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搜索        項目查詢   專家查詢   網站地圖   重大項目要覽   管理規章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設為首頁 設為首頁   

國際交流>>交流信息

國際漢語教學本體研究不夠

  2012年06月15日09:33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

  日前,德國美因茲大學翻譯學、語言學與文化學學院中國語言文化系主任、漢學家柯彼德在西安外國語大學作了題為“漢語教學的國際化與中國文化‘走出去’策略——兼論德語區漢語教學近況”的報告。

  柯彼德提出,語言文化已成為國際外交軟實力的重要因素,由於早期沒有引起足夠重視,中華文化和漢語言文字被錯誤地認為缺乏系統性和可學習性。這種情況在改革開放以后才逐步改觀,但仍然存在一些突出問題,如國際漢語教育研究呈現初級“熱”、高級“冷”的現狀,漢語教學本體研究不夠,漢語教師標准及資質認証不夠統一、規范等。

  柯彼德認為,文化有其自然滲透、融合的過程。中國文化“走出去”是長期戰略,要克服語言、思維、價值觀等方面差異,不斷增強中國文化的跨文化適應能力和交際能力,加大漢語教育走向世界的步伐,實現漢字語言和中華文化一同“走出去”。

(責編:秦華、高巍)


點擊返回首頁

點擊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