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個世紀之前,辛亥革命后的中國,如同站在光明與黑暗的交界口。
摧枯拉朽的革命,掀翻了統治幾千年的君主專制制度,開啟了中國進步潮流的閘門。然而,民主共和的觀念已經喚醒,封建痼疾卻未能去除﹔亞洲第一個共和國已經建立,“良政治之建設”卻遠非坦途。辛亥革命先驅懷“以浩氣赴事功,置死生於度外”之精神,樹“振興中華、迎頭趕上”之雄心,面對袁氏竊國、軍閥割據,干戈擾攘、民生凋敝,卻隻能感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務須努力”。
誰來賡續辛亥一代開創的偉大事業,喚醒億萬民眾,推動社會進程?誰來帶領中華民族完成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歷史任務?怎樣引領曲折前行的中國迎向民族復興的光明前景?
辛亥革命以其偉大的成功與沉痛的失敗昭示世人,如果不能提出一個明確的、科學的革命綱領,不能最大程度地團結各階層全民族的力量,不能建立起支撐現代化國家理想的制度框架,便無法救斯民於水火、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於將傾。徹底改變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徹底改變中國人民的悲慘境遇,實現國家的崛起和民族的復興,必須有一個強有力的領導核心。
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近現代中國歷史發展的必然產物,是中國人民在救亡圖存斗爭中頑強求索的必然產物。以辛亥革命為起點,承續孫中山先生等辛亥一代開創的偉大事業,這個有著廣泛社會基礎、組織紀律嚴整、思想高度統一、社會動員能力強大的無產階級政黨,以馬克思主義這一科學理論觀察和分析中國的問題,以明確的反帝反封建綱領凝聚億萬人民的力量,以民族復興的使命推動社會發展進步的步伐。穿越90年革命、建設和改革的輝煌歷程,從“中國人民的中流砥柱”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中國共產黨始終成為領導中國社會變革的先進力量,中華民族的發展進步開辟了新紀元。
當五星紅旗第一次在天安門廣場升起,“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的宣示震動世界,辛亥革命先驅的“建國夢”已成為現實﹔當奧運會、世博會接踵而來,中國躍升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無數仁人志士的“強國夢”也正日漸清晰。90年來,我們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書寫了人類發展史的壯麗史詩雄辯地証明,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現代化事業最有力的推動者、最可靠的組織者、最堅強的領導者。深刻總結近代中國一切救亡圖存、振興中華的經驗教訓,深刻總結當代中國發展壯大、全面進步的光輝歷程,深刻總結中華民族告別屈辱、走向振興的滄桑巨變,我們將得出這樣的歷史結論:隻有中國共產黨領導,才能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才能迎來國家富強、人民幸福。
辛亥革命后的一百年來,偉大的祖國走過了波瀾壯闊的歷程,偉大的民族進行了驚天動地的奮斗,偉大的人民創造了彪炳史冊的偉業。百年來的經驗証明,現代化不是一個自發的歷史進程,而是要有意識、有計劃、有步驟地引導才能完成。在后發現代化國家,一個強大的領導核心對於穩定和發展至關重要。站在新的歷史起點,面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隻有繼續堅定不移地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繼續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才能在新的偉大征程上不斷創造新的輝煌。
(責編:秦華)
紀念清華簡入藏暨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成立十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舉行【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