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搜索        項目查詢   專家查詢   網站地圖   重大項目要覽   管理規章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設為首頁 設為首頁   

國際交流>>交流信息

北京師范大學成功舉辦中西人文研究論壇

  2012年05月29日13:30  

  5月18日,中西人文研究論壇暨北京師范大學外國語言文學學院人文研究所成立儀式成功舉辦。美國國家人文研究所主席瑞恩教授(Claes G. Ryn)與執行主席巴爾達奇諾先生(Joseph Baldacchino)、台灣輔仁大學康士林教授(Nicholas Koss)、全國人大立法委員會吳學昭女士、北京市政協副秘書長方炎研究員,以及北京大學樂黛雲教授、孟華教授等著名學者做主旨發言。我校校長助理曹衛東教授出席論壇開幕儀式和人文研究所揭牌儀式,並向瑞恩教授頒發北京師范大學客座教授聘書。

  曹衛東校長助理代表學校致辭,向中西人文研究所的成立表示祝賀。他指出,該所設在外國語言文學學院,具有重要的開創性意義。希望外文學院能夠把外語教學與人文學研究結合起來,培養出更多具有人文底蘊的外語人才。方炎研究員認為,國家需要精通人文學的人才,人文學研究涉及領域廣泛,人文所的建立具有現實性的意義。樂黛雲教授希望人文所能在北師大外文學院發芽,在中國人文學界發展,進而在國內外人文主義研究領域發揮重要影響。

  在接下來的中西人文研究論壇上,與會的中外學者做了精彩發言。巴爾達奇諾先生回顧了美國國家人文研究所和北師大人文研究所的歷史淵源,指出加強兩所的交流合作具有歷史意義。瑞恩教授指出,中國自古以來就有人文主義傳統,相信美國國家人文研究所與北師大外文學院在人文學研究領域的合作,不僅會在中國國內,在西方學術界也會引起關注。康士林教授重憶北師大老校長陳垣先生的往事,期望在座師生要重視中西文化的交流合作,繼續發揚陳垣校長“窄而深”的學術傳統。孟華教授強調外文學院學生應當有意識地培養中外文史哲的人文素養,利用各種學術交流機會,建立自己的學術交流網。外文學院劉象愚教授強調人文主義是一切主義中的主義,外文學院承辦人文所對人文學科建設和人文教育發展的影響至為深遠。

  外文學院院長程曉堂教授表示,外文學院深感使命在身,一定不辜負學校和學界同仁的支持和期待,立志辦好人文研究所,積極發揮傳承及發揚人文主義傳統的作用。人文研究所執行所長張源認為,人文研究所的建立承載了白璧德至吳宓等幾代人文學者的期望,具有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的意義。今后研究所將搭建校際之間文化和教育領域交流的平台,開展與美國高校互訪活動、舉辦暑期學習班等,推動人文主義傳統在中國的復興和發展。

  來源:北京師范大學網站

(責編:秦華、陳葉軍)


點擊返回首頁

點擊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