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搜索        項目查詢   專家查詢   網站地圖   重大項目要覽   管理規章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設為首頁 設為首頁   

國際交流>>交流信息

共同探討“東亞一體化”及“公民社會治理”

2011年度第一批中國社會科學青年學者代表團赴日考察

  2011年08月19日17:20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

  隨著在第二屆東亞首腦會議上發表的“21世紀東亞青少年大交流計劃”的實施, 2007年,中日兩國政府簽署了《關於“日中青少年友好交流年”活動備忘錄》及有關合作計劃。據此,兩國議定自2008年開始的5年時間裡,每年開展規模為4000人的青少年交流活動。2009年,日本政府提議進一步增加青年學者和媒體工作者的交流規模。自2010年起,中國社會科學院派出青年學者代表團,每年分三批共150人次出訪日本進行學術交流,增進中國青年學者對日本的了解,加深中日兩國學術與文化的交流。

  2011年7月24—30日,中國社會科學院再次派出青年學者代表團48名成員,在代表團團長、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所長李薇的帶領下,按計劃赴日進行了為期7天的學術交流和考察活動。代表團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與多家省社會科學院的青年研究人員組成,按照“東亞一體化”、“公民社會與治理”的議題分為兩個組,分別與東京大學、早稻田大學、一橋大學等研究機構和外務省、東京都廳、大阪市廳等政府機構的研究人員及工作人員進行了學術交流,並開展了廣泛的學術考察活動,加深了兩國學者在相同議題上的認識與了解,為破解現實困境探尋新的路徑。本報記者作為代表團成員,跟大家一起且行且停,懷著加強對日本深層了解的願望,面對日本現實、日本文化和日本學術,既感同身受,也沉吟思索。

  能源安全、環境治理與資源保護面對的共同問題

  在日期間,日本外務省經濟局經濟安全保障課課長赤鬆秀和向“東亞一體化”分團講解日本的能源安全保障問題,介紹並分析了日本當前的能源情況、能源安全保障與發展、全球能源海上運輸、日本資源能源外交的目標等內容。

  分團還在早稻田大學大學院亞洲太平洋研究科聆聽林華生教授的演講﹔與東京大學教授高原明生及研究生們進行了學術交流﹔在立命館大學衣笠校區與西口清勝教授就亞洲太平洋地區合作與日本走向進行討論﹔在日本貿易振興機構本部與其海外調查部的研究者們進行交流。通過廣泛交流和探討,“東亞一體化”分團對日本的能源安全、環境治理與資源保護、東亞經濟共存共榮等問題有了更全面的理解,並提出了有價值的見解。

  如何破解相似的難題和困境

  “公民社會與治理”分團訪問了東京都廳知事本局地方分權推進部、財團法人自治體國際化協會、一橋大學、日中友好會館、大阪市廳和大阪NPO Plaza。通過與一橋大學研究生院社會學研究科教授林大樹、明治大學准教授菊地端夫以及各政府機構、NPO組織工作人員交流,了解日本政府正在推行的地方分權改革政策及措施、日本公民社會的社會科學性研究現狀、日本公民社會的現實與困境、日本NPO組織及志願者組織的運行情況。

  團員們對日本正在推行的地方分權改革產生了濃厚興趣,在與中國比較的基礎上,對這一新改革的發展歷程、現實評價和未來展望都提出了研究性建議和分析。在提問、解答和交流中,團員們認識到,中日兩國正面臨一些相似的難題和困境,需在共同探討和借鑒中尋求突破。

  學習日本的防災減災經驗

  地震、海嘯、核危機、防災減災是此次交流中的重要話題。事實上,此次訪日原本定在4月,因“3·11”大地震及其引發的海嘯推遲到了7月底。訪問期間,記者最常聽到的是:“對你們的來訪我們感到欣慰,你們的到來意味著對日本震后安全性的信賴,給了我們很大的信心。”在一次午餐會上,記者問外務省的福田高干,是否對日本現在的安全狀況感到擔憂,是否會因核危機而反對政府繼續採用核能。他回答說:“日本是一個已經習慣了地震的國度,我們有很好的應急機制和防災救災機制,因此對地震不是很擔憂。目前比較成困難的是核安全,但我並不反對使用核能,只是希望政府在提高其安全性方面有所關注。”

  7月28日上午,“東亞一體化”分團受邀參觀了兵庫縣的“人與防災未來中心”,團員們在這裡觀看了日本阪神大地震和東日本大地震的影像資料,志願者的解釋、說明和演示,讓團員們了解了日本防災減災的豐富知識和寶貴經驗。這些經驗對中國政府建立健全災害預防應急機制有很重要的借鑒意義。

  認知之旅、文化之旅、友誼之旅

  此次訪日活動由日本外務省委托財團法人日中友好會館具體開展。在拜會日本外務省伴野豐外務副大臣時,李薇表示中日雙方應以2012年邦交40周年為契機,發展更為良好的邦交關系。日本外務大臣政務官菊田真紀子、中國駐日大使館公使參贊周海成出席了歡迎招待會。

  回國前,日中友好會館舉辦了歡送晚宴,事務局長小島義夫、中國駐大阪總領事館領事申森出席了歡送報告會。在報告會上,團員代表表示,這是一次認知之旅、文化之旅、友誼之旅,期盼未來中日青年學者能有更多更深入的溝通與合作。據悉,2011年9月,第二批中國社會科學青年學者代表團將赴日考察。

(責編:秦華)


點擊返回首頁

點擊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