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搜索        項目查詢   專家查詢   網站地圖   重大項目要覽   管理規章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設為首頁 設為首頁   

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教材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2009年修訂版)

本書編寫組  2011年05月13日08:58  來源:中國文明網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2009年修訂版)

  

作者:本書編寫組 著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9-07

  適用對象:本科

  學分學時:2個學分 上課約32學時

  定價:16.4元

開篇的話



  中國的近現代史,是指1840年以來中國的歷史。其中從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的歷史,是中國的近代史﹔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的歷史,是中國的現代史。

  中國的近現代史,就其主流和本質來說,是中國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和人民群眾為救亡圖存和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英勇奮斗、艱苦探索的歷史﹔尤其是全國各族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進行偉大的艱苦的斗爭,經過新民主主義革命,贏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歷史﹔經過社會主義革命、建設和改革,把一個極度貧弱的舊中國逐步變成一個初步繁榮昌盛、充滿生機和活力的社會主義新中國的歷史。

  重視歷史的學習與研究,注意總結和汲取歷史經驗,這是中國的一個優良傳統。毛澤東講過,“歷史的經驗值得注意”。他還多次發出過“學一點歷史”的號召。鄧小平也十分重視用歷史來教育人民,教育干部,教育青年。他說過:我是一個中國人,懂得外國侵略中國的歷史。“要懂得些中國歷史,這是中國發展的一個精神動力”。

  大學生是祖國未來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各條戰線的生力軍。為了勝利地擔負起建設祖國的責任,我們必須了解中國的國情,不僅要了解中國的今天,還應當了解中國的昨天和前天。對於我們來說,不論今后將從事何種專業工作,學習“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程,都是很必要的。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是全國高等學校本科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論課之一。通過本課程的學習,應當達到什麼目的呢?主要是要認識近現代中國社會發展和革命發展的歷史進程及其內在的規律性,“了解國史、國情,深刻領會歷史和人 民是怎樣選擇了馬克思主義,選擇了中國共產黨,選擇了社會主義道路”。

  具體說來,應當達到以下的目的與要求:

  一、了解外國資本一帝國主義人侵中國及其與中國封建勢力相結合給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帶來的深重苦難,了解近代以來中國面臨的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 放和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富裕這兩項歷史任務﹔懂得必須首先推翻半殖民地半封 建的社會制度,爭得民族獨立、人民解放,才能為集中力量進行現代化建設開辟 道路,認識革命的必要性、正義性、進步性﹔自覺地繼承和發揚近代以來中國人民的愛國主義傳統和革命傳統,進一步增強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二、了解近代以來中國的先進分子和人民群眾為救亡圖存而進行艱苦探索。頑強奮斗的歷程及其經驗教訓﹔注意比較地主買辦資產階級、民族資產階級和工人階級政黨的政治方案,懂得舊民主主義革命讓位給新民主主義革命、資產階級共和國讓位給人民共和國的原因﹔認識歷史和人民怎樣選擇了中國共產黨、選擇了馬克思主義,進一步增強擁護共產黨的領導和接受馬克思主義指導的自覺性。

  三、聯系新中國成立以后的國內外環境,了解中國人民走上以共產黨為領導力量的社會主義道路的歷史必然性﹔了解實行改革開放和搞好現代化建設的重大意義,聯系社會主義改造以后中國現代化建設事業的發展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取得的巨大成就,懂得中國選擇社會主義的正確性﹔進一步樹立“隻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隻有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 的信念,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心。

  四、緊密結合中國近現代的歷史實際,通過對有關歷史進程、事件和人物的分析,提高運用科學的歷史觀和方法論分析和評價歷史問題、辨別歷史是非和社會發展方向的能力。

目 錄

上編 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前夜

(1840∼1919)



  綜述 風雲變幻的八十年

  一、鴉片戰爭前的中國與世界

  二、西方列強入侵與近代中國社會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質

  三、近代中國的主要矛盾和歷史任務

  第一章 反對外國侵略的戰爭

  第一節 資本—帝國主義對中國的侵略

  一、軍事侵略

  二、政治控制

  三、經濟掠奪

  四、文化滲透

  第二節 抵御外國武裝侵略 爭取民族獨立的斗爭

  一、反抗外來侵略的斗爭歷程

  二、粉碎瓜分中國的圖謀

  第三節 反侵略戰爭的失敗與民族意識的覺醒

  一、反侵略戰爭的失敗及其原因

  二、民族意識的覺醒

  第二章 對國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第一節 農民群眾斗爭風暴的起落

  一、太平天國農民戰爭

  二、農民斗爭的意義和局限

  第二節 洋務運動的興衰

  一、洋務事業的興辦

  二、洋務運動的歷史作用及其失敗

  第三節 維新運動的興起和夭折

  一、戊戌維新運動

  二、戊戌維新運動的意義和教訓

  第三章 辛亥革命與君主專制制度的終結

  第一節 舉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幟

  一、辛亥革命爆發的歷史條件

  二、資產階級革命派的活動

  三、三民主義學說和資產階級共和國方案

  四、關於革命與改良的辯論

  第二節 辛亥革命與建立民國

  一、封建帝制的覆滅

  二、中華民國的建立

  第三節 辛亥革命的失敗

  一、封建軍閥專制統治的形成

  二、舊民主主義革命的終結中編 從五四運動到新中國成立

1919∼1949)



  綜述 翻天覆地的三十年

  一、中國所處的時代和國際環境

  二、“三座大山”的重壓

  三、兩個中國之命運

  第四章 開天辟地的大事變

  第一節 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

  一、北洋軍閥的統治

  二、新文化運動與思想解放的潮流

  三、十月革命與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

  四、五四運動: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第二節 馬克思主義進一步傳播與中國共產黨的誕生

  一、中國早期馬克思主義思想運動

  二、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

  三、中國共產黨的創建及其歷史特點

  第三節 中國革命的新局面

  一、制定革命綱領,發動工農運動

  二、實行國共合作,掀起大革命高潮

  第五章 中國革命的新道路

  第一節 對革命新道路的艱苦探索

  一、國民黨在全國統治的建立

  二、土地革命戰爭的興起

  三、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

  第二節 中國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進

  一、土地革命戰爭的發展及其挫折

  二、中國革命的歷史性轉折

  三、總結歷史經驗,迎接全國性的抗日戰爭

  第六章 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

  第一節 日本發動滅亡中國的侵略戰爭

  一、日本滅亡中國的計劃及其實施

  二、殘暴的殖民統治和中華民族的深重災難

  第二節 從局部抗戰到全國性抗戰

  一、中國共產黨舉起武裝抗日的旗幟

  二、局部抗戰與救亡運動

  三、停止內戰,一致對外

  四、全國性抗戰的開始

  第三節 國民黨與抗日的正面戰場

  一、戰略防御階段的正面戰場

  二、戰略相持階段的正面戰場

  第四節 中國共產黨成為抗日戰爭的中流砥柱

  一、全面抗戰的路線和持久戰的方針

  二、敵后戰場的開辟與游擊戰爭的發展

  三、堅持抗戰、團結、進步的方針

  四、抗日民主根據地的建設

  五、推進大后方的抗日民主運動和進步文化工作

  六、中國共產黨的自身建設

  第五節 抗日戰爭的勝利及其意義

  一、抗日戰爭的勝利

  二、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地位

  三、抗日戰爭勝利的意義、原因和基本經驗

  第七章 為新中國而奮斗

  第一節 從爭取和平民主到進行自衛戰爭

  一、中國共產黨爭取和平民主的斗爭

  二、國民黨發動內戰和解放區軍民的自衛戰爭

  第二節 國民黨政府處在全民的包圍中

  一、全國解放戰爭的勝利發展

  二、土地改革與農民的廣泛發動

  三、第二條戰線的形成

  第三節 中國共產黨與民主黨派的合作

  一、各民主黨派的歷史發展

  二、中國共產黨與民主黨派的團結合作

  三、第三條道路的幻滅

  四、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政治協商格局的形成

  第四節 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的歷史性選擇

  一、南京國民黨政權的覆滅

  二、人民政協與《共同綱領》

  三、中國革命審理的原因和基本經驗

下編 從新中國成立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

(1949∼2007)



  綜述 輝煌的歷史征程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

  二、新中國成立以后的歷史進程

  三、新中國成立以來的歷史性成就

  第八章 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在中國的確立

  第一節 從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的開始

  一、新民主主義社會的性質

  二、開始向社會主義過渡

  第二節 社會主義道路:歷史和人民的選擇

  一、工業化的任務和發展道路

  一、過渡時期總路線反映了歷史的必然性

  第三節 有中國特點的向社會主義過渡的道路

  一、社會主義工業化與社會主義改造同時並舉

  二、農業合作化運動的發展

  三、對資本主義工商業贖買政策的實施

  四、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在中國的全面確立

  第九章 社會主義建設在探索中曲折發展

  第一節 良好的開局

  一、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的開端

  二、早期探索的積極進展

  第二節 探索中的嚴重曲折

  一、“大躍進”及其糾正

  二、“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三、嚴重的曲折,深刻的教訓

  第三節 建設的成就 探索的成果

  一、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的基本建立

  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與文化、醫療、科技事業的發展

  三、國際地位的提高與國際環境的改善

  四、探索中形成的建設社會主義的若干重要原則

  第十章 改革開放與現代化建設新時期

  第一節 歷史性的偉大轉折和改革開放的起步

  一、偉大的歷史性轉折

  二、改革開放的起步

  三、撥亂反正任務的勝利完成

  第二節 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新局面的展開

  一、改革開放的全面展開

  二、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深入推進

  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繼續推進

  第三節 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發展的新階段

  一、改革開放新的歷史性突破

  二、進一步推進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

  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跨世紀發展

  第四節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行動綱領的制定

  二、以科學發展觀作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導方針

  三、走和平發展的道路

  四、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

  五、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旗幟,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

  第五節 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成就與經驗

  一、改革開放以來的巨大成就

  二、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和主要經驗

  三、開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為廣闊的發展前景

  結束語

  附錄 中國近現代史大事記

  后記

(責編:高巍)


點擊返回首頁

點擊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