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搜索        項目查詢   專家查詢   網站地圖   重大項目要覽   管理規章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設為首頁 設為首頁   

社科文庫>>社會

過度娛樂該管了

王都  2011年11月10日08:29  來源:光明日報

過度娛樂該管了

  

京劇《情殤鐘樓》劇照



  國家廣電總局近日下發《關於進一步加強電視上星綜合頻道節目管理的意見》,提出從2012年1月1日起,34個電視上星綜合頻道要提高新聞類節目播出量,同時對部分類型節目播出實施調控,以防止過度娛樂化和低俗傾向,滿足廣大觀眾多樣化多層次高品位的收視需求。

  《意見》一經公布,立即引發社會各界的熱議。有觀眾拍手稱快,認為電視娛樂節目確實該管管了!也有觀眾心存疑慮,認為《意見》有剝奪自己娛樂權之嫌。其實,大可不必因此恐慌,《意見》系“限”非“禁”,而且從“限”的幅度來看,也僅限於“過度娛樂化”、“節目形式雷同”等問題,觀眾公認的優秀娛樂節目,並不會淡出熒屏。在筆者看來,《意見》下達得很及時,一是眼下娛樂性較強的節目過多,影響了觀眾的收視選擇空間。二是一些頻道照搬境外或他台創作的節目,導致很多節目粗制濫造、良莠不齊,造成一家創新、多家模仿,直至觀眾厭煩的惡性循環。三是有些節目為了爭得關注,不惜降低節目格調,熱衷傳播緋聞軼事,甚至編造故事、假冒當事人,還有的節目傳播錯誤價值觀、道德觀,炫富拜金,嘲笑耍弄弱勢群體和低收入人群,甚至以展示丑態、病態刺激觀眾、肆意惡搞等等。《意見》對有益的產品加以鼓勵,對有害的產品堅決取締,無益也無害者則要控制總量,這是文化管理的必要手段。何況,時下很多電視娛樂節目盲目追逐收視率,過度娛樂化,甚至格調低俗,確實到了非管不可的地步。

  其實,《意見》對各大媒體而言更是一種嶄新的開始,弘揚主旋律,歌頌真善美,道德建設和價值觀塑造需要媒體及時回歸﹔多一點現實,少一點娛樂,民生焦點需要媒體更多關注﹔揭露丑惡,伸張正義,社會公平與公正需要媒體追蹤。觀眾也期待各大媒體更多貼近民心和民生的節目問世。因此,從電視從業者的角度來看,《意見》既意味著責任,也是全新的挑戰。

  此外,《意見》也為電視工作者開啟了創新之路。創新是廣播電視不斷發展的動力,跟風抄襲是對節目創新的極大傷害。這次加強上星綜合頻道節目的管理,強調節目類型多樣化,對節目形態雷同、過多過濫的節目進行總量控制,防止節目類型過度同質化,就是鼓勵創新、保護原創、維護品牌、避免跟風的重要舉措。電視事業的發展及受眾欣賞水平的提高和欣賞口味的多樣化不斷催生著電視節目新形態的產生,廣大電視工作者要抓緊這一時機,多推出自己獨到的品牌欄目和節目。根據電視品牌的生長周期理論,品牌電視節目都有一個開發、投入、成長、成熟和衰落的生命周期,因而電視工作者要力戒浮躁和急功近利,努力貼近民眾,創出人們喜愛的節目,並以不斷創新來延緩電視節目的衰落,為廣大電視觀眾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糧。

  (作者單位:長春理工大學英語系)

(責編:高巍)


點擊返回首頁

點擊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