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搜索        項目查詢   專家查詢   網站地圖   重大項目要覽   管理規章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設為首頁 設為首頁   

社科文庫>>理論

經濟學分析為語言規劃研究注入新活力

張衛國  2012年02月14日09:17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

  傳統語言政策和語言規劃研究主要立足於語言學(特別是應用語言學)理論,在概念和基本范疇方面取得較大成果,但在政策效果評價以及規劃的具體操作層面還存在著諸多問題。而經濟學可以應用到語言政策的事前選擇和設計以及事后評價中去,為語言政策和語言規劃提供主要分析方法和工具。

  經濟學分析可有效評估語言政策效果

  語言學或政治學的方法通常強調解構或明或暗的意識形態,來支持某種政策,進而描述這種政策的具體措施。這些方法常常表現出解釋學的傾向,它們主要關注如何解釋一種政策,揭示政策實施的目的並設想其最終結果。但是,語言規劃隻確定特定的措施以滿足既定目標是不夠的,目標必須是可測量的,且有一個共同的測量單位。換句話說,這裡必須有一個共同的評價標准。同時,對政策的效果進行評估不僅要看政策的產出量,還需要特別考慮政策的投入量。就此類問題而言,傳統語言規劃研究在方法上似乎遭遇了瓶頸。它們在公共政策的宏觀層面上難以提出有關語言教育或改革的有效措施,而這往往是決策者所真正需要的。

  在這一問題上,語言政策和語言規劃的經濟學分析能有效彌補傳統語言規劃研究的不足。目前,經濟學在關於語言政策評價研究上已經取得了一些實質性進展。例如,Grin 和Vaillancourt(1998,1999)詳細評價了新西蘭、威爾士、愛爾蘭等地語言政策的投入和效益,Vaillancourt和Coche(2009)對加拿大語言政策的成本和收益進行了測算。

  經濟學分析更強調理性選擇

  語言政策和語言規劃的經濟學分析就是將經濟學的理論和方法用於語言政策和語言規劃問題研究,並考慮經濟因素對相關語言變量的影響。其代表人物之一Francois Grin從經濟學的角度對語言規劃的定義是:旨在增加社會福利而修改語言環境時,從社會層面付出的一種系統的、理性的和基於理論的努力。其特色在於:過程中更加強調理性選擇,目標上更側重於社會福利的提升。

  目前語言政策和語言規劃的經濟學分析主要通過以下三個方面的工作,以擴展傳統語言規劃的研究范圍,提高研究深度。一是研究解釋語言政策和語言規劃的效應和內容。在分析語言政策和語言規劃與民族、社會、經濟等因素相互間的關系,一國語言政策為什麼要採取特定形式等問題時,經濟學的引入能使分析和判斷更全面、更准確。二是選擇和設計有效的語言政策並指導其實施。討論如何應用語言政策和語言規劃來達到特定目的(比如建立孔子學院,對漢語進行國際推廣等),這是語言規劃的中心目標。充分運用經濟學理論和方法能夠提高語言規劃實現特定目標的能力。三是評定語言政策和語言規劃的目標。主要做法是建構模型和評價指標,將語言政策的目標和結果相關聯,科學評價語言政策的實施效果。

  經濟學分析可操作性強

  經濟學分析應用於語言政策和語言規劃,主要在於前者能夠為后者提供一個強大的分析框架,尤其是在語言政策和語言規劃的選擇、設計及評價方面。關於事前選擇和設計,經濟學理論(更確切地說是理性選擇理論)有助於找到分配中效率兼顧公平的方法。例如, Grin和Vaillancourt(1999)建議,在資金投入上,語言政策也可以像健康或環境政策一樣,由政府從稅收中撥款,進行再分配。如果政府一直按相同的稅制對轄區內使用X和Y語言的人群征稅,卻主要提供Y語言服務或加大其支持力度,這表明政府把X語言納稅人的錢重新分配給了Y語言的使用者,這是不公平的。如果Y是瀕危語言,而X是官方語言,上述做法出於保護瀕危語言的目的就是可取的,而且是有效率的。在旨在促進少數民族語言的情況下,這種兼顧公平與效率的做法一般不會引起爭議。關於事后評價,經濟學的成本收益分析可以使結果指標與每項政策的成本聯系在一起,使我們能夠拿出一個標准來比較那些完全不同的政策。可見,經濟學在語言政策和語言規劃分析上的優勢主要在於可操作性,特別是有助於探究那些關於語言政策和語言規劃的實際問題,而不是單純地停留在政治辯論的層面上。

  政策分析的經濟學視角是以問題為導向的,它關注政策問題的原因、解決方法以及解決方法對初始問題和政策環境的影響等,亦即重解釋政策問題與解決方法之間的關聯性。在經濟全球化、社會信息化的今天,究竟是經濟因素影響了語言選擇過程,還是語言選擇影響了經濟變量,這是研究中需要厘清的問題。對語言變量如何影響經濟變量(如外語能力對就業和勞動收入有著正相關影響)和經濟變量如何影響語言變量(如國際經貿往來加速了某些語言的傳播)的研究,有助於人們充分認識新形勢下國家語言政策和語言規劃工作中的新問題、新機遇和新挑戰。

  經濟學方法是語言規劃研究的補充

  語言政策和語言規劃的經濟學分析目前仍處於探索階段,同時也存在著一些問題。最主要的問題在於模型變量的選擇。真實世界的多樣性及其相互影響需要模型相對簡化。無論對於經濟學還是其他學科,合理簡化是所有模型的關鍵。如何最有效地簡化模型,首先面臨的就是選擇哪些變量而舍棄哪些變量,且所選變量必須可以用來直接或間接地解釋語言政策所採取的措施。其次,變量的選擇還存在著優先順序問題。政府總是傾向於選擇那些最具有政策解釋力並且和特定形勢相關的變量,語言經濟學的變量選取也有可能略掉一些和社會語言學相關的或和政治有關的變量。而經濟學數理分析可能忽視的語言變量在傳統語言規劃研究中通常不會被遺漏。因此,將經濟學理論和方法納入到語言政策和語言規劃中來,並不是要取代傳統的語言規劃研究,而是將其作為語言規劃研究的一個補充,起到輔助作用。

  總之,語言政策和語言規劃的經濟學分析是語言規劃研究中新穎且極具發展前途和潛力的一個研究方向。如果我們在語言政策和語言規劃經濟學分析的過程中,盡量避免可能存在的錯誤,經濟學的理論和方法不失為一個行之有效的分析工具。

  (作者單位:山東大學經濟研究院語言經濟學研究所)

(責編:秦華)


點擊返回首頁

點擊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