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搜索        項目查詢   專家查詢   網站地圖   重大項目要覽   管理規章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設為首頁 設為首頁   

社科文庫>>理論

中國共產黨90年思想理論建設的歷史經驗

汪信硯  2012年02月07日08:26  來源:光明日報

  胡錦濤總書記在“七一”重要講話中指出:“中國共產黨的發展歷程告訴我們:理論上的成熟是政治上堅定的基礎,理論上的與時俱進是行動上銳意進取的前提,思想上的統一是全黨步調一致的重要保証。”這一論述深刻地總結了黨的思想理論建設的歷史經驗,精辟地闡釋了思想理論建設在黨的建設中的突出重要地位。認真領會和把握這一論述的豐富內涵,對於進一步推進黨的建設具有重要的意義。

  理論上的成熟是政治上堅定的基礎

  中國共產黨是一個馬克思主義政黨,馬克思主義理論是中國共產黨的靈魂。對於中國共產黨來說,理論上的成熟,就是能夠准確地理解馬克思主義的精神實質、善於運用馬克思主義來分析和解決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問題,也就是能夠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的具體實際相結合,即堅持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創造出真正能夠指導中國革命和建設的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理論。

  中國共產黨在中國革命問題上走向理論上的成熟經歷了一個曲折的過程,付出了血的代價。中國共產黨的創立本身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的產物,但是,黨在幼年時期,對於馬克思主義理論和中國革命具體實際的理解還非常有限,因而還沒有真正解決如何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革命具體實際相結合的問題。正是這種理論上的不成熟,使幼年時期的中國共產黨內出現了以陳獨秀為代表的右傾機會主義,並導致了黨所參與領導的轟轟烈烈的大革命的失敗。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通過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革命的具體實際相結合,開始了毛澤東思想的偉大創造,表明中國共產黨在中國革命問題上日益走向理論上的成熟。正是由於不斷走向理論上的成熟,所以黨能夠不斷排除和克服各種機會主義包括王明“左”傾錯誤路線的干擾,帶領人民堅定地走上了以農村包括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中國特色民主革命道路,並最終取得了中國革命的全面勝利,完成了國家獨立和民族解放。

  中國共產黨在中國社會主義建設問題上走向理論上的成熟同樣也經歷了一個曲折的過程,有過慘痛的教訓。新中國成立后,中國共產黨努力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的具體實際相結合,開始了對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艱辛探索。但是,黨對在一個人口眾多、經濟文化相對落后的東方國家如何建設社會主義沒有經驗,也沒有任何先例可循,對於社會主義的理解也不深刻和全面,因而不可避免地出現了一些失誤,甚至出現了“文化大革命”那樣的嚴重挫折。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特別是經過關於真理標准問題的大討論,中國共產黨恢復和重新確立了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並在總結借鑒國內外社會主義國家興衰成敗歷史經驗的基礎上,開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偉大創造。這標志著中國共產黨在中國社會主義建設問題上走向了理論上的成熟。30多年來,正是這種理論上的成熟,使黨堅決地糾正了“文化大革命”的錯誤,毅然決然地改革開放,開創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偉大實踐,帶領全國人民堅定地走上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中國共產黨90年的奮斗歷程表明,如果沒有在中國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問題上的理論上的成熟,不能真正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革命的具體實際相結合,黨就不可能帶領全國人民取得今天的偉大成就。

  理論上的與時俱進是行動上銳意進取的前提

  與時俱進是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品質,能否體現馬克思主義的這一理論品質關系到馬克思主義政黨能否在實踐中不斷前進。對於中國共產黨來說,理論上的與時俱進,就是堅持把馬克思主義時代化,即著眼於時代特點的變化和時代發展的要求,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不斷研究和解決不同時代和不同歷史時期中國革命和建設實踐中出現的新問題,從而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的時代性發展,永葆馬克思主義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

  黨在理論上的成熟是其在理論上與時俱進的必要前提,而黨在理論上的與時俱進是其在理論上走向成熟的重要表現。具體言之,中國共產黨在理論上的成熟就在於其能夠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中國共產黨在理論上的與時俱進則在於其能夠把馬克思主義時代化,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內在地包含著馬克思主義時代化的。這是因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就是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的具體實際相結合,而中國的具體實際決不是一成不變的,它在不同的時代和不同的歷史時期有著不同的內容和特點﹔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的具體實際相結合,必然要求把馬克思主義與不同時代和不同歷史時期的中國的具體實際相結合。從這個角度看,黨在理論上的與時俱進即堅持把馬克思主義時代化,也就是要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理論上的成熟與理論上的與時俱進之間的這種本質聯系在中國共產黨90年歷史中得到了鮮明的體現。90年來,正是分別在中國革命和中國社會主義建設問題上不斷走向理論上的成熟的過程中,中國共產黨不斷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實現了理論上的與時俱進。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這兩大理論成果,既是黨在中國革命和中國社會主義建設問題上走向理論上的成熟的根本標志,也是黨在理論上與時俱進的根本表現。

  90年來,理論上的與時俱進使中國共產黨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進程中取得了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兩大理論成果,在這兩大理論成果的指引下,黨帶領人民在革命和建設中銳意進取,在中國這片古老的土地上書寫了人類發展史上驚天地、泣鬼神的壯麗史詩,使中華民族迎來了走向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

  思想上的統一是全黨步調一致的保証

  在黨的思想理論建設中,理論上的成熟表現為形成了能夠統一全黨思想的正確理論,而理論創新和理論上與時俱進的直接目的則在於用創新性的理論武裝和統一全黨的思想。隻有思想上統一,全黨才能在行動上步調一致,黨才能有效地團結和帶領人民在革命和建設中不斷取得勝利。因此,思想上的統一是黨的思想理論建設的核心內容和重要目標。“思想上的統一是全黨步調一致的重要保証”的論斷,突出強調了思想上的統一在整個黨的建設中的重要性,也是對中國共產黨90年思想理論建設歷史經驗的深刻總結。

  馬克思主義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指導思想。對於中國共產黨來說,思想上的統一,就是全體黨員有著共同的理想信念,自覺堅持和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擁護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特別是能夠自覺堅持和貫徹實事求是的馬克思主義思想路線。要實現全黨思想上的統一,關鍵在於大力推進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始終堅持用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全體黨員,特別是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武裝全黨。這種思想上的統一,是黨保持組織上的高度統一的根本前提,是全黨步調一致的重要保証。這一點在黨的歷史上的各個重要關頭表現得尤為顯著。

  在領導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中,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和不斷豐富、發展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始終堅持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武器和統一全黨的思想,並在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過程中,形成了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展觀等重要戰略思想在內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對於在中國這樣一個幾十億人口的發展中大國建設什麼樣的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建設什麼樣的黨、怎樣建設黨,實現什麼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等一系列根本問題的回答,為新的歷史時期實現黨的思想統一提供了可靠保障。正因為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指導,黨始終能夠在總體上保持全黨思想上的統一。近30多年來,這種思想上的統一,為全黨步調一致地行動、團結和帶領全國人民把改革開放不斷推向深入、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不斷推向前進提供了重要保証。

  在當前和今后黨的思想理論建設中,隻有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始終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大力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不斷豐富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堅持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武裝全黨的思想,才能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和新的歷史高度上實現全黨思想上的統一,才能使全黨步調一致地行動,繼續團結和帶領全國人民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不斷取得新的成就。

  (作者單位:武漢大學哲學學院)

(責編:秦華)


點擊返回首頁

點擊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