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北京4月25日電(記者張春麗)教育部今天在中美人文交流高層磋商吹風會上發布消息,中美雙方將於5月3日至4日在北京舉行第三輪中美人文交流高層磋商,並通過“中美學生交流論壇”、“中美省州教育廳長對話”等活動,將人文交流從國家層面深入到地方層面,深入到基層民眾,為中美關系注入新動力。
2010年,中美人文交流高層磋商機制在北京成立,雙方在第一輪磋商中簽署了有關諒解備忘錄;2011年,第二輪磋商在教育、科技、文化、體育、婦女和青年等6大領域形成41項成果。“人文交流與政治互信、經貿合作一道成為了新時期中美關系的三大支柱。”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司長張秀琴代表機制中方秘書處介紹,過去的兩年裡,中方“三個一萬”項目(公派萬名學生赴美攻讀博士學位、“漢語橋”萬人來華研修項目、新設1萬個中美人文交流專項獎學金名額)、美方“十萬人留學中國計劃”、中美青年科技人員交流計劃、中國文化系列活動、中美婦女領導者交流、中美青年領袖交流等數十項機制成果得到落實。
張秀琴強調,第三輪磋商將回顧總結機制成立以來的成功做法和主要成果,推進各領域人文交流與合作取得新進展、新突破,使人文交流基礎更鞏固、內涵更豐富、覆蓋更廣泛、主體更多樣。除了教育、科技、文化、體育、婦女、青年6個領域的對口工作單位磋商外,“中美學生交流論壇”、“中美省州教育廳長對話”也是本輪磋商的亮點。
(責編:秦華、陳葉軍)
紀念清華簡入藏暨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成立十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舉行【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