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錦濤總書記在慶祝清華大學建校100周年大會上發表的重要講話指出,“要積極發揮文化育人作用”。不久前召開的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宏偉目標,必將興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高潮。
高等職業教育作為高等教育發展中的一個類型,肩負著培養面向生產、建設、服務和管理第一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它具有“高等教育”與“職業教育”的雙重屬性,其目標和人才規格區別於普通高校。職業性與行業性是它的重要特征。高等職業院校素質教育的特色在於其職業性,它既具高校素質教育的一般性,又具有其特殊性,是一種“職業形態”的素質教育。它是面向全體學生實施的一種形成其職業素質、養成其職業精神的教育活動。要把高職院校教育引向深入,歸根到底是要體現高等職業教育的特點。職業素質是指從業人員勝任某一職業所必須具備的綜合素質,是衡量員工能否適應崗位需要的一個重要標准。從職業崗位和崗位群的需求來看,高職大學生應該具備的職業素質主要包括職業態度、職業知識、職業技能、職業道德、職業心理和文化素質等。道德素質,特指人在道德方面的內在基礎,是人們的道德認識和道德行為水平的綜合反映,包含一個人的道德修養和道德情操,體現著一個人的道德水平和道德風貌。
素質和技能融合滲透貫穿落實於人才培養全過程。學院從把素質教育作為一種辦學策略到把素質教育作為學院建設發展的長遠戰略任務。學院早在建高職初就著手開展工科高職院校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的評價機制探索,擬訂了《浙江建設職業技術學院學生第二課堂學分管理辦法》,並相應地規定了參加各類活動獲得的第二課堂活動的計分方法和申報審核、檢查監督辦法。
學院還成立了以建筑行業專家為主的專業指導委員會,委員會由100多位建筑行業的知名企業家、建筑技術專家、建筑行業協會領導等組成。該指導委員會不但參與學院的管理與專業發展,而且是人文素質教育校外評價組織的主體,主要負責評價學生在行業實習和工作中所體現出來的職業人文素養。這些來自學生實習的行業的評價更真實,更能反映學生人文素養的實際水准。因此學生人文素養評價組織應該是校內、校外組織聯合統一的評價體系,而由相關行業組成的校外評價組織也應成為高職院校評價學生人文素養的重要方式之一。通過與企業深度合作,並在吸納學生及家長、用人單位、行業反饋信息基礎上,建立起社會綜合評價系統,做到素質評價與技能評價相結合、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過程評價與結果評價相結合、外部評價和內部評價相結合,有效提高高職生培養的質量。
實施“立體考慮、分段落實”的培育方法。一是在專業教育中滲透人文教育。通過專業教育激發學生對科學的興趣。在專業知識的學習中,引導學生了解科學發現和發明的歷史以及科學家奮斗的故事。在學習專業課程中引導學生回味出科學的美。在學習專業課程的過程中,引導學生掌握科學的思維方法。在實驗、實訓課中培養學生經受挫折、百折不撓的頑強毅力和團隊精神。二是整合建筑人文教育課程。對政治理論課整合,發揮其在人文素質教育中的核心和靈魂作用。對法律法規課程整合﹔加強一般法律原理與職業相關的法律法規教育內容之間的整合﹔加強法律法規教育內容與專業課教學內容之間的整合﹔加強專門法規教育與生產實踐環節的整合。三是建設人文教育核心課程。開設“藝術鑒賞引論”、“中國傳統文化概論”等30余門人文素質教育選修課,組織編寫“浙江建設職業技術學院人文課程教材系列”,《中國傳統建筑文化讀本》已列入“21世紀全國高校創新型人才培養規劃系列教材”出版。四是開展豐富多彩的“54321”大學生主題活動和職業心理健康教育。即5“節”——魯班技能節、科技創新節、文化藝術節、心育文化節、公寓文化節﹔4“月”——新生活動月、讀書活動月、志願服務月、社團文化月﹔3“周”——建筑文化宣傳周、心理健康宣傳周、科普宣傳周﹔2“日”——國旗活動日、大學生健康咨詢日﹔1“壇”——魯班大講壇。五是開展職業心理健康教育。學院成為全國高職院校兩所之一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先進單位和浙江省首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單位。
校企文化對接促進學生素質養成。通過縱向、橫向兩個方面來實現校企文化對接。縱向是指建筑企業文化貫穿教育的全過程。從大一開始,就讓學生對建筑企業文化有初步的認識,除環境、制度的影響外,主要通過相關課程的設立和活動的開展來進行。橫向是指建筑企業文化輻射教育的各方面。環境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課程文化是高職校園文化的主題,讓建筑企業文化輻射到這些方面,才能真正融入校園文化,其輻射的現實基礎是廣泛而實質的“校企合作”。學院建立以行業專家為主的指導委員會,傳播企業文化﹔組建職教集團,融通校企文化﹔建立校企聯合評價學生機制,用企業文化來檢驗學生的素質﹔融通傳統課堂和現場教學,讓學生真切感受企業文化。通過校企合作、工學結合,充分利用行業、企業的教育資源,使學生在與企業、社會的廣泛交流中獲取知識,在實踐中學習知識,在項目開發中、在真實的生產性實訓環境中提高素質。
根據新近麥可思調查報告數據分析顯示,浙江建設職業技術學院畢業生就業率連年創新高,近三年初次就業率均在98%以上。學生就業率、專業對口率和平均月薪水平等14個核心對比指標均超過全國示范、骨干高職院校平均水平,魯班文化、心育文化和定向體育文化三個省級高校校園文化品牌獨樹一幟,素質教育成效凸顯。一是在校學生素質好。近年來,學生在各級政府部門舉辦的各類技能和創新競賽中取得優異成績。累計榮獲全國高職建筑專業畢業設計作品比賽獎項112項。二是畢業生成績斐然。學院多數畢業生成為企業的中堅力量。他們不僅能力好,而且素質高。以2010屆建工系畢業生陳華鴻同學為首的研究創新小組,通過研究建筑施工中腳手架屢屢發生倒塌事故,給施工帶來安全隱患的問題,結合所學的專業知識,在行業專家和專業教師的指導帶領下,開發了外懸式外牆腳手架,並獲得了國家專利。從國家開設“魯班獎”至今,已有50多人次的校友主持過“魯班獎”工程的設計、施工和監理,學院畢業生姚榮根負責開發建設的湖州馬軍巷小區獲“魯班獎”,這是“魯班獎”首次頒發給住宅小區,開創了“魯班獎”的先河,被載入了浙江地方志。
(作者單位:浙江建設職業技術學院)
(責編:高巍)
紀念清華簡入藏暨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成立十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舉行【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