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搜索        項目查詢   專家查詢   網站地圖   重大項目要覽   管理規章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設為首頁 設為首頁   

社科文庫>>理論

《講話》對馬克思主義文藝觀的開拓性貢獻 

鄭伯農  2012年05月25日14:29  來源:中國文化報

  回顧100多年來中國革命史和社會變革史,人們可以看到,中國革命、中國的社會變革,和文藝有很密切的關系。中國革命的任務特別繁重,面臨著喚起民眾的重要任務,十分需要用文藝來點燃人們心中的火焰。近100多年來,文藝和民族解放運動的密切聯系,是文藝的特點,也是它的優點。正因為和民族、和人民命運的密切聯系,才造就了它的輝煌,造就了大批優秀的文藝家和文藝作品。

  《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運用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和歷史觀研究文藝問題,分析了人類文藝的一般規律,總結了“五四”以來中國新文化運動和左翼文藝運動的經驗,闡明了中國革命文藝的特殊規律,提出了中國革命文藝運動的指導方針。在《講話》和毛澤東的其他文藝論著中,理論和方針政策是融為一體的。理論是指導思想,是對客觀規律的概括﹔方針政策是對行動的要求,是對實踐的具體規定。理論的科學性保障了實踐的正確性,理論和方針政策的結合,決定了這種理論不是書齋之談,它是緊密結合實際,從實際中來又反過來指導實際的理論。

  毛澤東文藝思想首先解決的是中國革命文藝運動的綱領問題。那麼,這個綱領是什麼?“五四”、左聯都沒有明確解決過。魯迅在左聯成立大會上的講話,提出了為大眾的問題,但左聯也沒有真正解決這個問題。《講話》明確指出,革命文藝的首要問題是為什麼人和如何為的問題,也就是方向和道路問題。為實現工農兵方向,必須走深入生活、與人民群眾相結合的道路。毛澤東的文藝方向,包括為最廣大的人民群眾服務,走和人民相結合的道路,二者是不可分割的。

  毛澤東對馬克思主義文藝觀的貢獻是多方面的。我以為起碼以下四點是有重大開拓性的。

  一、他繼承了馬克思主義的思想,第一次明確提出,無產階級文藝的總體目標是為最廣大的人民群眾服務。文藝的目的不在自身,而在於社會。它要為人民而創作,為人民所利用。人民是文藝事業的主人公,文藝要滿足人民的審美需要,提高人民的思想境界,團結人民、鼓舞人民,為實現共同的事業、共同的目標而奮斗,幫助人民推動歷史的前進。

  二、他第一個提出,為實現文藝為人民服務,關鍵在於文藝工作者深入生活,觀察、體驗人民的生活,從生活中獲取源泉,把普通的實際生活典型化,創造出源於生活而又高於生活的典型形象。在毛澤東看來,深入生活不僅為了獲取創作素材,還為了解決立場和思想感情問題。文藝家要在深入生活的過程中和群眾在思想感情上打成一片。這樣,才能創作出真正表達人民心聲的作品。

  三、新文藝要表現“新的人物、新的世界”。1944年,毛澤東在給楊紹萱、齊燕銘的信中指出:“歷史是人民創造的,但在舊戲舞台上(在一切離開人民的舊文學舊藝術上),人民卻成了渣滓,由老爺太太少爺小姐們統治著舞台,這種歷史的顛倒,現在由你們再顛倒過來,恢復了歷史的面目,從此舊劇開了新生面。”在毛澤東思想的指引下,中國革命文藝家創造出大量表現“新的人物、新的世界”的優秀作品。可以說,掀開了人類文藝史上的嶄新一頁。

  四、毛澤東系統闡明了文藝工作的繼承和創新問題。“五四”前后,出現了對傳統文化全盤推倒的極端傾向,譬如廢除戲曲,廢除舊體詩,廢除中醫,廢除春節,文字拉丁化,等等。正是毛澤東糾正了民族虛無主義偏頗,提出,從孔夫子到孫中山,都要很好地總結,很好地繼承。可以說,對中外遺產的學習繼承、分析批判,是毛澤東為中國共產黨樹立的好學風。針對文壇上盛行的食洋不化、生搬硬套的風氣,毛澤東強調,文藝要有自己的民族特點,要有鮮明的民族形式,外國的好東西可以移植,但要和民族特點結合起來。在毛澤東看來,群眾化和民族化是分不開的。隻有樹立鮮明的民族特色,文藝才能為群眾所喜聞樂見。

  毛澤東對馬克思主義文藝觀還有許多新開拓,僅以上幾點,意義就是十分重大的。它開拓了中國文藝的一個嶄新紀元,在人類文藝史上也有重大意義。

  《講話》不但有重大的歷史意義,在今天仍有迫切的現實意義。為什麼人,這仍是今天文藝事業的首要問題。文藝是為最廣大的人民群眾服務,還是為人民幣服務,把賺錢作為文藝的根本使命?這是擺在許多文藝單位面前的尖銳問題。前幾年,有人提出,商品是文藝的本質屬性,過去忽視文藝的商品屬性,是“左”的突出表現。筆者以為,某些文藝產品在流通過程中帶有商品屬性,但不能認為商品屬性就是文藝的本質屬性。文藝的載體可能被買賣,優秀的作品則不可能完全被私人所佔有。一首好歌,一首好詩,人們欣賞之后,把它記在腦子中,不用花錢買,也不可能拿來出售。優秀的經典,都是社會的共同財富。現在,文藝的商品性被無限夸大,不但藝術品,連有的藝術家的良心也可以成為商品。重新貫徹《講話》精神,對於端正文藝界的風氣,是大有好處的。

(責編:秦華、陳葉軍)


點擊返回首頁

點擊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