中創造的鮮活經驗,尤其注重總結改革開放30多年的偉大實踐和成功經驗,使之在教材中學理化。《概論》充分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實踐經驗。比如,我國在實踐中確立了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根據這一基本經濟制度,國家所有制經濟是國民經濟的主導性力量。那麼,國家所有制經濟的主導作用體現在哪裡呢?對此,《概論》在總結我國經濟實踐的基礎上,歸納為這樣幾個方面:國家所有制經濟主要集中於關系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是發展生產力、增強綜合國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最基本保証;國家所有制經濟是國家引導、推動、調控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基本力量;國家所有制經濟是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証;國家所有制經濟是經濟全球化條件下實現自主發展的重要保障。又如,在闡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政府職能時,經常可以看到一種流行的觀點,認為政府的作用只是彌補市場的不足,管得越少越好。這種觀點顯然不符合中國國情。《概論》根據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實踐,把政府經濟職能概括為六個方面,即計劃統籌、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公共服務、國有資產管理等。教材進一步指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的政府經濟職能,不僅在於彌補市場的缺陷,補充市場的不足,而且要推動經濟和社會的持續協調發展,鞏固和完善社會主義制度,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實現共同富裕。

  三是充分反映各學科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工程教材編寫十分注重對新知識新成果的研究和借鑒,特別是學術界已經形成共識的成果,以增強學科建設和教材建設的科學性、系統性。比如《概論》,從理論體系來看,我國過去的政治經濟學教材大多為“兩分法”,即分為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兩大部分,這主要是沿用過去前蘇聯政治經濟學教科書的結構。近幾年來,我國教材也有採用“一分法”的,即不再分資本主義部分和社會主義部分,而把這兩部分完全打通;也有採用“三分法”的,即分為一般理論部分、資本主義部分和社會主義部分。本教材在總結和吸收上述成果基礎上,採用了“四分法”的框架結構,即分為四大部分:一是商品和貨幣,二是資本主義經濟,三是社會主義經濟,四是經濟全球化與對外開放。這一理論框架體現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發展的前沿成果。又如,對於資本主義經濟的分析是經典的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核心內容,這一部分如何創新在理論上是一個難點。《概論》對此也作出了自己的努力。教材的第二篇“資本主義經濟”在闡述馬克思《資本論》和列寧《帝國主義論》等著作中的有關政治經濟學基本原理基礎上,突出了對當代資本主義經濟新變化的分析,增設了“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及其新發展”、“當代資本主義生產新變化”、“當代資本主義分配關系的新變化”、“當代資本主義的金融—經濟危機”等內容。教材具體而深入地分析了資本主義所有制從獨資經營的業主制、私人股份所有制、法人股份所有制,到混合資本所有制和資本主義國家所有制的演變過程,分析了資本主義生產過程中生產社會化的發展、勞動對資本隸屬的演變和勞資關系的變化等新特點,以幫助學生更加清楚地認識當代資本主義經濟的本質。

  金融危機是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集中表現,政治經濟學必須予以解釋。為此,《概論》在分析資本主義經濟危機時,以馬克思主義危機理論的基本原理為指導,根據當代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的發展以及經濟中勞動與資本的對抗、國家作用的減弱、虛擬資本的膨脹和世界經濟失衡等方面的情況,深刻闡明了金融危機爆發的深層原因。

  總之,《概論》在推進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中國化方面作了許多有益探索。當然,這部教材也還有一些不足之處,還需要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不斷修改完善,真誠期待廣大讀者、高校師生提出修改意見和建議。

  (作者系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點教材《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首席專家、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黨委書記)

(責編:秦華、陳葉軍)


點擊返回首頁

點擊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