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搜索        項目查詢   專家查詢   網站地圖   重大項目要覽   管理規章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設為首頁 設為首頁   

社科文庫>>教育

職業教育發展的新趨勢

周世青  2011年10月27日08:31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職業教育直接影響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人才強國戰略的實現,在經濟社會發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校企合作是決定職業教育質量的根本性因素。我國職業教育比較重視校企合作,曾引進北美的合作教育、德國的雙元制、新加坡的教學工廠等先進理念和做法,但由於國情差異,一直沒有很好地解決校企深度合作問題。校企合作流於形式、水平較低已成為制約我國職業教育健康發展的主要障礙之一。如何破解校企深度合作的難題?近年來,職教界進行了積極探索,出現了校中廠、廠中校、職教集團、辦學共同體等校企深度合作的一體化辦學形式。校企一體化辦學是產業發展、市場機制和職業教育自身發展規律發揮作用的產物,它破解了校企深度合作的難題,提高了技能型人才培養質量,實現了教育與產業、學校與企業、專業與崗位的良性互動,代表了我國職業教育發展的新趨勢。

  產業發展水平決定職業教育發展水平,也決定校企合作的形態。縱觀世界職業教育發展史,在傳統手工業時期,職業技能培訓採用師傅帶徒弟的方式﹔在大工業時期,傳統學徒方式已不適應大規模培養人才的需要,學校形態的職業教育應運而生﹔在知識經濟時代,現代產業發展對人才的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要求,生產一線的工作人員不僅要具備較強的動手能力,而且要具備一定的理論基礎、較強的團隊合作和創新精神,隻有工學交替的校企合作教育形式,才能適應培養復合型和創新型人才的要求。這樣,校企一體化辦學就成為職業教育發展的必然選擇。

  校企一體化辦學是在市場機制作用下各利益相關者長期博弈、合力推動的結果。政府、行業、企業是校企合作中的重要利益相關者。政府以社會公益為目標,在總體財政投入有限的情況下,通過政策、財政、金融、法律等手段,調動行業、企業、社會參與職業教育辦學,以爭取更多社會資源的投入。行業參與職業教育辦學的動因來自於對行業技術和人才發展的關注,參與辦學的程度受到行業自身組織化程度的影響,行業發展越成熟,指導、協調、監督的功能越完備,參與辦學的程度也就越高。企業參與職業教育辦學程度的高低主要決定於成本—收益關系。在粗放式生產經營階段,企業對人才、技術的需求並不是很迫切,再加上高等教育大眾化的發展為企業提供了一個較大規模的人才“蓄水池”,因而對校企合作並不是很熱情。隻有當企業難以從外部市場獲得人才和技術時,才會轉向尋求與學校合作來培養人才,校企深度合作辦學才成為可能。

  校企一體化辦學是職業教育發展規律發揮作用的結果。首先,職業教育是一種跨界教育,跨越了職業與教育、企業與學校、工作與學習的界域,具有顯著的開放性。校企一體化辦學有利於職業教育與產業、行業、企業建立密切合作關系。其次,職業教育是一種實踐教育,其教育對象需要在工作與學習之間進行快速轉換。校企一體化辦學有利於工學交替、頂崗實習等教學組織形式的實現,在組織內完成理論與實踐、學與做的快速轉換,加快技能型人才的培養。第三,職業教育是一種合作教育。培養技能型人才,企業是主體,學校教育是基礎,學校和企業二者缺一不可。第四,職業教育是一種產(實)業教育。校企一體化辦學有利於實現學校與企業優勢資源的充分整合與共享,加快新技術研發和科技成果產業化,直接產生經濟和社會效益。

  (作者單位:南京鐵道職業技術學院)

(責編:高巍)


點擊返回首頁

點擊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