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搜索        項目查詢   專家查詢   網站地圖   重大項目要覽   管理規章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設為首頁 設為首頁   

社科文庫>>歷史

古代兩河流域文明:死而復生的文明

李海峰  2012年02月23日10:48  來源:光明日報

古代兩河流域文明:死而復生的文明

人首飛牛
貝希斯敦浮雕

  古代兩河流域文明向世人展示了其無盡的輝煌,據考察,《聖經》中描述的天堂伊甸園就位於兩河流域的城市烏爾。美國史學家克雷默爾在其專著《歷史開始於蘇美爾》一書中列舉了古代兩河流域文明在人類史上創造的39項第一。在這片土地上,兩河流域人創造出歷史上第一個農業村落、第一座城市、最早的文字、最早的教育、發明出最早的歷法、車、船,最早學會制作面包和釀造啤酒等等。

  Mesopotamia來源於希臘語,意為“河流之間的土地”,是古代希臘人、羅馬人對幼發拉底河與底格裡斯河流域地區的稱呼。這一地區包括現代伊拉克的全境以及敘利亞和土耳其與其相連的部分。我國學術界一般譯為“兩河流域”或直譯為美索不達米亞。

  公元前4000年,起源不明的蘇美爾人在兩河流域南部地區生息繁衍,他們發明了文字,建立了城邦,首先進入了文明時代。公元前3000年,講塞姆語的阿卡德人侵入兩河流域,打敗了蘇美爾人,建立了兩河流域地區第一個統一的阿卡德王國。稍后蘇美爾人卷土重來,征服了阿卡德人,於公元前3000年代末建立了蘇美爾人的統一王國——烏爾第三王朝。此時,另一支講塞姆語的民族阿摩利人開始風起雲涌般地侵入兩河流域,成為兩河流域新的主人。他們在兩河流域建立了眾多的王朝,巴比倫王朝和亞述王朝是其中的代表。古巴比倫王朝被赫梯人滅亡后,整個兩河流域處於一片衰敗狀態,直到公元前1000年代,北部的亞述王朝開始崛起,亞述人南征北戰不僅統一了兩河流域,還征服了西方的以色列王國,兩次入侵埃及,一時之間整個近東地區成了亞述人的天下。公元前538年,波斯大軍攻佔了巴比倫城,兩河流域眾多城市被毀,文字失傳。昔日的輝煌被無情地掩埋在茫茫的黃沙之中,兩河流域地區成為失落的天堂。

  古代兩河流域文明與我們中華文明最大的不同便是她是一個“死了”的文明。她的語言文字已經失傳,在近現代考古發掘這一文明之前,人們對這一偉大文明並不了解。3000年歷史的兩河流域文明衰亡后,不斷的戰亂使許多城市成為廢墟,風沙塵土最后完全覆蓋了廢墟,把它變成了一個個土丘。在兩河流域地區,有千百個被稱作tell的土丘,其中的蒼海桑田、百般奧秘隻有經過考古發掘才能揭開。

  最早對古代兩河流域的土丘產生興趣的是西班牙的猶太教士本杰明。他於1160—1173年在近東旅行時,曾正確推斷出亞述首都尼尼微的廢丘在摩蘇爾城的對面。《聖經舊約》中記載:“耶和華必伸手攻擊北方,毀滅亞述,使尼尼微荒蕪,干旱如曠野。”亞述在哪裡?尼尼微在哪裡?這些成為當時西方探險家們夢寐以求的探險目標。地理大發現之后,歐洲的探險家掀起了到兩河流域探險的熱潮,他們企圖根據《聖經》的描述來發掘這一偉大的文明。1616—1621年,意大利人瓦勒游歷了兩河流域,他不但認出了希拉鎮60公裡的巴比倫遺址,而且把他在巴比倫和烏爾丘上發現的楔形文字銘文磚帶回了歐洲。當然,當時世上無人能識這種神秘的古文字。1761年,尼布爾在古波斯首都遺址波斯波裡斯摹繪了一些楔形文字石刻銘文。1843年3月,法國人波塔在亞述地區的赫爾薩巴德土丘,挖掘出了第一座亞述帝國的宮殿、數對巨形人首飛牛石獸、栩栩如生的浮雕石板、大批的楔形文字泥板和其他古物。波塔的發掘震驚了世界,使人們第一次直觀地了解到神秘的兩河流域文明。此后,英國、德國和美國等國家的考古隊紛紛進駐兩河流域。經過一個多世紀的考古發掘,兩河流域地區的眾多城市遺址、幾十萬塊楔形文字泥板、大量的石雕、藝術品被挖掘出土,埋沒了兩三千年的人類最古老文明的大部分得以重見天日。現在歐美國家和日本的考古隊仍在不停地工作著,他們定期把他們的發掘報告傳往世界各地。現在仍有6000多個遺址土丘等待著各國考古學者的發掘。

  考古學家們的勞動使人們盡情領略了古代兩河流域文明的輝煌,美輪美奐的王宮與神廟建筑、栩栩如生的浮雕、精致的工藝品等等。然而輝煌文明的深刻內涵卻仍然是個未解之謎,楔形文字的解讀成為學術界亟待解決的任務。仔細研究楔形文字的第一人是丹麥的尼布爾,他發現在波斯波裡斯臨摹的幾組簡短銘文是用三種不同類型的楔形符號寫成的三種文字對照本文書(后來証實這三種楔形文字為古波斯語、埃蘭語和阿卡德語),其中的第一組楔文是古波斯語字母文字,有42個字符。對古波斯楔形文字解讀作出突出貢獻的是德國哥廷根的一位27歲的希臘文教師格羅特芬德,據說,他釋讀楔形文字的動機只是為了打賭。1802年的一天他和同事在一塊飲酒,他趁酒興同別人打賭,賭的是當時一流學者無法釋讀的楔形文字。當時他手頭隻有幾張拙劣的波斯帕裡斯楔形文字銘文的拓本,憑著年輕人的機敏,他竟找到了釋讀楔形文字的關鍵。當時,歐洲學界研究伊朗語言的學者們已經知道古波斯國王的王銜格式為“某某,大王,王中王,某某之子”。格羅特芬德以波斯王薛西斯的“王中王”的王銜格式去套解他認為是王銜的三文對照本銘文中的第一組文字楔形符號的音值,結果獲得了部分成功,確定了三個波斯王的名字和一些輔音和元音以及“王、兒子”等詞。

  對阿卡德語楔形文字解讀作出最大貢獻的當屬英國學者羅林森。1835年,身為波斯庫爾迪斯坦省總督軍事顧問的羅林森,走訪了伊朗西札格羅斯山中的貝希斯敦小鎮附近著名的“貝希斯敦銘文”。這個岩刻銘文長達數百行也是用三種不同的楔文寫成的,摹繪這三組銘文並釋讀其中最簡單的古波斯語將是解開楔形文字之謎的關鍵。他歷盡艱難在1835—1837年完成了200行的波斯銘文摹繪,並利用熟悉的古典文獻讀出其中的幾百個地名,從而成功地釋讀了古波斯語楔形文字的全部40多個音節符號。1844年,羅林森摹完了岩刻上的第二種楔形文字埃蘭楔文共263行。1847年,他再次回到貝希斯敦,摹繪了岩刻面上最難靠近的第三種楔形文字銘文阿卡德文共112行。有時,他不得不雇用一個本地攀山小男孩的幫忙。男孩小心地爬過光滑岩刻平面到達銘文區的上面,然后把隨身帶的木楔插入岩縫,綁上吊繩懸在空中,按照下面羅林森喊出的指示用墨汁和紙逐字逐行地拓印岩刻銘文。1851年,羅林森發表了第三種楔形文字的音讀和譯文以及246個符號的音節值和語義,基本上讀懂了阿卡德語楔形文字。羅林森是第一個成功解讀阿卡德語銘文的人,由於他在解讀楔形文字中作出的突出貢獻,被譽為“亞述學之父”。

  1857年,倫敦的皇家亞洲學會舉行了一次別開生面的考試。皇家學會向當時四位楔形文字專家英國的羅林森和塔爾伯特、法國的奧頗爾和愛爾蘭的興克斯各發了一封密函,信中附寄了一篇最新發現的楔形文字銘文,讓他們各自解讀。當時這四人彼此並不認識,更不知道他們在釋讀同一篇楔形文字銘文。四人按照自己的釋讀方法分別釋讀了這篇銘文,結果四人的譯文基本一致。亞述學的解讀成果終於得到了學術界的認可,這次考試被視為亞述學正式誕生的標志。

  (作者單位:西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

(責編:秦華)


點擊返回首頁

點擊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