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搜索        項目查詢   專家查詢   網站地圖   重大項目要覽   管理規章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設為首頁 設為首頁   

社科文庫>>理論

矢志不渝地堅守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

四川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  2012年02月21日09:01  來源:光明日報

  胡錦濤總書記在十七屆中央紀委七次全會上強調:“大力保持黨員、干部思想純潔,加強思想建設,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堅定理想信念、堅守共產黨人精神家園。”堅守共產黨人精神家園對於保持黨的純潔性有著極端的重要性,全體共產黨員必須深入思考這一嚴肅而現實的問題。

  共產黨人永葆政治本色的根本

  中國共產黨在長期的艱苦奮斗中,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的實際相結合,在領導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過程中,逐步形成了包括理想信念道德情操等在內的顯示出民族風格、民族氣派、民族特性的思想和精神特質,創造了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彰顯了高尚的先進精神追求,凝聚了一系列成熟化、成型化、社會化、人格化了的偉大精神,既是民族精神的彰顯,又是時代精神的主旋律,成為共產黨人的精神棲息地,一直是鼓舞中國共產黨人不斷前進的巨大精神力量。弘揚和傳承中國共產黨人的崇高精神,保持思想的純潔性,把這些優良作風和崇高品格發揚光大,堅守精神家園,是新的歷史條件下共產黨人永葆政治本色的根本。

  保持純潔性最首要的是保持思想純潔。保持思想純潔首先要求黨員在思想上入黨,這是中國共產黨建黨思想的一個重要原則。在新形勢下,黨內思想建設出現了新情況,保持黨的純潔性歷史地擺在全黨面前。保持純潔性首要的問題就是保持思想純潔性。在我們的黨員干部隊伍中,一些同志雖然組織上入黨了,但思想上並沒有真正入黨,他們缺乏堅定的理想信念,黨的意識和黨性觀念淡薄。思想上的純潔性,對共產黨員個人來說,關系到是否夠得上合格黨員﹔對黨組織來說,關系到黨能不能保持先進性。現實告訴我們,面對各種思想和思潮挑戰,隻有在思想上清醒,精神上崇高,共產黨人才能始終保持純潔性和先進性,才能擔當起共產黨人的歷史責任。

  面對新考驗,最重要的是堅守精神家園。目前,各種腐朽落后的東西、不正之風和黨內的腐敗現象,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黨員的思想,精神懈怠的危險,能力不足的危險,脫離群眾的危險,消極腐敗的危險,更加尖銳地擺在全黨面前。現在的黨員干部,大多數是改革開放以后參加工作的,由於沒有經受過艱苦卓絕的革命斗爭考驗,缺乏嚴格的黨內生活鍛煉,加上個人在快速成長中忽視黨性修養,有些黨員放棄了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一些黨員干部精神頹廢,理想信念滑坡,對馬克思主義缺乏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缺乏信心,對共產主義感到渺茫。現實告訴我們,黨的先進性和黨的執政地位都不是一勞永逸、一成不變的,我們黨還能不能繼續鞏固自己的執政地位,保持先進性,從根本上說取決於黨的思想純潔性,最重要的在於能否堅守共產黨人精神家園。

  堅守精神家園是共產黨人的根本操守。以德修身、以德服眾、以德領才、以德潤才、德才兼備是擺在每個共產黨員面前的一門必修課。新的歷史條件下,不但不能降低共產黨人的行為道德標准和要求,而且要把堅守精神家園作為共產黨人的根本操守。今天,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所從事的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事業是前無古人的偉業,面對的復雜情況和各種考驗也前所未有。這就要求我們共產黨人,不但要繼承中華民族精神的優良傳統,更要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世界觀、事業觀、權力觀,具有共產黨員的浩然正氣,保持崇高的精神境界,為了黨的事業經得起各種考驗,做到一生一世一身正氣,燈紅酒綠一塵不染,守住自己的高尚情操和精神家園,做一個“高尚的人、純粹的人、有道德的人、脫離低級趣味的人,有益於人民的人”。

  共產黨人精神家園的時代內涵

  從人類社會發展史看,信念、信仰和理想,是人們永遠都需要的精神生活方式,它們構成人頭腦中價值觀念的基礎和主要內容。人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也離不開所處的環境和時代。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是我國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實現共產主義最高理想的必經階段,中國共產黨作為“兩個先鋒隊”,把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作為理想信念所在和價值追求所系,正是這種崇高的理想和遠大目標,使數千萬中華民族的優秀兒女聚集在黨的旗幟下,前赴后繼,英勇奮斗。正因為如此,共產黨人精神家園基本內涵隨著時代的發展又不斷地豐富和發展。

  堅持崇高的理想信念。堅定的理想信念是團結全黨和全國人民共同奮斗的精神保障。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是共產黨人精神家園的核心內容。中國共產黨堅信馬克思主義關於人類社會必然走向共產主義這一基本原理,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堅持不懈、求真務實的精神,把共產主義遠大理想與現階段社會主義建設的實際結合起來,遵循人類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為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確定方向、排除阻力、開辟道路、增強動力。事實証明,共產黨人政治上的清醒與堅定,行為上的高尚與廉潔,來自堅定的理想信念。

  堅持正確的世界觀。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就要樹立起對馬克思主義和共產主義的真誠信仰。每一個共產黨員在確定自己的人生價值目標時,都應把個人的價值追求與黨的社會實踐活動統一起來,自覺地把共產主義理想作為自己的最終價值追求,既要胸懷遠大目標,又要扎扎實實地做好本職工作,自覺把人生追求和價值目標融入為祖國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奮斗之中,積極投身於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 盡心竭力地工作,貢獻自己的聰明才智, 使自己變得精神高尚、眼界開闊、胸懷坦蕩、生活充實,做到淡泊名利、克己奉公、無私無畏、勇往直前,為國家為民族為人民貢獻自己的一切力量,使自己的人生成為光榮的人生、閃光的人生、純潔的人生。

  堅持正確的事業觀。正確的事業觀是同正確的人生觀緊密結合在一起的,黨員干部的事業觀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就是為人民利益不懈奮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懈奮斗。我們黨所領導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是一項前無古人的事業,需要各級領導干部保持強烈政治責任感,把精力和才干用在工作上,把弘揚求真務實、實干興邦的精神作為干事創業的基本途徑。樹立正確的事業觀,必須樹立科學發展觀,堅持科學發展。否則,即使一時搞得轟轟烈烈,最終也干不出黨和人民需要的事業來。領導干部對待政績,要堅持實踐觀點,把求真務實作為實現政績的基本途徑﹔要堅持群眾觀點,把維護群眾利益作為追求政績的根本目的,不搞脫離實際、勞民傷財的“形象工程”和“政績工程”﹔要堅持歷史觀點,把科學發展作為衡量政績的主要標准,做到立足當前、著眼長遠、統籌兼顧。隻有用正確的事業觀導航,才不會在工作中迷失方向,才能實實在在實現共產黨人的理想,才能把自己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

  堅持正確的權力觀。共產黨人的權力觀彰顯馬克思主義的價值觀。共產黨人除了人民的利益之外沒有私利,行使人民賦予的權力,必須樹立領導就是服務的思想,必須充分體現人民的意志。因此,要牢固樹立“權為民所賦,權為民所用”的權力觀,發揚密切聯系群眾的作風,尊民、敬民、愛民、便民,傾聽群眾呼聲,關心群眾疾苦,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廉潔執政,始終把為人民服務作為自己從政、執政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把實現共同富裕、公平正義、人民幸福,作為衡量權力使用有效性的標准,加強人民群眾對權力的監督、建立對權力的制度性約束,做到與人民群眾水乳交融,唇齒相依,血肉相連。

  永遠堅守共產黨人精神家園

  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是中國共產黨人的文化記憶,更是中國共產黨人的靈魂和生命。清代學者袁枚說:“魂在,則其人也﹔魂去,則非其人也。”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是我們最珍貴、最美好的精神財富,是中國共產黨健康發展的重要“文化基因”。喪失了共產黨人精神家園,也就喪失了共產黨人的精神支柱、喪失了共產黨的凝聚力、喪失了共產黨繼續前進的精神動力。因此必須以高度的文化自覺,進一步加強全黨的理論武裝,加強黨性修養,保持黨的思想純潔性,堅守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

  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武裝頭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我們建設精神家園的根本支柱。要以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進一步加大理論武裝力度,發揚理論聯系實際的作風,關注我們生活的這個時代正在發生的重大變化,注重在人民群眾的實踐創造中汲取理論營養,深入群眾生活、深入改革開放的前沿,推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民族化、大眾化,更好地回答和解決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在不斷地回答和解決重大理論和實際問題中,獲得共產黨人新的生命力和精神能量,豐富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

  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規范言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興國之魂,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精髓,體現了共產黨人的道德境界和價值追求,共產黨員應該成為實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楷模。在空前的社會變革時期,思想文化觀念越是多樣,就越是需要全體共產黨員把正確的價值理念、科學的思想理論、進步的道德規范轉化為共產黨員的言行。黨員干部不僅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的組織者、領導者,關鍵還必須是身體力行的示范者,如果黨員、干部能夠率先垂范、以身作則,以堅定的理想信念、良好的精神面貌、高尚的道德情操、艱苦的工作作風、文明的行為語言,去影響群眾感召群眾,就能不斷增強人民群眾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認同,鞏固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

  按黨章要求加強黨性修養。在我們黨的各個歷史時期,黨章是黨員加強黨性修養的根本標准,也是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的根本標准。要把學習、遵守、貫徹、維護黨章,看作是共產黨員的終生精神追求,始終做黨章的實踐者、維護者,用生生不息的努力,永葆共產黨人的蓬勃朝氣,昂揚銳氣,浩然正氣,促進自身道德品質和精神境界的提升,淨化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按照胡錦濤同志提出的“不斷增強自我淨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要求,勤奮學習,奮發向上,自省其身,遵紀守法,堅守情操,積極奉獻,永葆政治本色。

  (執筆:楊先農、王素)

(責編:秦華)


點擊返回首頁

點擊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