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搜索        項目查詢   專家查詢   網站地圖   重大項目要覽   管理規章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設為首頁 設為首頁   

社科文庫>>教育

大力推進文化傳承創新 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

北京大學黨委書記 朱善璐  2011年11月21日09:05  來源:光明日報

  六中全會《決定》和胡錦濤總書記在清華百年校慶上的講話,標志著我們黨對文化建設規律和高等教育規律的認識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高等學校尤其是重點高校,應大力推進文化傳承創新,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努力構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的文化基礎。

  “建設優秀文化傳承體系”是全會《決定》提出的一項重要任務。大力推進文化傳承創新,應堅持和鞏固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不斷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積極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深刻總結當代中國人民在黨的領導下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中的文化成果﹔弘揚中華優秀文化,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吸收引進所有國外先進的文明成果,積極開展對外文化交流。文化傳承創新應植根於歷史,繼承和弘揚優秀文化傳統﹔與時俱進,賦予傳統文化以時代內涵,使其與當代社會相適應、與現代文明相協調,使傳統文化煥發出時代的光芒。

  發揮文化育人功能,解決“誰來育人”和“怎樣育人”的問題。加強人才隊伍建設,不斷增強廣大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和業務素質,充分發揮高校教師在育人方面的重要作用﹔教育學生掌握前人積累的文化成果,揚棄舊義,創立新知,並傳播到社會,延續到后代,不斷培育崇尚科學、追求真理的思想理念,推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

  形成新的“文化傳承創新”學科增長點。高校應集中力量開展多學科交叉研究,開展協同創新,加強同科研機構、企業的深度合作,建立協同創新的戰略聯盟,促進資源共享,聯合開展重大科研項目攻關,在關鍵領域取得實質性成果,努力為建設創新型國家作出積極貢獻﹔加強文化典籍整理和研究,探索優秀傳統文化的現代傳承樣式和解讀方式。認真做好《儒藏》、《清史》等文化經典的編纂與研究工程。

  發揮“服務社會”的功能,自覺參與推動戰略性新興文化產業加快發展,自覺參與推動區域協調發展。服務中華文化“走出去”戰略,積極傳播中華優秀文化。利用高校學術交流的獨特優勢,積極開展跨文化交流,使越來越多的人尊重和欣賞彼此國家的文化,積極展示中華優秀文化的風採和國際影響力,努力為推動人類文明進步作出積極貢獻﹔吸收借鑒國外優秀文化成果,不斷概括出理論聯系實際、科學、開放融通的新概念、新范疇、新表述,努力形成有說服力、感染力、影響力,具有中國特色的學術話語體系,不斷提升我國學術國際話語權,不斷提升中華文化的親和力和影響力。

(責編:高巍)


點擊返回首頁

點擊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