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孔子
中華民族在幾千年的文明史中,創造了許多美好的傳統道德。“厚德載物”作為中華美德的一種概括,歷來成為仁人志士崇尚的最高道德境界。道德狀況是社會進步的重要標志,直接影響著一個國家、民族的長治久安。沒有道德,哪來和諧?儒家“厚德載物”思想的當下價值毋庸置疑。
“厚德載物”出自《易傳·坤卦》“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學術界對這句話雖有不同的具體解釋,但最終認同的意思都相差不多,地勢厚廣以承載萬物,君子效法大地,接物度量要像大地一樣,能夠承載任何東西。換言之,一個有道德的人,應當像大地那樣寬廣厚實,像大地那樣載育萬物和生長萬物。所謂“厚德”即“大德”、“高德”,即最高尚的道德。所謂“載物”之“物”,不僅是專指萬物而言,而且首先是指一切人而言。“人”與“物”可以聯用,稱之為“人物”。厚德載物,即以深厚的德澤育人利物。就是說,想要載物必須有厚德。做人首先要強調進德、厚德,不斷提高自身的道德修養。隻有增加了內涵,具備了崇高的道德和博大精深的學識,踐行仁、義、禮、智、信等道德規范,才能成為君子,才能具有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亦才能夠關心人,愛護人,以正直和與人為善的態度來處理好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兼容並蓄。
《大學》第一章就開宗明義地寫道:“古人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接著以倒敘手法寫道:“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這兩段名言的實質就是講“厚德載物”之意。以“修身”為界,此前是有關“厚德”問題,此后是有關“載物”問題。《大學》還強調,厚道待人不會適得其反,薄道待人不會有好結果。這就鼓勵人們為實踐“厚德載物”的原則而努力奮斗。
“厚德載物”有利於培養現代道德人格,保証人生價值的實現。儒家追求“厚德”的君子人格,集孝、悌、忠、義、禮、信、誠等諸多道德於一身,幾乎成為中國傳統道德的化身。儒家君子人格所具備的諸種道德品質為現代理想人格提供了理論模式。現代理想人格依然寄托著人們的期待和追求。它要求人們具有廣博的愛心,樂善好施﹔要有道義感,見義勇為﹔要有道德操守、講誠信﹔要正確處理義利關系,見利思義﹔要有承擔責任與苦難的勇氣,等等。現代社會的發展越來越表明,一個人事業的成功與否,不僅取決於智力因素,而且還取決於非智力因素,特別是人的道德品行。凡是有作為、成大器者,無不具有高度的責任感、進取心、自信心,熱愛祖國、關心他人,勤奮上進、勇於奉獻等品質。一個內心缺乏道德精神或道德意志不堅定的人,很容易在物欲洪流中隨波逐流、腐化墮落。欲立事,先立人。培養良好的道德人格,不僅有益於個體的自我完善,而且有益於人生價值的實現。
“厚德載物”督促人們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促進個人幸福。儒家強調人與動物的根本不同在於人追求精神生活。道德理性重視人的現實生活的精神維度,主張向內尋求生命的根據和快樂的泉源。隻有精神的充實和道德的追求,才能體驗由內而外的快樂與幸福。儒家推崇的“孔顏樂處”就使人在道德實踐中體會真正的充實和富足。儒家許多富有生命力的傳統道德,如正義、誠實、信任、寬厚等等,已構成人們恆久的道德情懷,使人有尊嚴地生活,使中國以“禮儀之邦”享譽世界。過一種承擔責任的道德生活,是人生的真正意義。現實社會中,當傳統道德被市場經濟沖擊時,功利、庸常、浮躁成為一些人的生活寫照,物質生活提高之后,人的幸福感並不一定增加,人們領悟到生活不只是為滿足物質享樂而忙碌,還應有一種精神追求的樂趣。道德能夠讓人有尊嚴地生活,感受到人際和諧和受人尊重的欣慰。“厚德載物”思想能夠培養人們的仁愛之心,使人克制人欲、減輕自私自利之心,愛他人,愛社會,愛人類,愛萬物。有此修養的人,才會在家庭、工作和社會生活中助人為樂、勇擔責任。道德高尚、胸懷博大的人才能得到最快的發展和感受人生的幸福。
“厚德載物”的人文特質有利於構建和諧社會。和諧社會是一個各方面利益關系得到有效協調的社會。“厚德載物”作為一種博大的精神素養,它概述了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之間關系要和諧協調的深刻認識,是播種和諧的種子。“厚德”強調個人內在道德修養,對構建和諧社會有其獨特的意義。它可以使人在喧囂的塵世攪擾、利益之爭和現實矛盾的漩渦中,獲得一種內在的超越感和一份心靈的寧靜,從而為每個人處理好與他人、與社會的關系奠定心理基礎。在競爭日趨激烈的社會現實中,如果我們注重自我修養,在人際互動中約束個人行為,減少人際摩擦,化解人際中的緊張與沖突,自然有利於形成穩定和諧的社會環境。在當今多元化、多樣性的社會中,“求同存異、包容共濟”,對於調節各種關系和矛盾,使社會和諧穩定發展至關重要。
總之,“厚德載物”做謙謙君子,雖然有束身寡過當“老好人”的一定的時代局限性,但它塑造了中國人博大、寬厚、務實的道德心靈和精神風貌。它是中華民族的生命睿智、人生境界和精神氣象。當今社會,雖然經濟迅猛發展,人們的觀念也隨之日益更新,但儒家“厚德載物”思想,對於培養現代公民的良好品行,樹立良好的社會道德風尚,構建和諧社會,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