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從發展中國家的民主政治大勢來看,網絡民主已經成為民主的新形式。大多數發展中國家認為,根據本國整體發展水平的實際狀況,依靠網絡民主推動民主政治進程,不失為一條好途徑、一種好形式。
從發展中國家的民主政治大勢來看,網絡民主已經成為民主的新形式。大多數發展中國家認為,根據本國整體發展水平的實際狀況,依靠網絡民主推動民主政治進程,不失為一條好途徑、一種好形式。因此,它們也努力加強電子政府建設,紛紛建立政府網站。印度人口眾多、地域經濟發展極不平衡,在這種不利情況下,該國通過制定較為完善的法律法規、實施可行的政策計劃和強大的技術支撐等一系列努力,使該國在發展網絡民主方面走在世界前列。該國首先建立政府網站,使民眾通過網絡與政府建立關系,然后從橫向與縱向來雙重整合國內不同部門的管理程序,為民眾參政議政打開方便之門。巴西的網絡民主同樣具有代表性。巴西政府網站主要由一個政府內部網和一個綜合服務網來承擔,進入巴西總統府的網站,令人驚嘆的是網民可以在這裡很清楚地了解到政府要員的活動日程、開支預算、進出口業務、國內外最新動態等各類信息,並可直接留言或者陳述自己對國家政策的看法。一些國家還開展了網上競選:海地是美洲最窮的國家,但該國在2000年就組建了一個向公眾提供選舉信息的在線網絡﹔在2000年南斯拉夫總統大選中,僑居國外的科洛埃西亞地區的僑民獲准通過互聯網從世界各地投票﹔2000年2月,奧地利極右翼自由黨領導人約格格海德通過網上競選取得了執政地位﹔克羅地亞一名普通黨外人士斯太普普麥斯科利用網上競選,成功繼承了已故總統弗蘭喬喬圖濟曼的位置。但是,從整體上看,發展中國家由於經濟、文化發展水平不高,自身信息資源儲備不足,網絡發展潛力匱乏和信息利用率不高,信息處理能力不強,直接導致網民不能有效地獲取民主知識、參與民主活動,從而影響了網絡民主的進程。
從總體上看,發達國家的網絡民主發展較早、發展較快,正在走向比較成熟的階段。發展中國家的網絡民主發展極不平衡,但都呈現出發展的態勢,處於網絡民主發展的初級階段。不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網絡民主給它們帶來的是積極和消極的雙重影響,其網絡民主的發展程度都與本國的經濟、文化發展水平基本適應,也與本國的基本政治制度相統一,同時還受到國際政治的影響。
(2011年第3期《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王艷)
(責編:高巍)
紀念清華簡入藏暨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成立十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舉行【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