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搜索        項目查詢   專家查詢   網站地圖   重大項目要覽   管理規章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設為首頁 設為首頁   

社科文庫>>理論

提煉省市精神的六大原則

朱有志  2012年03月26日09:22  來源:光明日報

  省市精神對外是一張響亮的文化名片,對內是一面閃亮的精神旗幟,是所在區域內民眾共有的精神DNA。省市精神提煉是通過充分發掘所在區域公共精神資源,以簡潔、明快、通俗的表述語濃縮體現具有地域特色、全體民眾普遍認同的核心價值觀的一種高端精神文化活動,其對凝聚所在區域內民眾的精氣神,堅定所在區域民眾的共同價值追求,提升所在區域民眾的自豪感、幸福感、歸屬感,促進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都具有重要作用。當前,全國各地正在掀起一股省市精神提煉的熱潮,但從民眾對省市精神表述語的認同度來看,一些地方也出現了“上頭熱,下頭冷”,老百姓對表述語“不買賬”的情況,影響了活動開展的效果。為避免出現這種情況,進一步做好這項工作,筆者認為應該從提煉活動的基本方法與要求層面進行深入研究與思考。總體上,省市精神提煉活動要按照“尊重原來、立足本來、借鑒外來、面向未來、避免重來”的要求,遵循以下六個方面的基本原則。

  1.精煉傳統。省市傳統人文精神是在漫漫歷史長河中,經大浪淘沙式篩選而逐漸積澱形成,是所在區域內民眾精神的基本底色,是維系所在區域民眾關系的精神紐帶,也是提煉所在區域精神最主要的思想淵源。在省市精神提煉工作中,必須有效承接歷史,熔鑄傳統,始終將所在區域傳統精神資源的發掘、整理與精煉作為整個提煉工作的重中之重,將其作為省市精神的主色調與表述語的主要組成部分,唯此才能充分凸顯區域特色、體現獨特價值、產生精神共鳴,也才能使省市精神表述語經久不衰、歷久彌新、一路精彩。

  2.概括現實。省市所在區域民眾的精神特質既具有歷史性,也具有時代性,會隨著時間的推移,疊加一些新的內容。省市所在區域民眾當下呈現出的精神新特質既有傳統的精神基因,又有鮮明的實踐特征﹔既有傳統精神的延續,也有現代精神的體現,是傳統精神的時代表達。因此,省市所在區域民眾當下呈現出的精神新特質也應成為提煉省市精神的重要“原材料”。在省市精神提煉工作中,必須對本區域民眾在當代所體現出來的精神新特質有深刻洞察與敏銳發現,必須在充分尊重傳統的前提下,及時吸納當代區域民眾的精神新元素,將此作為省市精神表述語的重要內容,實現以現代性維護傳統性,以時代性體現歷史性的良性互動。

  3.引領未來。省市精神作為一種實踐的模式,它是一條道路﹔作為一種思想的概括,它是一種理論﹔作為一種引領的向導,它是一面旗幟。它不僅是當代人的精神燈塔,也是后世人的寶貴精神財富。因此,在省市精神提煉中,一方面要登高望遠、放眼未來,在表述語中充分體現人類追求真善美的崇高價值追求,使省市精神前驅來路,致高致遠。另一方面,要心平氣和、理性客觀地分析自身精神與性格中存在的不足與缺陷,在表述語中盡可能地將一些建設性、前瞻性、互補性、引領性的精神元素嵌入進來,以進一步優化所在區域民眾精神結構,使省市精神能永續傳承,照亮后世,既讓當代人自勵、自豪,也讓后世人自勵、自豪。

  4.體現導向。省市精神具有地域性,是民族精神與國家精神的地方化。省市精神必須在實質上同民族精神、國家精神保持高度統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統領我國思想道德領域的行動標准與行為指南,深入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是我國精神文明建設的重中之重。省市精神提煉活動作為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環節,必須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以及社會主義榮辱觀等內容作為根本價值導向,在提煉出的表述語中充分體現其精神內涵,實現民族精神、國家精神與省市精神的無縫對接。

  5.參考先進。“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古今中外都進行過或正在進行國家精神、民族精神與省市精神的提煉活動,一些還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創造了很多形神俱佳的經典表達范式,積累了很多成功的經驗,為后續的省市精神提煉工作提供了樣本、樹立了典范、啟示了方向。如我國古代儒家提出的“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等“單字型”表達,當下北京“愛國、創新、包容、厚德”等“雙字型”表達,長沙“心憂天下·敢為人先”、上海“海納百川·追求卓越”等“雙四字型”表達,以及福建“愛國愛鄉、海納百川、樂善好施、敢拼會贏”、西藏“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忍耐、特別能團結、特別能奉獻”等“長句型”表達等都堪稱典范。在省市精神提煉中,要善於充分利用后發優勢,在認真研究和借鑒前者成功經驗的基礎上,精心策劃、細心組織、潛心研究,力求站得更高、謀得更深、做得更好,實現人有我優、人優我特、人特我新。

  6.便於傳播。提煉省市精神的核心使命在於通過表述語的社會化運用,在潛移默化中對民眾發揮導向、約束、凝聚、激勵、調適與輻射等六大核心功能。而表述語要深入人心、春風化雨,就必須首先得到社會的認同與群眾的認可。可以說,在省市精神的提煉中,群眾的認可是王道,社會的認同是生命。要達到此效果,就必須在表述語的形式與內容上狠下功夫。隻有造好“句”才能造好“勢”,隻有“傳播”才能“傳承”,隻有“流通”才能“流傳”。因此,在省市精神提煉工作中,要把敢為人先與經世致用作為重要方法論指導,在統籌兼顧的前提下,不求多、求全,而要求精、求特,做到本土、本真、本色,獨家、獨到、獨特,精道、精辟、精彩,使提煉出來的表述語真正地入心、入言、入行,成為所在區域民眾的共識、化為所在區域民眾的共行、達到所在區域民眾的共成,實現以簡勝繁、以少勝多、以小搏大的品牌式傳播效果。

  (作者系湖南省社會科學院黨組書記、院長,博士生導師)

(責編:秦華)


點擊返回首頁

點擊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