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搜索        項目查詢   專家查詢   網站地圖   重大項目要覽   管理規章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設為首頁 設為首頁   

社科文庫>>教育

創業教育的四個關系

蔣德勤 許正宏  2012年02月01日09:52  來源:光明日報

  我國高等教育正面臨著重要的戰略使命,那就是亟待培養符合國家戰略需要、具有國際視野、具備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新型創業人才,創業教育正成為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從實踐看,創業教育發展還任重道遠,各地區、各高校發展還不平衡,措施和方法還不完善,創業效果評價體系還有待建立,尤其是創業教育的認識不統一,深深制約著創業教育的發展。創業教育的目的與內容、創業與創新、創業與專業、創業與就業等四個關系,就是創業教育認識方面重要的一環。

  目的與內容的關系

  創業教育的目的就是培養受教育者具備一定的創業基本素質和創新型特征,具有較高的發展潛力、競爭活力和社會適應能力,努力開創新的事業和新的生活。與之相關的一切教育活動等都可稱為創業教育的內容。

  創業教育在目的認識上比較統一,但在內容理解上還有三個主要爭議:一是狹義和廣義之說,狹義的就是與職業教育結合在一起,廣義的就是與創新教育結合在一起。二是創業教育就是培養創辦企業人才的教育,課程內容、教育形式注重企業特質。三是創業教育就是解決暫時就業、暫時生存的精英教育。

  歷史上,我們開展過職業教育,倡導過素質教育,其目的都是很好的,但教育內容上都出現過或多或少的偏差,影響了教育目標的實現。這要求在開展創業教育時,要以提高大學生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為核心,以提升首創精神和獨立工作能力為指向,確保創業教育內容更具有目的性和針對性﹔正確認識目的與內容的關系,能夠保証創業教育的內容更加融入目的。創業教育不是下崗再就業教育,而是職前教育,應該多花時間和精力研究職前教育的特點和規律,比如有些高校創建模擬創業實訓基地、開展創業課題研究和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舉辦創業計劃書競賽和開設創業論壇等等,就能夠體現創業教育的創新特征。這要求在開展創業教育時,要以培養大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以打造大學生積極應對變化、主動適應社會能力為突破口,確保創業教育內容更具有明確性和操作性﹔正確認識目的與內容的關系,能夠保証創業教育的內容更加符合目的。

  創業與創新的關系

  正確認識創業與創新的關系,能夠真正抓住創業教育的核心。創業教育必須既抓創業又要抓創新,僅抓創業不抓創新,創業教育失去了生機和活力,僅抓創新不抓創業,創業教育失去了土壤和根基。既抓創業又抓創新還有積極的現實意義,創業和創新是我國目前經濟發展最為活躍的因素,建設創新型國家需要體制創新、觀念創新、科技創新和社會創新,除此之外,還能解決我國轉型社會中的一些難點問題和社會問題,如大學生就業問題,生存型和機遇型創業問題﹔正確認識創業與創新的關系,能夠有效提升創業教育的質量。

  創業與專業的關系

  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產生的背景不同,帶來的是它們在人才培養中的區別和聯系:一、專業教育是創業教育成功的基礎。二、創業教育是專業教育完善的有效途徑。三、創業教育根植於專業教育,范圍又超越專業教育。四、創業教育和專業教育都是人才培養的主要舉措。

  正確認識創業與專業的關系,能夠准確把握創業教育的定位。我國的創業教育工作走過了一段不平凡的歷程,這期間的認識層出不窮。有人認為創業就是教學生如何辦企業,隻要成功賺到錢就行,不一定要結合專業,事實是我國大學生創業的成功率遠低於國外發達國家,究其原因脫離專業盲目創業是一個重要方面,鑒於歷史教訓,我們呼吁創業教育一定要緊緊結合專業教育來開展﹔正確認識創業與專業的關系,能夠客觀審視創業教育的發展。

  創業與就業的關系

  就業不一定要創業,但創業一定能解決就業。一、積極參與創業看似是解決自身的就業問題,實質是自我價值實現的良好途徑,從“搶飯碗”、“等飯碗”到“造飯碗”,大學生從社會財富的消費者成為社會財富的創造者,給整個社會帶來的影響是深刻的。二、從就業觀念來看,創業不是就業的次等選擇,更不是失業,創業不是小農經濟,更不是小商小販,創業是新形勢下積極就業的全新模式,是大學生積極面對社會適應社會的有效行為,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有力舉措﹔三、從就業形勢來看,產業結構、社會分工、社會職業、工作崗位和人力資源市場變化很大,實現充分就業已不可能,畢業生適應變化去完成職業和崗位轉換已成為趨勢,創業是實現充分就業的有效途徑﹔四、從就業渠道來看,傳統的自主擇業、崗位擇業和社會聘用不再是就業的主要渠道,創辦企業、創造職位和創建事業是實現就業的新指向,創業已成為就業的積極選擇。

  正確認識創業與就業的關系,能夠牢固樹立創業教育的地位。近年來,國家從財政、稅收、金融、就業服務等多方面加大支持力度,鼓勵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可以說,黨和政府對創業教育的重視已是歷史上最好的時期﹔正確認識創業與就業的關系,能夠真正強化創業教育的作用。

  (作者系安徽科技學院黨委副書記)

(責編:秦華)


點擊返回首頁

點擊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