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搜索        項目查詢   專家查詢   網站地圖   重大項目要覽   管理規章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設為首頁 設為首頁   

社科文庫>>經濟

証券公司績效考核體系芻議

陳野華  黎潔  2012年05月25日14:21  來源:光明日報

  美國總統奧巴馬在2010年7月簽署了金融監管改革法案,標志著自次貸危機后華爾街正式掀開新金融時代的序幕。新法案的一大亮點是由美聯儲對高管薪酬進行監督,一旦發現薪酬制度導致企業過度追求高風險業務,美聯儲有權干預和阻止。

  眾所周知,在次貸危機中,美國五大獨立投資銀行全軍覆沒,過度的員工薪酬激勵、扭曲的考核體系是引發投行崩盤的一個重要誘因。次貸危機發生前,美國金融機構的績效考核體系以短期利益和規模擴張為導向,很多投行過度追求短期利益,忽略了風險,扭曲了投行的考核體系,極大地刺激了仍在經歷失業、破產痛苦的美國人。為此,奧巴馬總統提出了限薪令,為今后接受政府救援的困難金融企業高管設立了50萬美元的年薪上限。但薪酬體系的管理和改革並不僅僅是由誰來決定企業高管拿多少的問題,而是關於建立合理的証券公司績效考核體系的問題。因此,次貸危機后,証券公司的績效考核體系面臨一系列新的挑戰:如何改革証券公司的考核體系,如何合理的確立薪酬,並通過改革考核體系來加強對証券公司的風險管理?

  証券公司績效考核體系應體現價值與風險管理

  証券公司的績效考評是運用一系列財務及非財務指標和一定的測評方法,對証券公司經營活動績效和風險管理水平進行度量評價,以有效引導和激勵証券公司的內部經營管理。

  証券公司是金融創新的主要推動者,其業務具有高風險、高收益的特征。証券公司面臨的風險,是其作為金融中介的共有風險與自身行業的特有風險的綜合。從証券公司的發展歷程來看,証券公司起初隻起經紀人的作用,佣金收入為主要利潤來源,這使証券公司比商業銀行具有更高的風險容忍度﹔隨著証券公司的業務創新,自營的交易型業務成了証券公司的主要收入來源,但証券公司的融資渠道主要依靠批發市場和同業拆借,相對於商業銀行的零售存款,証券公司所持有的金融資產的價格具有過度波動性,當市場出現極端情況時,証券公司的資產和負債可能出現嚴重不匹配情況。

  因此,証券公司績效考核體系在評價價值創造的同時,要實現收益與風險、規模與成本並重,使短期盈利水平與長期盈利能力結合起來,從制度上引導和規范基於長期穩定的盈利增長的經營行為,即體現價值與風險管理。

  經濟資本——價值與風險管理的核心

  經濟資本是公司為了吸收一定置信水平下的非預期損失而應該具備的資本金,在數量上與企業承擔的非預期損失相對應,又稱風險資本。經濟資本反映了市場及公司內部風險管理的需求,是承擔風險真正需要的資本,完全反映了公司自身的風險特征,因此,經濟資本可以理解為一種風險管理的技術或工具。

  証券公司是經營風險的企業,資本則覆蓋風險產生的損失,是抵御危機的最終保障。証券公司必須遵循風險、資本之間的平衡關系才能獲得收益長期穩定的增長,也才能實現價值創造。資本是稀缺的,覆蓋非預期損失的經濟資本也是有成本的,因此必須強調對資本的回報,並充分考慮資本所承擔的風險,實現收益、風險、成本的統一。風險、資本與收益是証券公司價值創造評估的三個要素,共同構成了証券公司價值創造模式。經濟資本管理不但能有效協調股東、管理者、員工的利益關系,而且較好地平衡了風險、資本與收益之間的關系,能夠同時作為控制風險和衡量業績的基礎,因而是一種以價值創造為目標的管理體系。

  經濟資本作為風險管理的工具,包括經濟資本計量、配置和績效考核三部分。以經濟資本管理為核心的績效評價系統通過引入風險成本和資本成本對收益進行調整,分析各部門各業務的風險因素,統籌考慮收益與成本、市場與風險的關系,科學合理地評判業務單位和人員的經營業績,並將考核結果運用於激勵和改進管理。

  實施經濟資本管理的証券公司,通過以經濟增加值(EVA)和風險調整后資本收益率(RAROC)作為業績評價和考核激勵的核心指標,解決了追求利潤與控制風險之間的矛盾,將風險與收益結合起來,使績效考評實現了從數量到質量的轉變,有利於在內部建立良好的激勵機制。

  EVA是企業經營所得在扣除投入資本的成本后所剩下的利潤。証券公司用其來衡量在現有資產上取得的收益與資本成本之間的差額,可以解釋為新價值的產生不僅要求有正的利潤,而且需要利潤超過資本的成本。RAROC即基於風險調整的資本收益率考核指標,其核心思想是:將可預期損失量化為當期成本,加上運營成本,直接對當期盈利進行調整,衡量經風險調整后的收益大小,為可能的非預期損失做出資本准備,使証券公司的收益與所承擔的風險直接挂鉤。

  如何建立以經濟資本管理為核心的績效考核體系

  我國証券公司以經濟資本為核心的績效考核體系應包含三個層次:股東對高級管理層的績效考評﹔高級管理層對投資銀行內部的分支機構、部門的績效考評﹔分支機構、部門管理人員對員工的績效考評。這樣才能反映証券公司不同機構部門、不同業務、不同產品、不同員工的價值創造能力,真實反映各項業務所創造的價值,有利於在內部建立良好的激勵機制。

  在考核指標上,應以經濟增加值和基於風險調整的資本收益率作為核心指標,同時將財務指標和非財務指標相結合,努力提高績效考核的有效性,解決好追求利潤與控制風險之間的矛盾。

  以經濟資本為核心的績效考核體系必須是在合理的公司治理結構基礎上構建的,這樣的績效考核體系才能與証券公司的長期發展戰略有機結合。此外,還應加強外部監管。

  應設計多樣化、長期化的激勵機制,一方面要避免短期導向的激勵機制,另一方面,風險和收益要挂鉤和匹配起來,建立長期的損失責任追究制度。通過員工薪酬福利體系的多樣化和長期性來激勵和約束員工。

  (作者單位:西南財經大學。本文受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投資銀行風險管理理論與中國的實踐”〔項目批准號2009JJD790037〕的資助。)

(責編:秦華、陳葉軍)


點擊返回首頁

點擊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