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搜索        項目查詢   專家查詢   網站地圖   重大項目要覽   管理規章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設為首頁 設為首頁   

社科文庫>>教育

瞄准質量目標 努力增強科學研究能力

中山大學校長 許寧生  2011年11月21日09:07  來源:光明日報

  全會《決定》和胡錦濤總書記清華百年校慶上的講話對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發展提出了新要求。增強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能力,本質上就是提高研究質量和創新能力,主要通過增強基礎研究能力、應用對策研究能力、國際交流能力來實現,同時要抓好人才隊伍的質量建設。

  第一,促進基礎研究能力提高。基礎研究是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推進理論創新的重要源泉和內在動力。夯實基礎研究創新發展的支撐條件,支持關系哲學社會科學發展全局和學科創新發展的基礎研究﹔對馬克思主義基礎理論、文史哲基礎學科進行全面布局,提高基礎理論創新的水平﹔重點扶持對弘揚民族精神、傳承民族文化有重大作用的基礎研究項目﹔加強哲學社會科學文獻、資料的整理和研究工作,加大投入,著力建設基礎資料文獻和數據的數字化平台,保障基礎研究得以長期深入開展。

  第二,促進應用對策研究能力提高。高校應緊緊圍繞實現科學發展這一主題,准確把握世情、國情、黨情新變化,認真研究和回答我國社會主義建設面臨的一系列重大問題,不斷總結實踐經驗,不斷做出理論概括,推出有理論性、前瞻性、指導性的成果,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服務﹔不斷創新科研組織機制,與政府和企事業單位建立戰略合作關系,積極主動承擔實際部門的委托研究課題,並開展合作研究,提高解決重大現實問題的綜合研究能力和參與重大決策的能力,更好地為黨和政府提供決策咨詢服務。

  第三,促進國際交流能力提高。國際交流和對話能力的強弱,是反映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能力的一個標尺。一要處理好“本土化”和“國際化”的關系。建構具有中國特色的哲學社會科學,必須扎根於本土,同時秉持開放的國際學術視野。二要與海外學術機構建立深層次學術合作網絡,開展高水平的實質性合作,探索建立海外中國學術研究中心﹔採取措施把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推向世界,提升我國研究機構的國際影響、打造國際學術新品牌。三要積極應對國際重大問題,加強對影響人類生存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全球性問題的研究,發出中國學者的聲音。

  第四,促進人才隊伍建設質量提高。人才隊伍建設始終是哲學社會科學建設工作的重要任務。積極推進學術評價體系改革,提供適合於人才發展的各種條件,營造適合人才成長的自由、寬鬆的學術氛圍。加快建立培育青年教師的科研項目和科研活動資助體系,為培養青年優秀人才創造條件﹔把培養人才和引進人才結合起來,組建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團隊。建立和鞏固相應組織機構,制訂和完善規章制度,及時發現並嚴肅處理學術不端行為﹔不斷提高教師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質和職業道德水平,加強學術自律,恪守學術誠信。

(責編:高巍)


點擊返回首頁

點擊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