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和陝西師范大學文學院共同舉辦的第六屆漢語語法化問題國際學術研討會於近日在西安召開。來自國內外近百位專家學者參加了此次學術研討會。會議涉及跨語言、跨方言的語法化研究,以及語法化研究與語義學、語用學、社會語言學、認知語言學、語言類型學、語言習得、語言接觸等領域關系的研究。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教授吳福祥發現侗台語的被動式在形式和意義上跟漢語高度平行,這些侗台語被動式的產生是漢語影響的產物,而演變的機制則是接觸引發的語法化。陝西師范大學文學院副院長邢向東則以陝北神木話的助動詞“敢”及其語法化為例,列舉了助動詞“敢”表有“膽量、允許、可能、要”等四種意義,並通過共時與歷時的比較討論了它們之間的區別與聯系及“敢”的語法化。
據了解,第七屆漢語語法化問題國際學術研討會將由華中師范大學語言研究所承辦。
(實習記者 孫文娟)
(責編:秦華)
紀念清華簡入藏暨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成立十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舉行【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