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搜索        項目查詢   專家查詢   網站地圖   重大項目要覽   管理規章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設為首頁 設為首頁   

社科文庫>>教育

以理論創新推進馬克思主義理論建設

中國人民大學黨委書記 程天權  2011年11月21日09:05  來源:光明日報

  全會精神和《決定》要求為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指明了方向,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導意義。高校是馬克思主義理論教學與研究的主渠道和主陣地,重點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基礎研究,系統總結和全面反映當代中國發展著的馬克思主義,提高馬克思主義理論教學與研究水平,是高校責無旁貸的光榮使命。

  一是堅持實事求是,正確把握理論創新與實踐的關系。實事求是是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內涵和精髓,也是我們黨的思想路線和生命線。應把握時代的脈搏,體驗時代的呼喚,從實踐中發現問題、研究問題和解決問題﹔特別要重視改革開放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實踐,重視中國共產黨對社會改造的偉大實踐,與時俱進地推動馬克思主義在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

  二是高度重視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的教學與研究。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蘊含和集中體現著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本源和基礎。應認真、系統的研讀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在教學和研究過程中,注意把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與經典作家針對當時的需要提出的具體論斷區分開來﹔把研究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與掌握馬克思經典作家的科學精神和科學態度結合起來﹔把經典著作研究與當代現實問題研究進一步融會貫通起來。

  三是樹立問題意識,高度關注當前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以問題為中心,是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的重要前提。不僅重視馬克思主義基礎理論的研究,更應關注現實,特別是關注和研究時代及社會發展過程中出現的、與時代緊密聯系的、亟待解決的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並以歷史的眼光、國際的視野和綜合的方法來分析問題。

  四是注重“縱向繼承、橫向借鑒”。研究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應吸收我國和世界上的一切優秀文化遺產,關注世界的發展變化,做到“縱向繼承、橫向借鑒”。馬克思主義研究應扎根於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扎根於我們黨的光榮革命傳統,吸收優秀傳統文化﹔馬克思主義研究應具有國際眼光,既要密切關注當今世界發展變化的最新態勢,又要密切關注國外各種社會思潮的發展脈絡和最新進展,借鑒其中的科學成分。

  五是注重跨學科的交叉研究。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需要哲學社會科學多學科、跨學科的支撐。重視跨學科的交叉研究,加強馬克思主義基礎學科和各個應用學科建設,又要有學術研究的綜合眼光,實現學科交叉和知識融合,為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架構起海納百川、綜合創新的精神文化空間,產生體現馬克思主義時代精神的新視野新思想新方法。

  六是推進我國馬克思主義研究走向世界。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顯示出巨大的生命力,已經產生了廣泛的國際影響。與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相結合的中國化馬克思主義,同樣具有當代的國際意義。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教學工作者,應當與國外各種流派的馬克思主義研究建立多種形式的聯系,加強交流和合作,努力建立中國馬克思主義研究的國際話語權。

(責編:高巍)


點擊返回首頁

點擊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