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觀政治哲學研究叢書》是衣俊卿教授新近主編的一套學術叢書。初看此書,我相當訝異:身為國內文化哲學研究旗手的衣教授怎麼轉向微觀政治哲學了?
讀書后我了解到,早在五、六年前,衣教授就開始反思當時已經成為一門顯學的文化哲學。他強調文化哲學在本質上是一種獨特的社會歷史理論研究范式,應該成為微觀視域和宏觀視域相結合、抽象和具體相融合、具有歷史豐富性和文化豐富性的社會歷史理論。最終,明確地提出了“微觀政治哲學”的觀念。
《微觀政治哲學研究叢書》收錄圖書四種,為衣俊卿及其團隊在探索微觀政治哲學研究范式的過程中所取得的首批成果。其中,衣俊卿的《現代性的維度》對我們時代最重要的焦點性問題進行了多維度的、多視角的、歷史的、深層的透視﹔趙福生的《福柯微觀政治哲學研究》提出福柯微觀權力思想的本質是人自身的歷史生存論﹔張正明的《年鑒學派史學范式研究》認為年鑒學派在實踐上開辟了全新的微觀歷史解釋模式。第四種《社會歷史理論的微觀視域》資料集(上、下),系統展示了20世紀哲學社會科學中所蘊含的那些微觀理論范式思想資源。
讀罷《微觀政治哲學研究叢書》,我意識到,這套叢書正走在一條真正的理論創新之路上。
首先,其理論創新方向是正確的。社會生活中存在著豐富的微觀文化權力和政治權力,不過隻有20世紀以后,它們的存在及其作用才以不可阻擋的方式日益呈現在人們面前,逼迫理論家去認識、去總結。於是,微觀理論范式最終徹底突破傳統的宏觀的社會歷史理論范式,在哲學社會科學的諸多領域都蓬勃發展起來。在我看來,衣俊卿及其團隊借助20世紀西方哲學社會科學的啟迪,敏銳地察覺並捕捉到中國現代化進程的未來走向。此時的他們猶如早起的觀日出者,雖然尚未看到壯麗的日出,但理論創新的紅日確實就在前方。
其次,其創新探索方法是科學的。為了能夠達成既定的目標,該叢書突破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原有界限,引入了政治學、歷史學等其他社會科學的一些觀念和方法,從而構成一種我稱之為“哲學和社會科學的聯盟”的態勢。綜觀20世紀馬克思主義哲學發展史,不難發現,凡是真正具有世界性影響的“西方馬克思主義”哲學家,都是通過“哲學與社會科學的聯盟”這條道路走向了時代精神的巔峰。
《微觀政治哲學研究叢書》衣俊卿 主編 黑龍江大學出版社、中央編譯出版社
(責編:秦華)
紀念清華簡入藏暨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成立十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舉行【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