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搜索        項目查詢   專家查詢   網站地圖   重大項目要覽   管理規章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設為首頁 設為首頁   

社科文庫>>教育

“獨家協議”不利於學術交流

蘇新寧 韓 普 王東波  2011年11月01日08:26  來源:光明日報

  網絡的普及與發展,為科學研究學術資源的獲取帶來了極大的方便,網絡學術資源已成為科研工作者獲取信息的主要途徑之一,對繁榮和促進科學研究發揮著不可估量的作用。目前國內知名的學術資源數據庫制作商有CNKI、萬方數據、維普、超星、方正等,這些學術資源數據庫制作商通過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幾乎將所有公開發表的期刊論文、會議論文、報紙、文摘、專利,甚至部分圖書都實現了數字化和網絡化。從近十年的國內學術研究發展歷程來看,這些學術數據庫資源對我國科學研究起到了巨大的輔助作用,不僅提高了科學研究的水平,也大大促進了科學研究的效率。

  然而,多家數據庫資源的存在,必然引起競爭,一些學術資源數據庫制作商為了提升競爭力,與期刊雜志社等機構簽訂了各種各樣的獨家出版協議,以保証這些期刊論文隻能在簽訂協議的學術資源數據庫上獨家發布,壟斷數據資源。

  獨家協議保障了學術資源數據庫制作商的資源擁有利益,為自己在市場競爭中獲得了更多的籌碼。期刊雜志社看似也從“獨家協議”中獲得了一定經濟回報,但這種回報對期刊的發展會出現一些負面作用。

  獨家協議的簽訂對科學研究帶來了什麼?誰從中獲取了利益?我們的結論是:“獨家協議”對學術資源的獲取、學術思想的傳播、信息服務質量的提高都產生了一定的負面影響。

  “獨家協議”導致讀者引用資源的不全面。目前使用學術資源庫,基本是由單位訂購或自建,用戶在校園網或單位局域網內統一使用。也就是說,本單位訂購什麼資源、建設什麼資源,該單位的讀者就隻能用什麼資源。一般來說,許多單位由於經費的考慮,相似的學術資源隻會訂購一個。如果這些單位未訂購的學術資源庫與某個或多個期刊簽訂了獨家協議,勢必造成本單位讀者無法閱讀到這些期刊所刊載的論文,從而導致讀者資料檢索的不全面,造成對所研究領域成果了解的不全面,最終影響到讀者的研究。這種研究上的缺憾可以視為“獨家協議”在一定程度上損害了讀者的利益。

  “獨家協議”影響了學術成果的交流。科學論文的主要功能之一在於能夠在學術界進行廣泛的交流。但“獨家協議”的出現,使許多學者在“獨家協議”范圍內期刊上發表的論文,無法被那些未購相應資料庫的機構的學者閱覽。在當前學界大多依賴學術資源庫獲取學術資源的今天,“獨家協議”在某種程度上影響了作者成果的傳播,影響了學者之間的學術交流,給作者成果的廣泛交流帶來了一定的限制和影響。

  “獨家協議”對期刊雜志社有不利影響。每一本期刊都希望能夠被廣大學者閱讀、參考或在研究中引用,但“獨家協議”無形中使一些期刊(簽署了獨家協議的期刊)屏蔽了某些研究群體。同樣是因為許多單位經費有限制,相似的數據庫隻能訂購一家,因此,無論期刊與哪一家數據庫簽訂“獨家協議”,均會不可避免地失去另幾家數據庫的用戶,這些用戶在研究中可能會疏忽掉這些獨家協議期刊上的論文,造成這些期刊的被引率下降。這在目前主要以被引指標來評價期刊的評價體系內,容易讓期刊受到傷害,長此以往,將使這些期刊在評價中處於不利的困境。

  “獨家協議”對信息服務部門有不利影響。信息服務部門主要指各高校和科研機構的圖書館或圖書資源服務部門。網絡學術資源已成為圖書館等信息服務部門最重要的採購對象。原本圖書館由於經費受限無法訂購全部傳統圖書和期刊,學術資源庫為圖書館獲得全部學術資源的使用提供了非常經濟和有效的途徑。但隨著“獨家協議”的泛起,又無端拉起了一道障礙。學術資源制作商與期刊雜志社簽訂“獨家協議”,造成成本上升,數據庫的使用費在逐年大幅提高,無形中轉嫁給了訂購單位﹔另外,有的單位為了保証所訂期刊的全面,不得不同時訂購多個數據庫的使用權,造成經濟上的較重負擔。

  據我們了解,幾乎每家資源制作商都和一些期刊雜志社簽訂了“獨家協議”,有的制作商簽訂了多達千余家期刊,對僅使用其他資源制作商數據庫的機構來說,這千余家期刊論文,許多學者可能會看不到,進而對他們的研究產生不利影響。對此,我們建議:

  目前國內各個學術資源數據庫制作商都各自為政,除了簽署了“獨家協議”的期刊外,其他多數期刊資源相互重復,如果將這幾個庫整合一體,或幾家制作商合作運營,這樣既節省大量的重復勞動,也保証了國內學術資源的完整性。另一種可以考慮的辦法是分割,即對數據庫制作商進行資源分割,如按期刊分類切分為社會科學、自然科學、醫學等,每家從事一類或幾類資源的制作,這樣也為各制作商節省了大量成本。

  在資源的整合與劃分不能達成協議的情況下,靠“獨家協議”獲得競爭籌碼,受損害的是我國學術界。在此,我們呼吁,數據庫制作商不應把精力放在資源的壟斷上,而應該將主要精力放在如何完善數據質量和提供優質服務上來,同時數據庫制作商不能以“獨家協議”為壟斷手段獲取利益,而應以服務質量贏得市場。

  (本文有刪節)

  蘇新寧(南京大學信息管理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韓普(南京大學信息管理系博士研究生)

  王東波(南京大學信息管理系博士研究生)

(責編:高巍)


點擊返回首頁

點擊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