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鴉片戰爭打破“天朝上國”的自大迷夢,推動國家現代化、實現民族復興便成為無數仁人志士的執著夢想。歷經一代代人矢志不移的求索,孫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先驅們為這條道路進行了富有開創性的寶貴探索,為民族復興最終找到一條符合中國國情的正確道路積累了經驗教訓。
“師夷長技以制夷”的御侮強國之道,“中體西用”的洋務運動,“師法俄日”的戊戌變法,在辛亥革命前數十年間,各種希望推動國家現代化的嘗試均告失敗。率先發出“振興中華”吶喊的辛亥革命先驅,以英勇的奮斗與壯烈的犧牲,推翻了統治中國幾千年的君主專制制度,傳播民主共和的理念,但卻並未能夠推動中華民族擺脫封建專制和外國列強侵略,並未能推動中國跟上世界發展進步的步伐。
世界上不存在可以完全復制而無視本國國情的現代化模式,一切現代化之路,必須以符合國情為基本前提。怎樣走出“無量頭顱無量血,可憐購得假共和”的困境,結束“城頭變幻大王旗”的軍閥割據、兵連禍結,真正迎來“一個新時代的黎明”?怎樣喚起工農千百萬,深入發動蘊藏在最廣大民眾中的革命力量,推動中國改變落后挨打的命運、躋身世界先進行列?
中國共產黨接過辛亥先驅振興中華的愛國主義旗幟,將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具體實踐相結合,將救國救民、強國富民的理想與推進現代化事業相結合,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引領中國這艘現代化巨輪破浪前行。90年開天辟地、改天換地、翻天覆地,中國共產黨人在先進理論指導下首先走出了一條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中國革命道路,帶領人民用28年時間徹底改變1840年以來中華民族的命運,徹底掃清中國走向現代化的內憂外患,求得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進而在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和艱辛探索基礎上,在改革開放的歷史新時期,開辟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使當代中國用幾十年時間走完了西方發達國家上百年的路,取得現代化建設巨大成就,實現經濟從貧困落后到總量躍至世界第二、人民生活從溫飽不足到總體小康的歷史性跨越。
這條富有中國特色、符合中國實際的道路,正是對近代中國一切救亡圖存、振興中華經驗教訓的深刻總結,正是對中國推進社會主義建設取得正反兩方面經驗的深刻總結,正是對世界各國實現發展進步歷史啟示的深刻總結,凝結著無數前人的夢想、心血和智慧,展示出中華文明的傳承使命、整合智慧與創造活力。這條道路,是后發追趕型國家實現現代化的偉大創舉,拓寬了民族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豐富了人類對於社會發展規律和道路的認識。
歷史是最好的老師。辛亥革命百年來的歷史表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完成救國救民、強國富民任務的必然選擇,是創造中國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是我們這個古老東方大國實現現代化、實現民族復興的正確路徑。
(責編:秦華)
紀念清華簡入藏暨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成立十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舉行【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