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搜索        項目查詢   專家查詢   網站地圖   重大項目要覽   管理規章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設為首頁 設為首頁   

成果選介>>年度項目成果>>中國文學

建構與重構:“紅色記憶”審美60年

——《紅色記憶的資源價值、審美境界與意義生成機制綜合研究》成果簡介

  2012年05月08日10:07  來源: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

  華南理工大學劉起林教授主持完成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紅色記憶的資源價值、審美境界與意義生成機制綜合研究》(項目批准號為06BZW065),最終成果為專著《建構與重構:“紅色記憶”審美60年》。課題組成員:黃擎、郭劍敏、李波、王姝、劉海波、陳丹丹。

  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進行波瀾壯闊的階級革命和民族戰爭並勝利創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紅色記憶”。這段歷史具有異常豐富的資源價值,與之有關的創作也成為了當代中國最為重要的文學與審美文化現象。這項成果將“紅色記憶”作為一種審美與精神文化資源,以共和國60年的“紅色記憶”審美隨時代而變遷的客觀事實為線索,以“紅色記憶”敘事的“意義范型的建構與重構”及其歷史、文化基礎為中心,全面研究以國際共運史上的“紅色文學”和現代中國的“紅色文藝”為背景的、共和國60年裡包括小說和影視劇在內的整個“紅色記憶”敘事性作品。全書除引言和結語外共分為13章,基本依照時間順序,對不同時期、不同精神主體各從怎樣的角度與層面理解和表現“紅色記憶”,以及這種理解與表現形成了哪些具有代表性、創造性的文學話語和社會文化形態,進行一種歷史和審美相結合的考察,並上升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應有的“審美氣象”這一高度對其進行價值評判。

  “紅色記憶的意義建構”的歷史時段主要涵蓋共和國前30年。第一章著重揭示當代中國“紅色記憶”審美的話語淵源,從“紅色記憶的知識譜系與邏輯關聯”、“世界紅色文學的歷史流變與中國影響”和“中國紅色文藝的現代形態”三個方面,對從國際共運史到中國現代歷史上的“紅色文藝”進行了簡要的梳理。隨后的3章,從“紅色記憶意義建構”的“時代規約”、具體原則和如何對“紅色記憶”資源進行“審美提純”等方面,具體、詳細地探討了建國初十七年“紅色記憶”敘事的審美文化特征及其形成過程、價值基礎。成果認為,“建構意識形態的敘史旨歸”、“打造時代‘新人’的審美訴求”和“講述歷史存在話語權力分配”,構成了“紅色記憶”敘事時代規約的關鍵﹔“毛澤東思想”作為“審美價值的確立依據”、“革命正義”作為“意義組織的邏輯起點”、“黨的領導”作為“駕馭結構的敘事軸心”、“革命浪漫主義”作為“不可或缺的敘事基調”則構成了“紅色記憶”敘事意義范型的基本原則﹔“紅色記憶”資源的審美提純,從“素材加工的指向性”到“作品修改的策略性”、再到“文本生產的集體性”都體現了這種時代規約和基本原則。成果還對文革時期“紅色記憶”的審美傳達及其時代根源,進行了以點帶面的剖析。認為,文革時期的“紅色記憶”敘事以“服務於現實”作為“歷史記憶表述”的基本功能,以“集體創作”作為基本生產方式,並存在“顯性”和“隱性”兩種具體形態,而“樣板戲”所體現的“時代意志”和“神性話語”品質,則是其典型的例証。同時,成果從“以全國教育為目的的傳播策略”、“以教材為依托的接受指導”、“文化反思視角的意義重讀”和“紅色記憶敘事的雅俗定性”等方面,概述了精神“一體化”時代紅色文化意義的傳播機制,使研究范圍覆蓋到了審美現象生成、傳播和接受的整個系統。

  “紅色記憶的審美重構”則主要涵蓋改革開放30年這一歷史時段。這一部分在宏觀概述“紅色記憶”審美意義格局多樣化態勢的基礎上,首先抓住其中“敘事重構的‘新史詩’品格”、“內涵拓展的民間維度”和“境界轉換的悲劇意識”3個關鍵性方面,對紅色記憶的重構形態及其精神文化路徑,進行了審美研究與文化底蘊溯源相結合的考察。成果認為,從傳統史詩的消解和“新歷史小說”創作熱潮的出現、再到以“百年反思小說”為代表的“新史詩”的形成與蓬勃發展,構成了新的時代語境中“‘紅色記憶’既成價值體系重審”的時代嬗變的鏈條﹔“新歷史小說”所顯示的個體和民間價值立場、“新史詩”所展開的民間歷史意蘊,使“紅色記憶”及其生成環境的“民間維度”得到了有力的展現﹔這種審美形態的基本特征,是以審丑的眼光進行文化反抗、以“人”的悲劇解構傳統的“英雄”悲劇、以“民間日常精神的審美呈現”替代時代主流文化,其中貫穿著濃厚的現代悲劇意識,實際上是一種審美價值得與失兼而有之的“邊緣敘事”。由此更為充分地展開了“紅色記憶”審美道路的豐富性研究,從另一個方面印証了“紅色記憶”多層次、多側面的審美和精神文化效應。同時,成果以文化消費潮流和文學審美氣象為著眼點,對新世紀“紅色記憶”敘事的新熱點、新態勢進行了具有當下現象追蹤性特色的研究。具體說來,就是在時代文化的全局性視野中,以“紅色”題材影視劇為代表,分析了“紅色記憶”的審美新開拓﹔以文本意蘊相關的現實題材小說為代表,探討了紅色文化的歷史延續性﹔以“紅色經典戲說”現象為代表,揭示了“紅色”歷史消費潮流的生產邏輯和價值規范。然后選擇戰爭題材劇中頗具精英文化色彩的“話題現象”和大眾文化氣息濃厚的“獵奇傾向”,以及“紅色記憶”敘事普遍存在的審美境界“低俗化”問題,進行了文本意蘊闡發與敘事倫理考察相結合的辨析。結語部分,從“民族復興呼喚‘大雅正聲’”的價值制高點,對引言部分提出的“紅色記憶敘事”作為“一份植根於民族核心記憶的文化創造”如何進行審美境界的提升,進行了一種貫通中華民族文化古今發展道路的、帶有一定未來學意味的闡發。

  這項成果的思想和學術創新之處,主要體現在學術重心的選擇和研究思路的建構之中。其學術重心是立足共和國歷史與文化嬗變的客觀實際和中華民族及其文化偉大復興的價值目標,著重探討“紅色記憶”以怎樣的形態和為什麼會以這樣的方式構成了當代文學史上種種內涵豐富、復雜乃至立場矛盾、對立的創作現象和審美境界。在研究過程中,作者既具體闡釋了各種“紅色記憶”敘事的審美內涵,又深入探討了面對“紅色記憶”這同一歷史文化資源,眾多的審美形態及其思想內涵之所以會出現的內外原因﹔既揭示了文學與精神“一體化”時代中,“紅色記憶”審美在體質文化規約下形成的意義范型、生產結構及其成就與遺憾,又闡述了在歷史新時期,“紅色記憶”重構出現的新的價值路向、精神氣象和發展可能性。進而以此為基礎,在中國當代文化整體格局和社會主義國家文化境界建構的學術視野中,對共和國60年“紅色記憶”題材創作與評價不斷變化的客觀實際,做了一種具有全局性和融會貫通性的學術思考。

  這項成果堅持“論從史出”、“以論馭史”的學術原則。在理解和闡釋的過程中,作者將“紅色”歷史作為一種具體感受和評價各異的“集體記憶”和不斷被開掘的歷史文化資源,將相關創作作為從不同側面進行開掘的動態歷史過程,進而形成了一種以文學研究為軸心、具有跨學科學術視界融合特征的綜合考察思路。從研究視野的角度看,因為將現代中國的“紅色”歷史當作了一種民族集體性的歷史記憶,因此針對這種記憶歷史階段、傳播媒介、藝術種類的各不相同的審美現象,就都可以納入同一研究視域了。而且,雖然不同文本之間存在著歷史認知立場、思想文化背景和審美價值訴求等等方面的巨大差異,但既然是對同一歷史文化資源從不同方向、層次與角度的審美開掘,所以各自也就都具有或正面、或側面、或反面的文化功能與啟示意義。以往的革命歷史題材創作研究,就是由此既拓展了學術外延又強化了學術理性的。從價值評判的角度看,因為將各類相關創作理解為從不同側面開掘“紅色記憶”、各具歷史合理性的文化創造,研究就能夠超越多元文化語境中單一的思想文化立場和學術文化背景,擺脫單一價值視域的自我拘囿,獲得一種既能融合各類理論與歷史資源的優勢又能立足各類文本具體實際進行研究感悟的學理性。這樣,就能在一種高視點、豐富性與包容度兼備的研究境界中,對“紅色記憶”審美的各種現象及其時代意義,對精神文化建構各不相同的審美主體所展開的相關歷史文化內涵及其意義生成機制,包括對“紅色記憶”審美的總體規律和歷史趨勢等,進行較為客觀而全面的意義闡發與價值評判了。

(責編:秦華、陳葉軍)


點擊返回首頁

點擊返回頂部