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價值觀是一個民族、社會、國家的主導意識形態和基本道德共識,是維護一個社會和國家有機團結與和諧穩定的“粘合劑”和“連心鎖”。有了核心價值觀,社會就會具有強大的凝聚力並充滿生機和活力﹔沒有核心價值觀,社會就會是一盤散沙甚至面臨解體的風險。核心價值觀表現為一種道德力量,盡管沒有法律的剛性威力,但它卻是一種透過人的心靈而決定行為從而影響廣泛深遠的現實力量。構建核心價值觀既不能不顧國情和社會現實基礎而照抄照搬,也不能把古代的傳統核心價值觀簡單地復活。
構建核心價值觀的社會基礎和宗旨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是馬克思唯物史觀的基本原理,也是分析和解決價值觀構建的基本原則和指導思想。中國社會在經歷了30多年的逐步深入的改革開放之后,無論是經濟體制還是政治體制、社會體制以及階層和利益格局等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與這種深刻社會變革相適應,在中國社會形成了傳統與現代、主流與非主流、精英與大眾、官方與民間、本土與外來等多種價值觀並存的局面。
然而,價值觀既受經濟基礎決定,又反過來影響經濟基礎。價值觀的存在既有客觀基礎,也有人為的調整空間。核心價值觀離不開現實的生存土壤,但同樣需要自覺的培植、建構和塑造。價值觀多樣不排除核心價值觀的存在和主導。中國社會現存的價值觀很多,既有中國傳統社會的核心價值觀——“三綱五常”,也有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價值訴求——“科學”與“民主”﹔既有建國后確立的“共產主義——社會主義”道德,也有資產階級推崇的“利己主義”、“享樂主義”、“個人主義”、“拜金主義”價值原則等等。各種價值觀帶著神聖的面具在中國社會上通過各種方式出場、競爭、角逐的同時,一方面滿足了不同人群、不同階層的價值訴求,但也給中國社會帶來了信仰危機和思想困惑。人們無法適應這種快速的、應接不暇的、不可抗拒的各種道德觀念的沖擊,開始為自己的道德合法性、正當性問題而焦慮,核心價值觀建構成為全社會基本共識。
對當今中國社會的價值觀念變化的性質做出判斷是構建核心價值觀的前提。客觀理性地審視不難發現,目前的價值多樣並存真實反映了中國社會的經濟和政治狀況,是一種符合社會歷史發展規律的正常現象。我們今天構建核心價值觀的宗旨不僅僅是挽救傳統道德滑坡的頹勢或者是應對道德觀念轉變對原有主流核心價值觀的沖擊。而是要著眼於未來,即著眼於“后社會主義初期階段”的中國社會未來。核心價值觀的構建要充分體現中國社會各階層和絕大多數大眾的道德情操和基本共識﹔核心價值觀構建不是對現有價值的修補或抑揚,而是一種新的整合、提煉和再造。
構建核心價值觀的思想資源和理論借鑒
翻開世界文明史不難發現,不同的文明體、國家、社會都有自己的主導核心價值觀。西方國家由於有共同的宗教信仰、文化傳統和大致相同的現代化經歷,因此把資產階級革命中確立的價值觀如自由、平等、人權、博愛等視為自己的核心價值,並把這種核心價值當作普世價值在全世界推廣普及。這些核心價值觀及其形成過程和機制都可以為我們構建核心價值觀提供思想資源和理論借鑒。
在中國歷史上,不同時期有不同的核心價值觀。近代以前的中國是一個封閉的超穩定農業封建社會,先哲們確立的“三綱五常”始終作為核心價值觀存在。近代以來提出的“三民主義”、“天下為公”等價值訴求,五四新文化運動提出的“科學”和“民主”,建國后奉行的“共產主義”、“社會主義”、“集體主義”、“利他主義”、“愛國主義”、“國際主義”等價值原則等對今天構建核心價值觀都可以提供有益的啟示。
改革開放后處於特殊歷史階段的中國社會,社會主義、集體主義、愛國主義、自由主義、資本主義、利己主義、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個人主義等價值觀多樣並存。在生產力尚不十分發達,人的道德水平尚有待提高、社會的文明程度尚有待改善的條件下,在多種價值觀並存並相互競爭的條件下,有必要進一步凝練有助於中國社會在社會主義道路上繼續發展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構建核心價值觀的基本思路和原則
核心價值觀是一個社會和國家的靈魂,社會發展進步的指針,凝聚人心的精神源泉,必須根據核心價值觀的社會功能來構建核心價值觀。
首先,核心價值觀應具有時代性和超前性。核心價值觀一定是一種立足於時代現實基礎,充分體現出時代特征和要求的價值理念,否則就會因落后於時代而令人無所適從。同時,核心價值觀又不僅僅局限於所處的時代要求,還要對未來社會給予預測和洞察,進而超越時代。正是因其具有超時代性特征才對社會具有引領作用。
其次,核心價值觀應具有根基性和廣泛性。價值原則的表現形式是主觀的,但是,任何一種價值原則都有其客觀存在的基礎。價值原則之所以體現為一種現實的力量,原因就在於其存在的客觀基礎是現實的、生動的、活躍的。這種基礎就是一個社會、國家、民族絕大多數人的價值共識和訴求。隻有充分反應這種價值共識和訴求的價值,才可以成為核心價值觀。核心價值觀必然是絕大多數人的主流價值,是一種有廣泛群眾基礎的價值。核心價值觀絕不會因其高雅和神聖而沒有廣泛的信眾,相反,之所以被稱為核心價值觀恰恰還因為其深深扎根於最大范圍的信眾心中。
最后,核心價值觀應具有包容性和普適性。核心價值觀並不以排斥或阻礙其他價值理念的存在為前提,而是多樣價值中的主導價值,是多樣價值觀的最大交集和相近的部分,體現出主流價值觀。這種主導價值觀具有最大的包容性和普適性,薈萃了人類社會的基本價值精華,能夠得到群眾的最大認同。
(作者系黑龍江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責編:秦華)
紀念清華簡入藏暨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成立十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舉行【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