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搜索        項目查詢   專家查詢   網站地圖   重大項目要覽   管理規章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設為首頁 設為首頁   

國際交流>>交流信息

中外專家學者武威研討西夏學

  2011年08月22日18:08  來源:光明日報

  本報甘肅8月21日電(記者陳宗立)由寧夏大學西夏學研究院、中國社科院西夏文化研究中心、甘肅武酒集團共同主辦的第二屆西夏學國際學術論壇日前在甘肅武威舉行。來自俄羅斯、日本、法國、澳大利亞、中國大陸和台灣地區的120多位專家學者,圍繞西夏民族、地理、社會、宗教、佛窟、繪畫、語言、文字以及西夏文化產業開發等話題,展開了研討和交流,提交論文106篇。

  19世紀初,清代著名學者張澍在其家鄉甘肅武威大雲寺發現了用漢字和西夏文對照鐫刻的《重修涼州護國寺感應塔》(即今被稱之為“涼州碑”或“西夏碑”),從而揭開了研究西夏文化的序幕。

  2009年,中俄人文合作委員會確定寧夏大學承擔中俄語言年項目“西夏文化研究”。2010年,項目名稱進一步確定為“黑水城文獻與西夏文化研究”。該項目5年一個周期,包括合作研究、舉辦國際西夏學論壇、成立合作研究機構、互派留學生和訪問學者等。其中舉辦國際西夏學學術論壇是重要內容。

  武威曾是西夏輔郡和陪都,見証了西夏王朝的興衰。這裡留存了大量西夏文物和遺跡,成為國內出土西夏文物最多的地區之一。出自武威的“西夏碑”、西夏木緣塔、西夏金碗、西夏火炮、經文等是研究西夏文字、筑造、軍事、醫學的重要實物資料。

(責編:秦華)


點擊返回首頁

點擊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